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纵合横通” 协同联动聚力增效
近年来,市审计局着力构建我市贯通协同监督工作格局,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统计、检察等各类监督深度融合、同向发力,有效提升监督整体效能。
一、制度筑基,贯通协同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
聚焦顶层设计,着力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贯通协同提供坚实保障。一是“一盘棋”规划引领。先后联合市委巡察办、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连州调查队、市检察院制定出台我市“巡审结合”工作规范、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检察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等重要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工作重点与保障措施,确立贯通协同的“路线图”。二是“一本账”职责明晰。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清晰界定各类监督主体在贯通协同链条中的角色定位与责任边界,审计侧重揭示经济问题、经济风险,纪检监察聚焦执纪问责,巡察突出政治体检,统计强化数据监测,检察负责法律监督,推动形成既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的监督责任闭环。
二、协同增效,优势互补的“协同链条”高效运转
打破信息壁垒与工作隔阂,推动监督力量在关键环节深度耦合。一是计划共商,靶向发力。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充分沟通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及时通报审计项目安排及关注重点,便于其他监督主体据此调整优化自身工作计划,有效避免重复监督,实现监督资源精准投放、监督重点高度聚焦。二是信息共享,成果互用。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沟通监督计划、问题线索、整改情况等信息。近两年来,审计机关先后选派6名审计干部参加巡视巡察和纪委监委专案工作,并协助提供审计文书资料共100余份,作为各自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显著提升监督效率。
三、效能彰显,贯通协同的“聚合效应”充分释放
贯通协同机制的深化运行,有效放大了监督叠加效应,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一是提升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率。纪检监察机关、巡察机构针对审计发现问题,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增强治理协同性。针对普遍反映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和风险隐患,合力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完善相关制度,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推动了监督成果向治理效能的高效转化。
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统计、检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有效整合了监督资源,放大了监督效能,为构建我市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市审计局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推动贯通协同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为连州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监督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