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订餐以其便捷性已成为当下生活的一大时尚。网络订餐,是指借助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以外卖资源整合为核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外卖信息以及便捷的外卖服务。2016年是网络订餐快速发展和整顿的双重年。媒体和执法部门曝光了北京、上海等地关于饿了么等平台外卖一批典型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同年食药总局发布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要求只有取得许可证的实体餐饮店才能在网上接受订餐,没有实体店的不能在网上销售餐饮产品,餐饮企业必须保证在网上销售的餐饮产品与在实体店销售的餐饮产品质量是一致的,但是即便如此,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频出现,使得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控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更加困难,那些“线上高大上线下黑作坊”让很多市民人心惶惶。
为全面了解连州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和监管,国家统计局连州调查队走访了平台外卖监管的职能部门,实地调研了本地运营的3家外卖平台,深入到网络外卖实体店30余家,详细掌握了连州市网络外卖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连州市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和连州平台外卖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和建议。
一、连州市网络外卖的基本情况
连州市有美团外卖连州站、饿了么连州站、连州市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ES)三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截止2017年7月,美团外卖连州站第三方平台有170家餐饮单位入网,饿了么连州站第三方平台有180家餐饮单位入网,ES第三方平台有 195家餐饮单位入网。
通过数据汇总分析,三家外卖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展快。2016年连州市有美团外卖连州站和连州市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ES)两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其中2016年美团外卖连州站并网餐饮数量90家,ES并网餐饮数量112家,到2017年饿了么进入,形成三足鼎立市场;二是专业化运营。美团外卖连州站和饿了么连州站是全国知名外卖平台运营商,运营硬件和模式采用标准化。ES为本土外卖平台,进入早,公司化水平比较高;三是竞争白热化,区域集中度高。三家餐饮外卖平台服务的实体订餐90%重叠,三家基本覆盖所有订餐实体店,但目前订餐服务只提供市区业务,市区外11个乡镇尚没有开通相关业务。
二、网络外卖存在的问题
1.部分商家证照不合规
据连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资料显示,部分网络餐饮店家存在证照不合规的现象,主要存在四类问题:一是虽然证照齐全,但未上传到第三方平台进行公开;二是食品经营者在第三方平台公开的信息与现场实际信息不符;三是食品经营者实际经营的餐饮项目超出在第三方平台公示的证件范围;四是食品经营者无证无照且在第三方平台也没有公开任何相关证照信息。
2.网络外卖食品的质量堪忧
目前外卖网站的部分商家是一些小作坊开的餐馆,这些小作坊卫生环境状况堪忧,厨房里垃圾成堆,夏天是苍蝇乱飞,一些店家原材料采购不规范,渠道不合法,都给餐饮食品带来安全隐患。且在送餐过程中食品质量也很难保证,目前连州市的外卖配送都是摩托车、电瓶车,在送餐过程中经常出现食品撒漏出来的现象,使得食品造成污染。
3.线上线下两个样
据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资料显示,并结合本次调查对部分网络订餐店的实地走访,发现入网经营的快餐店发布在网上的美食图片让人赞叹,但实体店的卫生情况却不容乐观。另外,多数快餐店在偏僻小巷或居民小区内,实际卫生情况与网上宣传的图片相比,存在很大出入。且出现网上公布的实体店地址与实际并不相符,少部分店家已经“搬家”,但具体搬到哪里却无人知晓,数百家入网经营的小餐馆只有通过订餐跟踪的方式,才能找到实体店,这需要很长时间,这些都给执法带来了很大难度。
4.微信外卖缺第三方监管
除了第三方平台上订餐,网络上也存在很多如微信朋友圈里直接销售食品的情况,甚至有些食品的销售因为价格较低,生意比实体店还要火热。但微信朋友圈销售的食品多数没有相关的资质证件,比普通的网络外卖缺少了一道第三方平台的监管,也没有任何的监管方式,使得微信外卖更加难管理,食品安全质量更加没有保障。
三、对策和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议出台地方法规规范网络餐饮,建立健全行业法规体系,让外卖行业有法可依,是促进外卖平台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措施。
2.加大监管力度
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在新《食品安全法》和各地已经落地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均规定第三方平台应严格审核入驻商户资质,在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食品许可证等信息,商户在入驻平台时也需向食药监部门备案登记。但是落实情况却很不乐观。很多商家仍“打擦边球”,躲避监管。主管部门理应加强对各类外卖APP和注册食品经营单位的证照、注册地址、食品质量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抽查,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具体指导,让法规真正发挥作用,切莫成为一纸空文。另外,还要考虑加大违法成本,对于那些大作虚假广告的外卖订餐平台,尤其是问题严重的订餐平台,除了要处以巨额罚款外,更要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责令其停业甚至吊销许可证。违法成本高了,新兴的互联网平台才不会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成为食品“黑作坊”“死灰复燃”甚至“发扬光大”的帮凶。
3.提高准入门槛,明确外卖平台的责任
网络外卖平台对于进驻本平台的商家负有审查监督的职责,因此应当明确外卖网站平台的审查监督责任及没有尽到职责的后果。在审查时既要审查形式方面,要审查进驻本平台的想从事网络外卖服务的商家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批准文书等相关证照;还要审查实质方面,要派本平台的工作人员实地考察该商家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卫生条件,在网站上对商家的介绍最好做到图文并茂,既要有美味诱人的食品的图片,也要对合作商家的地址、证照、卫生条件、质量状况作一个完整的介绍,更要介绍食材来源、后厨情况、制作过程、库存量等详细信息,如果可以放一段商家厨房作餐视频就更真实可靠,做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堵塞监管漏洞。另外,平台还应有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机制,用于监管合作商家。
4.加大宣传贯彻力度
加大餐饮舆论宣传,形成加快餐饮业特别是大众化餐饮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方面要加强典型引导,促使餐饮外卖标准和规范的贯彻落实,引导餐饮店认真贯彻实施餐饮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广外卖平台发展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广泛宣传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引导民众科学饮食、健康消费,切实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共同保障舌尖上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