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南岭山脉南侧,北与湖南省交界。由于连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进退交替变化强烈,加上及地形的复杂性,所以气象灾害出现频繁。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寒冷、高温、大雾等。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气象服务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连州市气象局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气象现代化为支撑,围绕我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目标,全面推进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气象公共服务产品,努力提升气象公共服务水平。
为了让公众更加便捷地获取气象公共服务,连州市气象局编写了《连州市气象公共服务白皮书》,主要包括气象信息获取渠道、气象服务产品、常用气象术语等,指引市民获取和使用气象服务产品。
本白皮书将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欢迎社会各界对连州气象公共服务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763-6625046。
目 录
第一部分 气象信息获取渠道 1
1.1清远市气象局门户网站 1
1.2“连州天气”官方微博 1
1.3“连州气象”官方微信 2
1.4手机短信 3
1.4.1应急预警短信 3
1.4.2日常天气短信 3
1.5“12121”应急气象电话 4
1.6气象信息显示屏 4
1.7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 5
1.8电视 5
1.9广播电台 6
1.10报刊 6
1.11应急气象频道 6
第二部分 气象服务产品 7
2.1预警信息 7
2.1.1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7
2.1.2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7
2.1.3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8
2.2天气预报信息 8
2.2.1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8
2.2.2一周天气趋势分析 9
2.2.3数字化格点天气预报 10
2.2.4环境气象预报 11
2.2.5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12
2.3实况信息 12
2.3.1气象站实况信息 12
2.3.2雷达图像 12
2.3.3卫星云图 13
2.3.4台风定位信息 14
2.4农业气象服务 14
2.4.1农业气象旬(月)报 14
2.4.2农用天气预报 15
2.4.3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15
2.4.4农业气象专题分析 15
2.5气候服务 16
2.5.1月气候影响评价 16
2.6专业预报与资料服务 17
2.6.1特约气象服务 17
2.6.2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 17
2.6.3突发事件应急现场服务 17
2.6.4气象分析公证材料 18
2.6.5气象历史资料提供服务 18
2.7防灾减灾服务 18
2.7.1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18
2.7.2气候环境评估与可行论证服务 19
2.7.3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技术评价 19
2.7.4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19
2.7.5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防雷装置检测 19
2.7.6防雷装置定期安全检测 20
2.8气象行政 20
2.8.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20
2.8.2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活动审批 20
2.8.3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单位资质认定 21
2.8.4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甲级资质认定 21
2.8.5市管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审批 22
2.8.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使用非气象主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审查 22
2.8.7外地防雷工程专业资质备案 22
2.8.8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开展的临时气象观测备案 23
2.9气象科普 23
2.9.1气象科普基地 23
2.9.2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宣传月宣传活动 23
2.9.3气象科普资料 25
第三部分 常用气象术语 26
3.1天空状况 26
3.2气温 27
3.3降水量 27
3.4风 28
3.5能见度 28
3.6雾 28
3.7灰霾 28
3.8热带气旋 29
3.9霜冻 29
3.10雷雨大风 29
3.11冰雹 29
3.12龙卷风 30
3.13回南天 30
3.14开汛日 30
3.15龙舟水 30
附录 31
第一部分 气象信息获取渠道
为方便公众获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连州市气象局强化与社会公共传播媒体合作,加强气象信息服务传播渠道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获取气象信息服务的便利性。目前,公众可以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网站等传统渠道和微博、微信等新型渠道获取气象服务。
1.1清远市气象局门户网站
清远市气象局门户网站作为提供气象服务和公开气象政务信息的官方网站,是传播清远地区气象新闻和文化、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供在线便民服务的重要渠道。
服务内容:及时公开有关规范性文件、气象政务服务等信息和天气实况、预报预警、农业气象等气象服务专题产品。
获取途径:http://www.qyqx.gov.cn/。
1.2“连州天气”官方微博
“连州天气”官方微博于2013年12月开通,力求为民众提供更多大众化、知识性、趣味性的气象服务产品,目前粉丝数已超过186人。
服务内容:提供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各类生活气象服务信息、气象科普知识,跟踪发布灾害天气和突发事件的最新动态。
获取途径: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2757399835。
1.3“连州气象”官方微信
“连州气象”订阅号于2015年8月开通,主要每天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相关气象科普等信息。
服务内容:提供全市未来三天天气预报和市区24小时天气预报服务,相关气象科普知识、生活小贴士等信息。
获取途径:通过微信搜索“连州天气”。
1.4手机短信
1.4.1应急预警短信
应急预警短信是发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渠道之一。
服务内容:提供发布机关、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
获取途径:由各大运营商向有关地区的公众免费发送。
1.4.2日常天气短信
广东气象部门于2001年率先开展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目前全市有6多万用户。
服务内容:提供未来1-2天天气预报、气象小贴士等信息。
获取途径:公众可根据个人需要主动订制。
晚间短信:编写手机短信“11LZ”发送至 “10620121”。
早间短信:编写手机短信“11AMLZ”发送至“10620121”。
1.5“12121”应急气象电话
“12121”应急气象电话是查询天气信息的专用电话服务号。2012年起新增“巨灾报平安”服务功能,发生巨灾时,公众可拨打“12121”向亲朋留言报平安。
服务内容:提供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信息。当发生巨灾时,提供巨灾报平安服务。
获取途径:电话拨打“12121”。
1.6气象信息显示屏
气象信息显示屏是向农村、学校、社区、车站和人口密集区提供气象预警和专业气象服务的渠道之一。
服务内容:实时发布当地气象实况、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指引、农业气象预报与农事活动建议、科普知识等。
获取途径:联系当地气象部门安装建设。
1.7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
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是向农村、偏远山区等地区群众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服务内容: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
获取途径:联系当地政府或气象部门安装建设。
1.8电视
全市主流电视媒体晚间时段均有天气预报节目。当灾害性天气影响时,各频道以走马字幕形式滚动播出最新气象消息,及时播出预警信号。
服务内容:提供天气实况、天气预报、生活气象、气象科普、气象趣闻等内容。
获取途径:市级电视频道主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及播出时间:
节目名称
| 播出平台
| 播出时间
|
连州天气预报
| 连州电视台
| 首播18:20
重播20:20 重播22:20
|
注:节目时间偶有调整,以实际播出时间为准。
1.9广播电台
电台是播报天气预报信息的传统渠道之一,新闻节目后通常设有天气预报节目,灾害性天气影响时以实时播报和专家连线的方式提供最新天气动态。
服务内容:提供全市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以及气象热点、专家访谈等服务。
获取途径:连州广播电台:FM96.7。
1.10报刊
报刊是向公众提供日常气象信息的渠道之一。
服务内容:提供天气预报、专题报道、热点解读、气象科普等信息。
获取途径:各大主流报刊气象栏目。
1.11应急气象频道
应急气象频道于2013年7月开播,依托中国气象频道发布我省应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
服务内容:提供全国、全省天气实况、天气预报、生活指数、应急信息及科普知识。
获取途径:当地有线电视网“中国气象频道”。
第二部分 气象服务产品
2.1预警信息
2.1.1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信息内容:当预计灾害性天气可能影响或已经影响时,按照属地原则,由所属的气象台站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包括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雷雨大风、道路结冰、冰雹、森林火险10种(见附录)。
发布时次:根据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情况随时发布。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连州天气”官方微博,“广东天气”官方微信,12121应急气象电话,气象信息显示屏,电视,电台等。
2.1.2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信息内容:根据降水、地质环境等综合分析未来24小时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性大小,和国土资源局联合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并发布在气象网站上,当出现三级或更高风险等级时通过短信和电视对公众发布。
发布时次:当出现三级或更高风险等级时发布,遇重大强降水过程则随时加密发布。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短信、电视。
2.1.3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信息内容: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发布时次: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随时发布。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手机客户端,“连州天气”官方微博,“广东天气”官方微信,手机短信,“12121”应急气象电话,气象信息显示屏,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电视,电台等。
2.2天气预报信息
2.2.1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信息内容:全市未来三天的天空状况、降水、风向、风速、最高/最低气温等要素预报。
发布时次:每日06、10、16时发布。
提供方式: 气象网站,天气短信、微博,气象显示屏。
2.2.2一周天气趋势分析
信息内容:未来一周全全市天气趋势预测分析,主要影响天气过程及提醒建议等。
发布时次:每天下午17时。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手机短信,“12121”应急气象电话。
2.2.3数字化格点天气预报
01旅游交通天气预报:
信息内容:依托清远气象网,提供清远市范围内任意景点、道路定量数字化天气预报,预报要素包括云量、雨量、最高/最低气温、低温、能见度等。
发布时次:每天17时。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
02乡镇天气预报:
信息内容:依托清远气象网,提供清远市范围内任意乡镇定量数字化天气预报,预报要素包括云量、雨量、最高/最低气温、低温、能见度等。
发布时次:每天17时。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
2.2.4环境气象预报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
信息内容:根据未来气象条件变化,预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形成、传播及扩散的情况,发布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相应等级的预报。
发布时次:每天17时。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电视。
2.2.5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信息内容:根据气象条件,发布全市未来两天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及按等级划分的林区防火指南。
发布时次:根据天气状况发布。
提供方式:电视。
2.3实况信息
2.3.1气象站实况信息
信息内容:清远范围内自动气象观测站监测信息,包括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小时降水量、累计降水量等。
发布时次:每小时更新一次。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
2.3.2雷达图像
信息内容:提供清远市气象雷达拼接图像。
发布时次:雷达拼图图像和单部雷达图像分别为每10分钟、每6分钟更新一次。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
2.3.3卫星云图
信息内容:风云气象卫星提供的南海及华南区域卫星云图。
发布时次:每半小时更新一次。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
2.3.4台风定位信息
信息内容:进入广东海洋防区的台风监测信息,包括位置、中心风力、中心气压、大风圈范围等。
发布时次:02时、08时、14时和20时更新,随着台风距离靠近,增加至每3小时、每1小时更新一次。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
2.4农业气象服务
2.4.1农业气象旬(月)报
服务内容:对前期天气气候和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合下一阶段天气气候情况提出农业生产建议。
发布时次:旬报为每月8、18、28日发布;月报为每月28日发布。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气象信息显示屏。
2.4.2农用天气预报
服务内容: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预测未来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发布时次:周二、周五发布;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灾害性天气等农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制作发布。
提供方式:短信,气象信息显示屏。
2.4.3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服务内容:发布寒害、低温阴雨、倒春寒、干旱、龙舟水、洪涝、风灾、高温、寒露风、霜降风等10种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发布时次:根据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情况随时发布。
提供方式:短信,气象信息显示屏。
2.4.4农业气象专题分析
服务内容:根据气象条件与农作物种植、生长条件之间的关系,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关键生育期,结合气象条件适时分析农业生产情况。
发布时次:根据农业种植产业情况和物候情况随时发布。
提供方式:农业气象服务专报,气象信息显示屏。
2.5气候服务
2.5.1月气候影响评价
服务内容:综合分析清远市每月主要气候特点和气候概况,评价主要气候事件对农业、林业、旅游、水利等行业的影响。
发布时次:每月初发布上月气候影响评价。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
2.5.2月天气气候档案
服务内容:综合分析清远市每月基本气候概况,评价主要气候事件以及预报服务情况。
发布时次:每月初发布上月气候影响评价。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
2.6专业预报与资料服务
2.6.1特约气象服务
服务内容:针对公司、企业的业务生产作业和重大工程时的需求,开展专业短期气候预测服务,评估、分析气象因素对生产及销售的利弊影响。
发布时次:根据企业或社会组织需求约定。
提供方式:拨打气象咨询电话:0763-6625046。
2.6.2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
服务内容:为“春运”、“高考”、“国际旅游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提供专题气象保障服务。
发布时次:根据重大活动需求发布。
提供方式:气象网站,传真,短信,现场保障服务。
2.6.3突发事件应急现场服务
服务内容: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区域,进行实时天气跟踪,提供点对点的天气预报。
发布时次: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随时提供。
提供方式:电话,决策服务短信,现场保障服务。
2.6.4气象分析公证材料
服务内容:提供与气象因素(降雨、大风、雷暴等)有关的经济纠纷,如:保险理赔、房地产纠纷、涉外经济和刑事案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气象分析公证材料。
提供方式::由连州市气象台提供,连州市气象台咨询电话:0763-6625046。
2.6.5气象历史资料提供服务
服务内容:连州市气象局拥有连州市的遥测站和区域自动站气象资料,承担为政府、公众和社会各界服务的任务。根据用户需求即提供相应的资料项目和格式,服务方式以电子版或纸质文件均可。
提供方式:向连州市气象台提交申请,于3个工作日内办结。咨询电话:0763-6625046。
2.7防灾减灾服务
2.7.1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服务内容:在一定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引导大气朝着有利的方向改变,目前主要的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是人工增雨、防雹和消雾。
提供方式:在干旱、冰雹多发、森林防火等关键时期,由连州市政府组织连州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开展地面火箭人工影响作业。
2.7.2气候环境评估与可行论证服务
服务内容:为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提供有关的工程气象参数,如:风压、重现期风速、暴雨强度等。
提供方式:向连州市气象局提交申请,于3个工作日内办结。咨询电话:0763-6625046。
2.7.3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技术评价
服务内容: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规范标准,对防雷设计说明、防雷基础接地平面图、天面防雷平面图等相关防雷装置设计图纸资料进行技术评价,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报告。
提供方式:联系连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联系电话:0763-6631923。
2.7.4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服务内容:为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建设项目提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服务,为防雷装置设计、雷电灾害防御提供技术参考和建议。
提供方式:联系连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联系电话:0763-6631923。
2.7.5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防雷装置检测
服务内容: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为新建、改扩防雷新建、改扩防雷 新建、改扩防雷新建、改扩防雷装置提供施工过程中的跟踪检测及竣后总体服务。对于不符合设计方案或技术标准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总体检测完成后。总体检测完成后出具检测报告。
提供方式:连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联系电话:0763-6631923。
2.7.6防雷装置定期安全检测
服务内容: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规范标准,对投入使用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防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并出具防雷装置定期检测报告。
提供方式:连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联系电话:0763-6631923。
2.8气象行政
2.8.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服务内容:对连州市管权限建设项目及民族工业园范围内的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防雷装置进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提供方式:连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地址:连州市良江路3号聚源大厦一楼。
http://wsbs.lianzhou.gov.cn/portal/(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市连州分厅)(行政咨询电话:0763-6671080)。
2.8.2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活动审批
服务内容:对连州市管权限建设项目范围内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活动进行审批。
提供方式:连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地址:连州市良江路3号聚源大厦一楼。
http://wsbs.lianzhou.gov.cn/portal/(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市连州分厅)(行政咨询电话:0763-6671080)。
2.8.3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单位资质认定
服务内容:接受从事升放气球作业单位提出的书面申请,对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单位进行资质认定。
提供方式:连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地址:连州市良江路3号聚源大厦一楼。
http://wsbs.lianzhou.gov.cn/portal/(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市连州分厅)(行政咨询电话:0763-6671080)。
2.8.4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甲级资质认定
服务内容:对连州市范围内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初审,审查申请单位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
提供方式:连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地址:连州市良江路3号聚源大厦一楼。
http://wsbs.lianzhou.gov.cn/portal/(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市连州分厅)(行政咨询电话:0763-6671080)。
2.8.5市管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审批
服务内容:对连州市管权限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审批。
提供方式:连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地址:连州市良江路3号聚源大厦一楼。
http://wsbs.lianzhou.gov.cn/portal/(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市连州分厅)(行政咨询电话:0763-6671080)。
2.8.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使用非气象主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审查
服务内容:对具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使用非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资料进行审查。
提供方式:连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地址:连州市良江路3号聚源大厦一楼。
http://wsbs.lianzhou.gov.cn/portal/(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市连州分厅)(行政咨询电话:0763-6671080)。
2.8.7外地防雷工程专业资质备案
服务内容:为承接连州市行政区域内防雷工程的外地防雷工程专业资质单位提供备案服务。
提供方式:连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地址:连州市良江路3号聚源大厦一楼。
http://wsbs.lianzhou.gov.cn/portal/(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市连州分厅)(行政咨询电话:0763-6671080)。
2.8.8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开展的临时气象观测备案
服务内容:对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开展的临时气象观测提供备案服务。
提供方式:连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行政服务窗口,地址:连州市良江路3号聚源大厦一楼。
http://wsbs.lianzhou.gov.cn/portal/(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市连州分厅)(行政咨询电话:0763-6671080)。
2.9气象科普
2.9.1气象科普基地
连州市气象科普基地
连州市气象科普基地位于连州市连州镇三古滩黑泥岭,是依托连州市国家气象综合观测站进行建设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该科普基地主要由气候探测基地与气象预警中心两大部分构成,是集业务值班、气象观测、预警预报发布、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气象业务基地。该基地每年都会开展气象知识讲座、科普体验、“3.23”气象日纪念等多种科普活动。
参观预约电话:0763-6633504。
场馆地址:连州市连州镇三古滩黑泥岭。
2.9.2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宣传月宣传活动
01世界气象日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连州市气象局每年均围绕当年的纪念主题,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组织专家解答公众有关天气方面的各种问题,并免费发放气象科普知识手册。
参与方式:查询连州市气象局公布的开放日活动安排。
02防灾减灾日
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连州市气象局作为“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联合举办单位之一,每年均参与科普宣传周活动。
参与方式:查询连州市气象局门公布的活动安排。
03安全生产宣传月
每年6月是广东省安全生产宣传月。连州市气象局作为协办单位之一,通过现场摆设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张和小册子等,积极向前来咨询人员讲解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等知识。
参与方式:查询连州市气象局公布的活动安排。
2.9.3气象科普资料
结合广东气候特点及社会关注的气象热点,派发形式多样的科普手册。目前向全市免费发放的科普手册有8种,分别为:《防雷减灾36计》、《中小学生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四季天气与保健养生》、《天气预报的奥秘》、《气候变化知多少》、《气象灾害防灾避险指南》、《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灰霾—健康的隐形杀手》等。
获取方式:在连州市气象局组织或参与的科普活动中领取。
第三部分 常用气象术语
3.1天空状况
天空状况是指观测时天空云量的多少。把整个天空划分成十份,云彩遮盖天空的成数叫“云量”。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空状况分为以下四种:
晴天:云量不到二成;
少云:云量二成到四成;
多云:云量五成到七成;
阴天:云量在八成以上。
如天空云量变化不定,则用“晴到少云”、“多云间阴”等来说明。
3.2气温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标准观测场内百叶箱中距地面1.5m高处所测得的温度,它与露天下或室内测得的温度是完全不同的,气温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当气象站录得日最高气温≥35℃时称为出现高温天气。当气象站录得日最低气温≤5℃时称为出现低温天气。
3.3降水量
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积聚的深度,规定以毫米(mm)为计量单位。降水分为液态降水(雨)和固态降水(雪、冰雹)。气象学上经常使用24小时雨(雪)量等级来描述降水强度。
降水量(降雨、降雪)等级表(单位:mm)
雨量等级
| 24小时量值
| 雪量等级
| 24小时量值
|
小雨
| 0.1~9.9
| 小雪
| 0.1~2.4
|
小到中雨
| 5.0~16.9
| 小到中雪
| 1.3~3.7
|
中雨
| 10.0~24.9
| 中雪
| 2.5~4.9
|
中到大雨
| 17.0~37.9
| 中到大雪
| 3.8~7.4
|
大雨
| 25.0~49.9
| 大雪
| 5.0~9.9
|
大到暴雨
| 38.0~74.9
| 大到暴雪
| 7.5~15.0
|
暴雨
| 50.0~99.9
| 暴雪
| ≥10.0
|
暴雨到
大暴雨
| 75.0~174.9
| 注:雪量等级中相应量值为雪花水量
| |
大暴雨
| 100.0~249.9
| ||
大暴雨到
特大暴雨
| 175.0~299.9
| ||
特大暴雨
| ≥250.0
|
3.4风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流动现象,用风向和风速表示。风向是指风吹来的风向,常用8个方位表示。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m/s)为计量单位。为便于使用,把风速按一定量级区间划分为风力等级(目前国际上通用“蒲氏风力等级”)。下表为风速与风力等级对照表。
蒲氏风力等级表
风力等级
| 风速(m/s)
| 风力等级
| 风速(m/s)
| 风力等级
| 风速(m/s)
|
0
| 0~0.2
| 6
| 10.8~13.8
| 12
| 32.7~36.9
|
1
| 0.3~1.5
| 7
| 13.9~17.1
| 13
| 37.0~41.4
|
2
| 1.6~3.3
| 8
| 17.2~20.7
| 14
| 41.5~46.1
|
3
| 3.4~5.4
| 9
| 20.8~24.4
| 15
| 46.2~50.9
|
4
| 5.5~7.9
| 10
| 24.5~28.4
| 16
| 51.0~56.0
|
5
| 8.0~10.7
| 11
| 28.5~32.6
| 17
| 56.1~61.2
|
3.5能见度
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指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
3.6雾
近地面空中浮游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根据水平能见度大小分“轻雾”(能见度1.0~10.0公里)、“雾”(能见度0.2~1.0公里)、“浓雾”(50~200米)和“强浓雾”(能见度不足50米)。
3.7灰霾
大量的烟、尘等微粒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
3.8热带气旋
即民间俗称的台风,指在(副)热带海洋上发生的气旋性涡旋。根据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分为6个等级:
热带气旋分级表
热带气旋等级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
平均风速(m/s)
| 底层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级)
|
热带低压(TD)
| 10.8—17.1
| 6—7
|
热带风暴(TS)
| 17.2—24.4
| 8—9
|
强热带风暴(STS)
| 24.5—32.6
| 10—11
|
台风(TY)
| 32.7—41.4
| 12—13
|
强台风(STY)
| 41.5—50.9
| 14—15
|
超强台风(SuperTY)
| ³51.0
| ³16
|
3.9霜冻
当某气象站某天观测到地面有白霜或地面最低温度≤0℃或地面有结冰时,则称该地出现霜冻或结冰。
3.10雷雨大风
指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阵风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17.2米/秒)的天气现象。
3.11冰雹
冰雹是指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3.12龙卷风
龙卷风也称龙卷,是从积雨云中伸下的猛烈旋转的漏斗状云柱,其产生的旋转风达12级以上,最大甚至可达200米每秒。
3.13回南天
回南天(俗称“回南”)是指每年春季交接之际,因南边的暖湿气流加强北上,华南地区气温回暖、湿度回升而出现返潮天气现象。
3.14开汛日
每年3月1日起,全省有二分之一的人工观测站出现日雨量≥38毫米的日期。开汛后,广东进入主汛期,降水增多。
3.15龙舟水
“龙舟水”是指在端午节(五月初五)前后10天内出现的频繁降水现象,是广东主要降水集中期。目前一般定义“龙舟水”期为每年5月21日至6月20日。
附录
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
(2014版图标)
一、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防御指引:
1、警惕热带气旋对当地的影响;
2、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等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了解热带气旋的最新情况,以决定或修改有关计划。
(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做好防风准备;
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气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
3、固紧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 妥善安置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室外物品。
其它同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三)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进入防风状态,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仍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在安全情况下回家或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学校应妥善安置在校(含校车上、寄宿)学生;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需撤离;
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5、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其它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四)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进入紧急防风状态,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停课,海上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在渔港停泊的大马力渔船上的值班人员应当加强自我防护,并按有关规定操作;
2、居民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3、停止室内大型集会,立即疏散人员;
4、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
其它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五)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停课,建议用人单位停工(特殊行业除外),并为滞留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风场所;
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其它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家长、学生、学校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单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降低易淹鱼塘水位。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在过去的 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3、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城市管理部门启动城市积涝应急程序,加强疏通地下排水管道,防止城市内涝;
4、转移危险地带人员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其它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在安全情况下回家或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学校应保障在校(含校车上、寄宿)学生的安全;
2、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业,立即转移人员到安全场所暂避。
3、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三、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到35℃以上。
防御指引:
1、天气闷热,要注意防暑降温;
2、避免长时间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作业;
3、各相关部门、单位做好用电、用水的准备工作;
4、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
(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引: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开放避暑场所;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活动或者在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6、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
(三)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以上。
防御指引: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其它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四、寒冷预警信号
寒冷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预计因北方冷空气侵袭,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急剧下降10℃以上,或日平均气温维持在12℃以下。
防御指引: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热带作物及水产养殖品种应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
2、固紧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 妥善安置易受寒潮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要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4、在生产上做好对寒潮大风天气的防御准备。
(二)寒冷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预计因北方冷空气侵袭,当地最低气温将降到5℃以下。
防御指引:
1、做好人员(尤其是老弱病人)的防寒保暖工作;
2、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防风,对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农作物等种养品种采取防寒措施;
其它同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三)寒冷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预计因北方冷空气侵袭,当地最低气温将降到0℃以下。
防御指引:
1、加强人员(尤其是老弱病人)的防寒保暖工作;
2、进一步做好牲畜、家禽的防寒保暖工作;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其它同寒冷橙色预警信号。
五、大雾预警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驾驶人员注意浓雾变化,小心驾驶;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注意交通安全。
(二)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浓雾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居民需适当防护;
2、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
3、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三)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受强浓雾影响地区的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路和轮渡暂时封闭或者停航;
2、各类机动交通工具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
六、灰霾天气预警信号
灰霾预警信号,以黄色表示。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灰霾天气,或者已经出现灰霾天气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灰霾造成能见度较差,驾驶人员注意应注意小心驾驶;
2、灰霾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居民需适当防护
3、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七、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做好防风、防雷电准备;
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雷雨大风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学生停留在安全地方;
3、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人员应当尽快离开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雷雨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妥善保管易受雷击的贵重电器设备,断电后放到安全的地方;
2、危险地带和危房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千万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出现雷电时应当关闭手机;
3、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4、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5、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危险地带人员撤离;
其他同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三)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人员切勿外出,确保留在最安全的地方;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和碰撞;
其它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四)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2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其它同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八、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防御指南:
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2、驾驶人员应注意路况,安全行使。
(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防御指引:
1、行人出门注意防滑;
2、公安等部门注意指挥和疏导行使车辆;
3、驾驶人员应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驶;
其它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三)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防御指引:
1、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
2、必要时关闭结冰道路交通;
其它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九、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一)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防御指引:
1、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雹和防雷电准备;
2、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影响的室外物品、小汽车等;
3、老人、小孩不要外出,留在家中;
4、将家禽、牲畜等赶到带有顶篷的安全场所;
5、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或大树底下,出现雷电时应当关闭手机;
6、做好人工消雹的作业准备并伺机进行人工消雹作业。
(二)冰雹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防御指引:
1、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其它同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十、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三级,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森林火险等级为三级。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火灾较易发生。
防御指引:
1、有关部门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2、加强巡山护林和野外用火的监管工作;
3、做好扑火救灾充分准备工作;
4、进入林区,注意防火;在林内或林缘用火要做好防范措施,勿留火种、乱丢烟头。
(二)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森林火险等级为四级。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
防御指引:
1、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2、加大巡山护林力度,严格管制野外火源;
3、做好扑火救灾充分准备,进入防火临战状态;
4、在重点火险区要设卡布点,禁止带火种进山;
5、在林内或林缘禁止户外用火,停止一切炼山作业。
(三)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森林火险等级为五级。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
防御指引:
1、加强值班调度,密切注意林火信息动态;
2、进入紧急防火状态,森林消防队伍要严阵以待;
3、发布戒严通告,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4、组织镇、村干部和护林员、林业公安员加强巡山护林,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设卡布点,严禁带火种进山,及时消除林火隐患;
5、发生森林火灾时要及时、科学、安全扑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