为不断夯实基层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强化乡村法治、提高乡村德治水平。长期以来,我镇逐步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用好基层治理的“指挥棒”。一是筑牢引领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把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作为治本之策下功夫、夯基础、强弱项、补短板,让党组织牢牢占领基层阵地。稳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 调整改革,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集中整顿软弱涣 散基层党组织,抓实统战宗教工作。2022年我镇共发展党员27名,完成梅田村软弱涣散整顿工作。重点推进5个村级党建示范村和1个“两新”党建示范党支部。二是全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建强村干部队伍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坚持标准条件拓宽选人渠道加强管理监督促进作用发挥。圆满完成村党组织换届,实现村居整合发展大优化,干部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添活力。三是着力提升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对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引导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全年组织召开党建工作部署会议12次,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全面落实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镇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到所联系支部讲党课、支部书记进村讲党课30余次。
突出群众“自治”活力,坚持基层管理回归自治本位。一是健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制度规范了村务民主决策程序。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我约柬制度提升村民自我教育、服务和管理能力,并结合参与主体的情况和具体事项,健全完善村(居)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评议等制度,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二是坚持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机制,梳理村级事务公开清单,实行 定期公开与即时公开相结合。通过引导建立“村民微信群”、村务公开宣传栏等,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丰富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式,提升群众参与能力和水平,夯实群众有序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
探索数字“智治”建设,厘清基层善治“新赋能”。保安镇积极推进乡村现代化治理,大力发展5G智慧乡镇,为基层治理附上科技动力。一是打造智慧乡镇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社会治理“智慧化”。依托于可视化数据大屏,整合人口信息、特殊人群管理、森林防火、防汛防溺,智慧消防、交通管理、林区防盗采、网格化管理等八大功能模块,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乡村重点场景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抓拍过往人脸、识别人员体貌特征,实现乡村全域实时监控,有效防止异常事件的发生,实现违法犯罪的预防、对往来人员的记录和监督,以及事件发生后的取证等。二是推进网格治理流程规范化。针对网格事件管理,形成事件上报、受理、处理、反馈、审核、结案的闭环运行机制,建设“事发有上报、事中有处理、事后有反馈”的全链条环路处理流程。极大的补足基层管理难、公共服务弱的短板,实现治理成效公众化、日常管理高效化,完善保安镇乡村治理能力、加强产业发展信息化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镇综合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