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2015教育读本》读后感
贪如水,不遏则自溺;欲如火,不禁则自焚
通观书中所举的反面例子,大多数落马的官员一开始进入社会的时候本质都是好的,也曾真真正正的为群众办实事。最后会落到身败名裂的下场,贪婪、心存侥幸、信仰缺失以及价值观扭曲是罪魁祸首。
首先最主要的是“贪”。贪婪是灵魂的蛀虫。贪欲有很多种:贪财、贪色、贪名等等。只要有了贪心,而且不加控制,任其自由发展,成长壮大,它就一定会无限膨胀,使人不知满足,进而受其奴役。所谓大堤溃于蚁穴,贪念导致祸患,无论一开始是多么小的诱惑,一旦经受不住,则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次是存侥幸心理。书中的大多数犯罪分子,智商都没有问题,为什么却都亲手埋葬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答案就是侥幸心理在作怪。犯罪分子往往认为自己手段高明,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他知,用“互利互惠”的幻觉宽慰自己。侥幸,是产生罪恶的祸根,是步入歧途的跳板。心存侥幸,就会视国法党纪为儿戏,放纵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的不检点,最终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深陷而不能自拔。
最后是信仰缺失和价值观扭曲。这些贪官在年轻的时候都是优秀的人才,踏实工作,可是在位居高位后,缺失了党员应有的信仰,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误入歧途。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公仆,忘记了自己的权利是人民给予的。他们从失去信仰的那一刻起就忘记了百姓,失去了起码的敬畏之心,失去了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
人 生
姜洪佩
茹苦人生事,霜催一叶秋。
自醒名利淡,圆梦志能酬。
人的一生,转瞬即逝,如此珍贵的时光,我们不应被这些不好的事情所左右,我们应当像诸葛亮所说的一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将世间的名与利置之度外,不跟风,不浮躁,永怀赤子之心。
首先,坚固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是第一位的。中国共产党我党建党九十多年来完成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改革开放这个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内的很多大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条船开始,带领群众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长期坚定信念,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不论是谁,尤其是共产党员,都应该有信仰,都应该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只有在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指导下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要不断学习,丰富精神世界。“我读书越多,书籍就是我和世界月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好读书,方能不断进步,提升境界。实践证明,优秀文化是个人修身养性、保持操守的最佳药房。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党员干部面对的考验和诱惑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金钱陷进、权利牢狱和温柔乡之中。但通过不断阅读学习,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不断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清理、自省、“盘点”,进而努力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从而抵御各种诱惑。
再次,要有法律意识,不能存侥幸心理。要自觉学法,知道有哪些红线、底线是不能触碰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任何心存侥幸的腐败分子,都逃不过法纪的严惩。所以,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要警钟长鸣,远离侥幸,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
最后,不要让亲情凌驾于法律之上。要管好身边人,包括配偶、子女,要加强对他们的廉政教育,使其知法守法,明白腐败对家庭的危害性,培育良好家风,筑牢家庭防线。
(连州市财政局莫少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