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是文明的体现、发展的要求、幸福的指数,是事关民生、维系发展、关系稳定的民生福祉。近期,连州市“六乱”整治工作持续升温,深入城区大街小巷,对乱丢弃、乱设摊摆卖、乱拉乱挂、乱张贴涂写、乱停放、乱搭建现象进行强力整治,营造规范有序、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为全面了解连州市“六乱”整治工作的情况以及市民对“六乱”整治的满意度和期盼,近期,国家统计局连州调查队走访调研了“六乱”整治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并通过访问的方式对105位市民开展了满意度调查,综合其评价数据和建议,旨在为连州市委市政府推动“六乱”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人群
本次调查随机访问了105名连州市民,其中男性占比45.71%,女性占比54.29%;以19至55岁人群为主,此部分人群占了样本量的91%。
(二)满意度调查情况
经过调查,96.19%市民对连州市开展的一系列“六乱”整治行动持赞同的态度。通过宣传引导,“六乱”整治行动深入民心,进一步提高了市民对“六乱”整治行动的认知率和支持率。连州调查队还对各项“六乱”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详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市民对整治“六乱”取得的总体成效表示满意,“六乱”整治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市民表示希望各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整治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强化监管,严格执法。
表1 市民对连州市各项“六乱”整治取得成效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项目 满意度 |
很满意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很不 满意 |
整治“乱丢弃” |
53.33% |
25.71% |
15.24% |
2.86% |
2.86% |
整治“乱设摊摆卖” |
56.19% |
26.67% |
13.33% |
1.9% |
1.9% |
整治“乱拉乱挂” |
49.52% |
31.43% |
15.24% |
1.9% |
1.9% |
整治“乱张贴涂写” |
46.67% |
29.52% |
18.1% |
1.9% |
3.81% |
整治“乱停放” |
49.52% |
26.67% |
18.1% |
2.86% |
2.86% |
整治“乱搭建” |
52.38% |
32.38% |
10.48% |
2.86% |
1.9% |
总体满意度 |
50.48% |
40% |
7.62% |
0.95% |
0.95% |
根据表1的数据,可得出各个项目的满意率(满意率=“很满意”+“满意”),见图1。
图1 市民对“六乱”治理成效的满意率
二、连州市“六乱”整治的成效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部门联动
据了解,连州市成立了“六乱”治理工作办公室,形成了全市治“六乱”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六乱”工作整治方案,合力推进连州市“六乱”治理工作。城综、市场管理、交通、公安等部门积极行动,相互配合,全力推进整治工作。
2.加大市容保洁力度,创造良好市容环境
一是加大城市环卫硬件投入,购置了一批垃圾果皮箱、清扫设备等;二是加大机械化和环卫人员清扫作业力度,对主要街道实行早上、下午两次机械化洗扫。通过人机一体对路面清洗、卫生死角清理,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周边、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三是城综局环卫处采取日常巡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市容保洁力度。
3.加大农贸市场整治,优化市场秩序
一是开放了临时农贸市场,解决了农民市场交易和场地不足问题,避免了小商贩乱摆乱放;二是做好街道规划,公安、交通、市政做好道路规划,在每条街道画制了摩托、自行车、汽车停放区域,同时加大查处力度,避免了车辆的乱停乱放;三是拆除了围绕农贸市场的违法建筑、广告、占道非法物品。现在的街道整洁、宽敞、人通车通。
4.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爱护市容环境意识
“六乱”整治办及相关成员单位不断加大对“六乱”整治工作的宣传投入,以多渠道、多角度、大范围的宣传,并且实行单位包街、经营户门前三包等措施,把连州各主体都参与到“六乱”治理工作中,努力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当前“六乱”整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市民爱护市容环境的意识薄弱
据调查,57.14%的受访者认为仍有部分市民思想落后,遵规守规意识不强,乱扔乱吐、乱停乱放、乱倒建筑垃圾现象依然突出。35.24%的受访者认为宣传纸、小广告乱张贴现象屡禁不止,形成牛皮藓,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2.农贸市场秩序混乱,管理难度较大
一是市场设施落后,缺乏维修和升级改造。根据走访了解,富康市场、城西市场和巾峰路市场等部分市场卫生条件不佳,市场内无停车泊位,附近也没有相关配套的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生鲜肉类和熟食销售等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新市场规划滞后。随着市区建设的不断开发扩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农贸市场规划和建设速度跟不上市民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部分新增住宅小区,农贸市场欠缺严重,给小区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是移动商贩的车辆乱停乱放。据调查,部分市民表示,因市场整改问题,移动商贩与城管“打游击”流动摆卖,移动商贩车辆经常堵住居民日常出入口,严重影响车辆和行人出入。
3.道路基础设施滞后
一是交通信号灯科技含量低,道路交通违法抓拍系统不健全。据公安交警大队对市区路口的全面排查,发现部分交通信号系统只能单点定周期信号控制,无法统一智能控制,系统已经严重滞后。且道路交通违法抓拍系统不健全,出现违规车辆进城区,车辆闯红灯的现象,存在极大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市区标识标线陈旧与残缺,道路隔离设施不完善。据调查,近两成的受访市民认为市区主要道路的标识标线已施划多年,大部分路段的标识标线已出现残缺不全或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驾驶员出行的正确行驶判断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另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人行横道隔离设施不完善,存在极大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极易造成道路堵塞,严重影响通车秩序。
三是道路通行设计不够科学。根据实地走访,发现连州市部分重要路段道路通行设计不科学。例如吕仙路、东山路、兴业路等路段,路窄车多常拥堵,但目前为双向通行车道,严重不符合道路畅通和安全要求。
四是停车位缺口巨大。根据调查,37.14%的市民认为公共停车位不足。据交通部门的统计,连州市平均每辆汽车只有0.52个泊位,与国际通行的每辆汽车1.25个泊位相距甚远,按照一车一位计算,目前市区停车泊位仍有缺口约12612个。预计2020年市区停车泊位将缺口20000个以上。
4.市政设施残旧破损,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根据实地走访和对市民的访问,发现连州市部分地区下水井盖缺失、排水设施不畅、路灯不亮等市政设施残旧破损。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市民认为垃圾站、果皮箱、公厕等数量较少,标准较低,分布不合理,导致垃圾处理不当,大量垃圾随意露天堆放,并且城乡垃圾没有基本分类,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近三成的市民认为公厕设置不够,给市民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四、对策和建议
1.继续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爱护市容环境意识
根据访问调查,近五成的市民认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强化宣传引导,让市民更多了解整治“六乱”的目标和意义,让更多的市民参与整治“六乱”的工作中。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安装公益广告牌、发放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宣传、新闻媒体播报等方式,强化“六乱”整治行动及相关城市法律法规的宣传,继续做好“六乱”整治行动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整治行动的目标和意义,争取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深入报道整治工作开展状况及整治成效,有效调动市民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并且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要从法制角度广泛宣传,使市民从根本上认识整治“六乱”是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是依法行政的体现,以此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六乱”整治中来。
二是曝光“六乱”陋习。据调查,30%的市民认为需提高“六乱”陋习曝光率。建议电视台开通“六乱”曝光台,及时跟进“六乱”整治行动,做到有行动时必拍,没有行动时自觉上街拍。并且开通“六乱”曝光公众号,鼓励群众自发曝光“六乱”陋习,从而培育连州市民良好的习惯和意识。
2.科学新建市场,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针对农贸市场摊档空置率高、布局不合理、旧市场设施落后、新市场规划落后、经营者理念滞后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为解决摊档空置率高,减少经营者观望态度,按照利民便民的原则,结合市民消费需求及人口居住情况,建议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减少市场租金,提高市场入驻率。
二是做好新市场的规划设点。建议政府按照城区各社区人口增长情况,逐年投资建设一批新的市场,并逐年落实。结合连州市各社区人口分布情况,为尽快解决城南城北新建小区购菜难题。
三是引导商贩的车辆放到指定位置。根据调查,20.9%的市民认为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市场流动摊位管理,引导商贩的车辆放到指定位置。一方面积极宣传解释好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违规摆放的流动商贩和农民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和教育,努力争取到商贩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做好监管,并安排人员进行值守和巡查,并积极引导广大商贩群众到指定摆放点进行摆放,车辆到指定地点进行停放。
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议由市场监督、卫生、科农、食品药品监督、物价、城综、经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法共同做好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提高经营户整体素质,对经营户开展教育培训。将经营户纳入员工管理范畴,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使经营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优化道路市政设施,提高市容市貌
针对交通设备落后、交通标志残缺、道路不合理、停车位缺口大、市政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增加智能交通设备。通过调查,23.81%的市民认为需要更新智能交通设备,对交通违规行为进行抓拍,并罚款曝光。为解决主要交通路口易出现交通拥堵的难题,建议尽快建设智能交通,实现交通信号绿波协调控制和实现中心远程信号控制。优化路口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建议在车道数量较多,转弯车辆多,过街行人也多的路段采用箭头车道信号灯,如南门大道与慧光路交汇路口。增设违法停车抓拍系统,以便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在市区出入口增设货车进城抓拍系统,以便有效对入城货车进行管控,及时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改善市区安全通行环境。
二是加快设置道路安全隔离设施。为确保市区道路的安全畅通有序,建议政府尽快增设完善市区主要路段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隔离安全设施。尤其是在学校集中的路段(如番禺路),加设安全隔离设施,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
三是科学合理调整道路方案。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车辆通行能力,保障市区行车秩序的安全畅通,建议把人流量和建筑物较密集的各路段设为单行线路段,合理设计行车道,完善道路的优化设计,并设置好路侧护栏,从而减少拥堵,确保市区行人的安全以及行车秩序的畅通有序。
四是科学有效增设停车位。根据调查,38.1%的市民认为要科学有效的增设停车位,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一是要推进道路、学校、公园绿地、闲置用地、临时用地和待开发土地的挖潜,加大向上向下要空间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地下停车库和立体机械式停车库建设。二是积极探索基层机关单位节假日对外开放停车制度,协调有关部门将商住小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推动“错时停车、共享停车”,以最大限度利用停车场资源。三是科学规划,对新建道路,新小区、新建农贸市场,要规划好停车场所,提高停车满足率。
4.及时修缮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对市区部分地区下水井盖缺失、排水设施不畅、路灯不亮等及时修缮,维护市容市貌,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二是科学分布垃圾站、果皮箱、公厕。据调查,28.57%的市民认为要规范垃圾处理,33.33%的市民建议政府加大分类垃圾桶的投入。建议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增设垃圾站、果皮箱、公厕。如连州大道,湟川南路、慧光路、番禺路等商业闹市区道路。并且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和宣传工作,对垃圾进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