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亦是“十四五”持续攻坚推进的中坚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连州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等主要目标任务,团结全镇人民,保持定力谋发展,破题解困寻突破,主动转型促提升,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我镇202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378万元,同比增长19.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17万元,增速20.6%。1-11月固定资产投资1262万元;1-11月税收7309.10万元,同比增长22.28%。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实体经济内核,多维度拓展产业领域
一是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打造连州菜心百亿农业产业。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成功发动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2家农业企业以及5家种植大户投身其中,鼓励扩大连州菜心种植面积。目前我镇菜心种植面积累计达1.65万亩,产量24796吨,综合产值约2.3亿元,为连州菜心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筑牢根基。挖掘农副产品产业项目。引入酸菜产业,投入资金220万元,建设生产厂房1200多平方米,于2024年6月正式生产,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积极打造连州精品腊味,与腊味公司合作,利用撤并的小学校舍(约3000平方米)改造为连州腊味生产基地,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可增加3万元村集体收入,助力村级产业经济发展。聚焦“光伏+建筑”融合。紧密围绕上级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光伏+建筑”试点建设。目前已成功落地5个光伏发电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471.1万元,光伏总发电量约为352300KW・h。进一步深化农房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实现“低碳”与“农房风貌提升”双赢目标,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创新业态扶持实体。激发电商经济活力。积极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开展电商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传授直播技巧、营销方法等知识,提高电商运营能力。将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推广“田头带货”“直播带岗”“花式促销”等创新发展模式,助推产业发展弯道超车。强化中小微企业扶持。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工作,制定工作方案,通过走访、录入“粤信服”平台信息、派发宣传资料、张贴活动告知书等方式,提高商企知晓率,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水平,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定期走访企业,积极争取专项扶持资金,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健发展。
(二)聚焦典型带动作用,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实落地
一是加大力度促进县域发展。连州镇立足城关镇定位,紧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利契机,加快谋划县域用地储备工作。2024年已征收用地280余亩,为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企业用地需要提供有力保障。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如期开学,连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配套项目启动施工建设,南医三院连州医院、冈溪路扩建征地拆迁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坤能集团地块已全部完成征收任务,连州市颐养中心项目、城南民族工业园北区基地项目顺利启动实施。“一江两湖”、新城区中医院、城西汽贸城、旅游大道等重点项目征地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为县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强与市自然资源局沟通合作,加快推进169亩提留地开发利用工作。
二是加强“百千万”典型村培育。着力培育巾峰村、半岭村两个典型村,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狠抓农村厕所、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三大革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完善典型村污水管网、农房外立面改造、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累计清理危旧房屋145间,铺设污水管网14.58公里,完成农房外立面整治1.49万平方米,道路硬化1.16万平方米,“三线”整治3280米。携手央企共同推进“百千万工程”,推进中交四航局对洲水村107国道两侧房屋外立面整治,计划投入金额2400万元,现已完成38栋房屋改造,极大地改善国道两旁的农房风貌。
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壮大“文旅+”融合发展业态。全力配合年连州市旅游文化季活动,组织业余文艺舞蹈团队参加千年民俗巡演活动,大力宣传沙坊粉等特色农业产品。加快推进文旅发展平台建设,推动连州3A景区创建。充分挖掘中山南路商埠古街、城隍街、连州学宫、慧光塔等资源,推动打造具有连州特色的“商业+文化旅游”街区。提升城区消费潜力。着力打造“夜间经济”新业态,利用三江河碧道公园闲置区域设置夜摊经营点位,吸引97个商户及大量客流,提供就业机会百余人,辐射带动集聚人气、商气、财气。改善城区周边农房风貌。健全农房风貌机制,制定《连州镇农房管控规划》,深入推进城西上河、正河、连阳大桥周边的农房微改造,引导村民群众参与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提升圩镇风貌,同时加快全镇农房管控工作,完成农房外立面改造250栋。
(三)乡村振兴战略发力,发展提速增效显著
一是推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丰收增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4年,我镇粮食种植面积达38455亩,完成粮食产量13879吨。抓好两大百亿产业丝苗米、菜心种植全面升级。深挖“土特产”潜力,在深水洞、巾峰片区打造蔬菜种植基地,种植西洋菜、枸杞、茄子、冬瓜等蔬菜,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经济蓬勃发展。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正式普查工作,掌握各类企业的数量、规模、分布以及经营状况,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发挥村庄资源禀赋,加快培育经济综合体,大力推动农家乐、民宿等休闲农业发展,镇域6个经营主体累计辐射带动农户52户。
二是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助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创建特色村3条,示范村2条。连州市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涉及连州镇东陂河石角楼陂至满地满竹洞河段)顺利竣工。加快完善乡村水利设施,巾峰村、白云村供水管网扩网工程顺利竣工,鱼田水库坝顶公路硬底化工程建设完成。配合市水利局推进龙口灌区(连州段)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连州市镇乡水厂及民族工业园供水管网提质提标工程等项目建设。推动升级改造4条农村公路约4公里,基本完成冈溪路段路面铺设,加快大坪一桥危桥改造项目施工建设。
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4年完成全镇731户脱贫户村级组织遍访,投入乡村振兴帮扶资金82430元帮扶脱贫户166户发展本地特色养殖产业。就业帮扶方面,公益性岗位已安置49名脱贫人员及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着力帮扶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强政策宣传,推动防返贫保险落实到户,有效防范因病、因意外、因学等因素导致的突发性返贫风险,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四)凝聚社会多元合力,共绘绿美广东画卷
一是推进绿化生态修复。扎实开展巾峰山森林公园生态修复示范点工作,以3A级景区标准打造巾峰山森林公园,巾峰山森林公园获评清远市级林长绿美园。持续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完成2831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分优化项目、1561.5亩新造林抚育项目。大力推动“五边”“四旁”绿化美化,全民参与绿化的氛围浓厚,2024年我镇积极动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和乡贤、大学生等社会力量参与植树行动,累计发动22443人次种植苗木19425株。绿化面积达24.49公顷,绿化长度为36.25公里。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久久为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力度开展禁止秸秆、田草、垃圾焚烧的巡查、劝导和制止工作,针对城乡结合部周边重点区域开展露天焚烧常态化巡查254次,清理着火点2031处。积极开展河道集中清漂专项行动,清理河道约75公里、漂浮物约265吨,基本达成全镇河流无成片水面漂浮物的目标。顺利完成东陂河共和村至白云村段中小河流域治理以及三江河段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积极打造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等诸多优势于一体的生态特色碧道。深化土壤污染防治,严厉打击非法处置固体废物行为。
三是深入推进“路安工程”。累计出动工作人员超1700人次,钩机35台,运输车95台,针对107国道、323国道、537国道(环城路)、390县道等重点道路实施集中整治,共整治影响道路安全与环境337处,其中整治违建房屋15处18间、危旧房屋36处61间、乱搭建棚屋44处78间、清理乱堆乱放杂物垃圾41处、清理沟渠4处。以点带面、全面排查,严厉打击“两违”行为,2024年共整治“两违”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
(五)社会事业多点开花,民生保障精准发力
一是强化兜底性民生保障。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保护。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实现社工站(点)建设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100%覆盖。全力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2024年累计入户4065户,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近5142人次,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为困难群体织牢民生保障网。
二是加强基础性民生保障。扎实开展全民参保工作,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全民就业行动稳步开展,积极组织“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一针一线”等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助力369人成功就业。大力推进呼吸慢病综合防治“先导计划”,累计完成29822名人员筛查。积极主动对接清远高新区,成功引入帮扶资金250万元,用于修缮连州镇中心小学教学楼,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设施。老旧小区改造进展良好,第一标段已全部完成36个小区改造接收,第二标段已完成19个小区改造。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已完成68户。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全镇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站点402个,7535个端口。
(六)城乡环境持续改善,人居条件愈发宜人
一是规范整治市容秩序。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执法车辆8000余车次,规范市场周边、超市、文化广场等人流量密集区域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5100余次,清理、劝谕占道经营4.8万余次,并对113宗拒不配合、屡不整改的违规占道经营、占道摆卖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二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发动19915人次参与整治行动,清拆危旧泥砖房171间,面积约14026平方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积存的建筑垃圾1850吨、清理村内河流、鱼塘、沟渠等水域漂流物、淤泥约15.5吨,整治乱堆乱放1.77万处,进一步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感。
三是推进电网规划建设。加强政企联动,落实中心城区配电房12座、电力走廊6回,以及8个中心城区网架项目立项工作,确保中心城区电力供应优质可靠。建成10千伏民族工业园丁线馈线组、北湖乙线馈线组,进一步优化重点工业园区以及市区段网架结构。新建成台区5个,提升增容台区20个、改造低压线路65.5公里,有效解决电压低问题,提升用电服务水平。
(七)社会环境和谐有序,安全稳定长治久安
一是深化社会安全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对“弱信号”捕捉研判。持续强化“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以及“1+6+N”基层治理体系建设。2024年以来,共办结15627件网格事件,办结率100%,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依托市“1+1+N”春风工作体系,建成镇级春风工作站,扎实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
二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2024年连州镇综治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30宗,化解592宗,化解率达93%。充分发挥多元解纷连州镇工作站积极作用。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加强信访事项、治安案件等梳理排查,建立健全舆情监控体系,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常态化推进扫黄打非、扫黑除恶、全民禁毒、防范电信诈骗等工作,全方位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是织牢安全生产防护网。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管控,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出动700余人次,排查、清理违规停放或充电电动车358辆。开展消防安全演练58次,派发消防安全宣传资料20730多张,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管控,定期巡查89户削坡建房风险整治点(涉及约378人),增加对我镇8处(在册6处,镇监测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频率,累计巡查371人次,人数175人。加强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灭火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存在问题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连州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各项工作都取得新进步。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当前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一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稳增长促发展压力持续加大,高质量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二是安全发展的基础仍较薄弱,生态环保、防灾减灾、城市管理等重点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仍需强化整治提升。三是政府服务效能仍需提升,部分干部服务意识、担当精神、专业能力还有待增强。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将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到实处。围绕清远市委和连州市委新制定的行动方案等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稳步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始终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县域发展中心镇这一关键定位,坚定不移地走“城乡融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市委政府确定的经济预期增长5%的目标任务,全力以赴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不懈力量。
(一)做实做优实体经济,不断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积极探索“光伏+建筑”多样化合作模式。紧紧把握连州作为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区域的有利契机,我镇积极探索基建投资、民企投资、国投民建投资等不同商业模式,建设改造建筑光伏一体化农房127户,自建房已安装光伏面积约1550平方米,预计未来我镇可建设光伏面积达2.8万平方米,为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特色产业升级。着力推广沙坊粉产业,培育发展预制菜,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通过举办各类展会、美食节等活动,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招商引资效能。全力推进连州镇水文体旅产业融合项目建设谋划工作,充分挖掘满竹洞村河滩景观等自然资源,打造特色文旅项目。精心筹备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如“非遗沙坊,诗意田园”教育综合体、原敬老院改造的乡村康养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及石角村“红枫绿水”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助力乡村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台阶。
(二)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全方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锚定中心镇、城关镇的定位和目标,靠前谋划,全力推进新城区中医院、颐养中心、旅游大道、大周商贸城、海阳湖五星级大酒店等重大项目征地任务,助推主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推进G323线元村-半岭段国省道升级改造,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铺就坚实交通基石。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深入推动培育典型村建设,秉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一镇一策”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引导项目、资本等要素向行政村流动,发挥其联城带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作用,巩固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路安工程”成果。积极推动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落地建设,充分发挥央企资源与技术优势,力争打造一批具有连州特色的外立面示范样板,让乡村既有“颜值”,更具“内涵”。
(三)振兴产业、促进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事业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撂荒问题,积极鼓励并引导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流转土地。深挖“三农”潜力。坚持富民兴村导向,进一步推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奋力打造连州菜心百亿富民兴村产业。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巾峰山森林公园生态修复示范点,争创3A级景区。积极配合办好连州非遗巡演、半程马拉松、国际摄影年展、水幕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加快推进建设三江河碧道、海阳湖公园等新兴网红“打卡点”,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周末+夜间”经济新增长点。进一步发掘中山南路商埠古街、城隍街、白马书院、连州学宫、慧光塔等文化与历史资源,着力建设具有连州特色的“商业+文化旅游”街区。持续强化宣传推广,提升连州旅游品牌影响力。
(四)聚焦建设、强化治理,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
着力厚植绿美生态底色。深入实施乡村绿化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新造林和森林抚育任务,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升全域绿化美化水平。加强古树名木日常管护,以典型村、巾峰山森林公园、森林乡村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带动干部、群团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兴绿行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认捐认种,营造全民种树的良好氛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化美化并重,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健全长效监督保护机制。全面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综合治理,强化镇级消防力量,加强森林、田草防灭火巡查力度,秉持“见火就扑”“见烟就追”的原则,确保火情烟情在萌芽状态得到有效处置,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守护生态安全。加强水污染防治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100%达标、重点污染物浓度下降。扎实推进生态治理修复,打击非法盗采河砂行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危险废物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处置固体废物违法行为,积极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五)兜牢基本、普惠民生,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低保、特困人员、孤儿以及残疾人的动态监测工作,持续巩固“双百工程”成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行动,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稳步开展国防教育、双拥共建等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就业稳保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就业行动。充分发挥人才驿站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拓宽就业渠道。
(六)防范风险、维护稳定,全方位护航基层治理
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置于最高位置,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燃气消防、城乡建筑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完善镇应急指挥中心及镇级消防站的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完善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重大风险防控。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控,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风险隐患,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置。重点打击城镇“六乱”现象。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制止“六乱”行为,持续强化各类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安全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
连州市连州镇人民政府
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