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动“尚方宝剑” 全力以赴高质量做好审计工作
审计的“尚方宝剑”是党中央授予的,必须对党中央负责,当好党之利器、国之利器。新的征程已开启,新的蓝图已绘就。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审计为连州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保障作用。
心中有“剑魂”,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审计法将“党的领导”写入总则部分,一方面是要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审计法及其配套制度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原则;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党中央、地方党委以及审计委员会等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加快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工作的新格局、新机制、新路径。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市审计局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把政治建设与依法审计能力建设相结合,科学研究和正确理解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宏观经济政策,做到如臂使指。
手上有“剑法”,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新型审计技术方法。加快发展审计新质生产力,是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解决“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这一制约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现实矛盾,就必须着力开展研究型审计和大数据审计。一是坚持研究宏观政策、审计对象和审计发现的问题,注重从本质层面揭示问题成因,准确辨析体制机制障碍;注重审计情况及审计发现问题的总结提炼,得出普遍性规律,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从而适应连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二是推广和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对组织流程和思维理念进行战略性变革,从系统和全局研究分析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打破时空限制,有效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实现常态化“经济体检”。
身上有“剑气”,推进审计全覆盖,深化审计整改。审计全覆盖并不意味着不加选择、无差别的全覆盖,也不意味着没有重点、没有主次。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重点任务,在综合分析以往审计成果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领域、主要风险点和管控缺失环节,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从形式上、内容上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让审计对象感到如影随形。除了做好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市审计局还一体推进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进一步以制度的形式将审计整改和审计成果利用予以规范化,明确审计成果共享的范围、方式,以及问题整改的责任主体、监督评价等,推动成果共享和整改到位,最大化发挥审计监督效能,对审计对象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一方面建立问题编号、跟踪督促、情况反馈、对账销号、督促检查“回头看”的闭环机制,实现“问题清单化、整改透明化、销号实时化”;另一方面深化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完善审计整改联合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被审计单位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和市审计局督促检查责任同向发力的“三责联动”整改效能,若有不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整改的将加强约谈,并视情形决定是否予以通报。同时坚持动真碰硬,将审计整改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形成“经济体检”和“政治体检”的工作闭环,通过强有力的震慑倒逼形成自觉改、彻底改的浓厚氛围,让“整改清单”转化为连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绩清单”。
体内有“剑胆”,固本强基,打造新型“特种部队”。审计人员是审计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是审计新质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也是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最可倚重的力量。因此,建设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是推动审计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市审计局严格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不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强化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教育引导审计干部善于从经济问题中发现政治问题,能够站在“两个维护”、人民立场、全局高度揭示重点问题、警示重大风险、提出可行建议。二是聚焦能力建设,通过强化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锤炼能查能说能写的专业能力,培养善于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方法、法治思维作出审慎恰当评价判断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推进研究型审计统筹能力、注重宏观趋势研判和风险预警、能提供促进连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思路的管理型人才。三是着力塑造审计干部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的职业精神,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做到既“技高一筹”,又“纪严一等”,要求每一位审计干部恪守严格执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完整、准确、全面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审计的声誉和形象,让“国家审计”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撰稿人:唐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