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升温,作为乡间旅游衍生的民宿也逐渐成为国内热点,成为了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连州市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丰富的农副产品,吸引着珠三角地区的人们到此游玩,根据连州市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连州市接待游客为879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10.7%,比2014年增长19.7%。2016年,连州市旅游收入是43.621亿元,比2015年增长11.3%,比2014年增长21.6%,根据近三年的旅游数据显示,连州市旅游经济呈现逐步升温的良好趋势。发展乡间旅游和乡间民宿,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农村就业水平,也可以利用空置房屋的改造盘活闲置资源,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通过本次乡村民宿调研发现,连州市民宿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民宿的新产业发展下,仍有诸多困境和问题需逐步破解。
一、调查情况
连州市乡村民宿的发展属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及其配套设施上跟不上的地方,仍有诸多难题需破解。据了解,连州市现已开业民宿有10家,共有124间房间218张床位,主要分布龙坪、三水、瑶安、西江等乡镇,其中,餐饮和住宿一体的有9家,单独的民宿有1家。10家民宿中分布在美丽乡村的有4家,景点附近的有3家,其他的有3家。
随着近年来连州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内的酒店和宾馆遇上周末和节假日往往“满座”,供不应求,尤其是旅游高峰期,连州市的客房住宿异常紧张,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乡村游的火爆必定会带动乡村住宿的发展,乡村民宿因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乡村景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驱车前往入住体验,作为市区住宿业的有益补充,民宿自然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解市民对民宿发展的看法和建议,连州调查队在全市市民中随机抽选132名被访者开展访问调查,抽样数据显示,有将近六成的受访市民有民宿经历。受访市民年龄结构为:18-30岁占比59.85%,31-50占比35.61%,51-60岁占3.79%,61岁以上占0.76%,可见,民宿的消费群体偏向年轻化人群。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市民更青睐手机便捷支付方式
现在的中国逐渐进入无现金城市,游客出行一般带的现金较少,更青睐微信、支付宝等手机网络方式,本次调查中市民选择手机支付占59.85%,信用卡支付占20.45%,现金支付占比不到两成,如图1,根据数据可以看出,能否实现手机支付成为游客挑选民宿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图1 市民选择民宿更青睐的支付方式
2.民宿预定渠道以网络为主,价格实惠更受欢迎
根据调研发现,市民订购民宿的渠道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通过网络及其他媒体(占63.64%)、亲戚朋友介绍(占41.67%)、现场自行寻找(占35.61%)。民宿作为一种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新业态,大部分市民认为其价格定位应在中低水平更容易让市民接受,其中过半数的受访者愿意接受每间民宿收费在100-200元。
3.民宿的清洁卫生情况是市民最看重的因素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行度假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旅途中的住宿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民宿也不例外。根据本次调查显示,在问及“市民在挑选民宿的时候会优先看中的条件”(多选)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清洁卫生(占92.42%)、价格合理(占70.45%)、交通便利(占50.76%),如图2所示。同时市民希望民宿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可以提供免费早餐,提供畅顺的无线网络服务,提供配套的旅游观光服务(例如门票折扣、景点接送服务)等。
图2 市民选择民宿看重的因素
4.市民认为连州民宿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
通过对132名受访者的调查,“认为连州市现有民宿存在哪些问题”(多选),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没有标准的行业规范、管理混乱占59.85%,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占45.45%,订房不便捷占28.79%,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连州的民宿业在加强管理、改善卫生条件、提升服务水平上仍需下一番功夫。
图3 市民认为连州市民宿目前存在的问题
5.民宿应进一步得到引导和扶持发展
受访者在问及“认为应该如何规范和促进连州民宿经济发展”(多选),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提升民宿整体质量,发展多元化、个性化民宿占71.21%,完善政策导向、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占53.03%,结合农产品宣传进一步打造休闲娱乐场地占43.94%,其他如组织专业培训,提高民宿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强管理规范,制定扶持优惠等也是市民提及较多的因素,如图4所示,可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扶持和引导民宿发展方面仍大有可为。
图4市民认为如何规范和促进连州民宿经济发展
二、连州民宿发展的制约因素
1.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意识不强。一是连州市民宿从管理、服务上还有很多亟待完善之处,经营主体素质不高,以致于在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上都出现较多的模仿和同质化,在和旅客沟通方面存在不协调,市民对其体验度达不到预期要求。二是经营管理思想落后,民宿有别于酒店,其经营理念方式和传统的住宿不同,人们更看中其体验感及附带的农业服务上,在这方面未能达到旅客心中的标准。三是经营者大多为农民,其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很多店主不懂利用网络去宣传民宿,也不知道利用网络渠道(例如携程、途牛、艺龙、美团等)去发布订房信息,互联网+旅游的意识仍较淡薄。
2.基础设施薄弱,运营模式单一。一是交通方面,大多数民宿都是在乡村里面,本身地处较为偏僻,加上很多乡村道路弯多路窄,让游客望而却步。例如西江镇的豆地美丽乡村,进村道路只能容纳一台小车的位置行驶,大巴车无法驶过,交通较为崎岖,以致阻碍发展。二是卫生方面,因民宿大多在原有村民的空置房屋内进行改造,因此在房屋布局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卫生、清洁方面没有一个标准。三是网络方面,部分较为偏僻的乡村,往往网络信号不好,甚至网络显示“无服务”,在当今网络与人寸步不离的时代,没有网络必定会失去很大一部分客源,即使景色再好也无法吸引游客住下来。四是很多民宿都是小打小闹,床位数不多,节假日时无法同时接纳多人次住宿,接待游客能力尤显不足。五是经营模式单一,现连州市民宿在经营上是以“吃”“住”为主,“游、购、娱”等配套服务上有所欠缺,休闲娱乐项目较少,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上开发不足,缺乏乡间特色文化,吸引力度不足,使旅游者体验度低,回头客少。
3.办证难,用地难。一是经营者表示办证难,办理证件需要到几个部门,且目前连州市对于民宿没有一个具体的行业标准,大部分民宿的建设标准起点低,都是利用现有空置的房屋来改建,达不到相关部门标准和办证要求,经营者表示跑了很多部门都没有把证件办下来。据走访的几家民宿店主反映,审批标准高,办证难是目前有意向经营民宿者遇到的突出困难。二是用地问题,农村地区耕地和林地上面是不能建造民宿等建筑,部分经营者在开办民宿之初多为自身的民房改造,如果经营者想扩大规模,往往受到土地使用的制约,农村中丢荒的农田林地和经营者想扩大规模却找不到地这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矛盾,如龙坪镇的紫荆庄园在此方面反映较为强烈,很多民宿经营者均表示希望政府可以在土地使用这个问题上给予帮助,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
4.政策扶持力度较弱。目前连州市出台了《连州市鼓励发展“农家乐”实施方案》进一步鼓励发展农家乐,但对于深层次的旅游产品民宿来说,目前暂未出台支持民宿发展的优惠政策,现在一般开展民宿的都是当地的农民,自身经济条件较差,且农民普遍的观望收益时间较短,建设思路有限,政府无相关优惠性补贴及相关部门跟进引导其经营,导致很多民宿的经营成效很不理想。
三、建议对策
近年来,广东省各级政府先后对发展乡村旅游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并把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加以推进,乡村民宿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连州市作为优秀的旅游城市,应不断挖掘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依托自身的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经济,推动民宿经济健康发展。
1.简化办证程序,开办联合试点。建议联合相关办证部门,统一开办联合办证点,简化办证流程,提供专门办证窗口或提供相关对接的办理部门,方便申办、申建民宿的办证者办理和咨询各类问题。
2.完善政策导向,制定发展计划。根据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民宿是生活服务业的细分业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途径,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一是制定民宿的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进一步明确乡村民宿在经营用房、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认定“门槛”。二是制定针对全方位的民宿优惠政策,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农民通过申请可以拿到实质性的补贴,刺激农民的开办热情。三是确定相关管理部门,对当地民宿实行统一管理,参与民宿发展,对有困难的经营者实行帮扶政策。四是结合当地特色农副产业,可从现有的美丽乡村开始,利用政府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例如在政府网站、景区景点上做一些特色宣传海报,宣传册等特色推广,同时开展农副业,例如当地水果,农家鸡鸭,原生态农作产品进行包装,可通过网络、旅行社等渠道宣传当地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五是制定乡村民宿发展计划,确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确定首批重点打造发展的乡村民宿,建立互联网民宿平台,让商户可以在平台上共享资源信息,政府可以加强统一管理。
3.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可参照我国优秀民宿发展地区,例如丽江,阳朔等民宿显著地区,组织实地考察,学习借鉴优秀地区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结合自身的乡间特色去进行建设打造。二是开展民宿培训服务。作为一个农民转化为一个民宿经营者,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去适应这个过程,专业的民宿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开展个性化服务,精致化管理,公关服务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营业者的整体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请相关专业人员对连州市民宿进行考察,结合连州市特色,针对性地开展民宿培训授课,参与讨论,对遇到的困难进行探讨解决以及后期维护。三是加强互联网人才培训,乡村互联网人才匮乏,故加大互联网培训力度,传授互联网知识,让村民可以通过网络(例如携程、美团、途牛等发布民宿信息)去加大宣传,吸引客源。
4.吸引外资外智,加大投放力度。一是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外资注入,争取交通,农业,旅游等各方支持,例如龙坪镇曹屋村通过企业投资建设民宿,在特色打造和吸引客源上创下了成功的案例;二是引入外来专业人员,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特色乡土文化,打造适合连州市的乡村精品民宿,利用连州市独特的文化底蕴(如长寿之乡、摄影之城),开展具有连州市的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市民体验乡村游,从而刺激和带动乡村民宿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