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清远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集聚工程的工作部署,围绕省市人才工作精神以及市委“十大行动方案”“百千万工程”有关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不断完善人才驿站平台建设,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扎实开展招才引智与人才服务工作,丰阳镇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的人才驿站工作。
一、建设“人才高地”,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不断打造完善“两库一站”。依托“雁归计划”引入近1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推动渔晟园和杂优水稻育种基地、绿色食品创新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投资投产;定期组织“寒冬温暖、红满丰阳”“志愿红马甲、情暖回乡路”等“雁归”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将人才驿站志愿服务对象延伸到镇村的中心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键小事;目前,丰阳四色电商中心已建成为“广东青年乡村CEO实践基地”,定时提供“适应性+实用性”培训服务,以电子商务销售为纽带,“四色丰阳”电商平台为学习交流阵地,开展“雁归”返乡大学生电商培训班,为“雁归”人才和返乡创业和就业者提供基层实践、电商知识、就业创业培训,已培养优秀直播人才40余人,丰阳优品店长500多名,“爱心助农使者”3540人,着力培育“新农人”。二是设点建立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打造“百千万工程”中山大学的连州工作站作为新青年的社会实践和调研的落脚点,推动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以“县镇出题,高校答题”模式,开设“硒”望田野、丰“遗”足食等实践活动课题,其中“连”动未来、数字丰阳等11个项目为省级重点团队主抓课题,“硒”望田野、丰“遗”足食为全国重点团队主抓项目。经过在各类媒体平台发布多条宣传视频、图文报道,累计获得逾10万+流量,激活发展经济的源头活水,带动高质量发展,切实以创新经验助推丰阳牛肉干、大富头马蹄、富硒优品等产业建设,激活发展经济的源头活水带动高质量发展。
二、深化“校地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
丰阳镇充分发挥结对帮扶优势,链接省内一流学府中山大学优质资源,携手共谋发展。一是实现资源变现。组织开办镇村企交流调研培训班2期,培育镇村干部和“新农人”100余名,共同探讨文旅融合和产业发展趋势,打开镇企建设思路;联系中山大学艺术团协办文艺汇演下基层活动1次,组织开展义教活动3次,文化惠民暖人心,提升教育文化服务水平。二是打造研学路线。紧抓高校学子“三下乡”行动契机,建立丰阳古村文化、畔水产业文化、梁家红色文化三条实践研学路线,建成乡村振兴实习教学基地和丰阳村史馆,接连主办或联办“春耕研学”“喜庆丰收”“雁归游学”“学子三下乡”等各类调研和实践活动,组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院,承接本硕博超百名导师和学员,协助科学调研近百次,致力解决古村开发保护、文旅线路打造、产业发展短板、品牌打造等具体难题,提升规划发展水平。三是举办特色活动。相继组织协办“公益法律服务大讲堂”“中山大学乡村振兴大讲堂”等系列培训30余场,青年教师案例解读,培训人次达1500余人,以法治观念润民心。组织开办“青年同行,连动未来”乡村振兴“青年说”论坛、“中国之治·叙事对话”等活动,围绕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直面人才引育留难题,以青年互动交流展现项目成果,共话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发展。邀请乡村振兴领域著名专家王宏甲教授现身说法,凝聚振兴乡村共同富裕发展意识。
丰阳镇人才驿站建立“双库一站”,“雁归”工程服务队定期通过微信联系、电话调研、村委会沟通、上门走访、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宣传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让大学生们了解和认识丰阳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全面掌握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并纳入应届毕业生信息库中,对标丰阳镇企业用人需求,找准双方需求的结合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认真总结具有借鉴、参考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