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有关“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和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依据清远市局《关于传发清远市公安机关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工作方案的通知》、《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市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清府办〔2016〕30号)和《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清府办〔2016〕5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依托实体办事大厅、服务窗口和网上办事平台,创新警务系统为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打破警种、部门界限、数据藩篱和信息孤岛,管住管好警务服务的进出两端,真正实现“一个门、一张网”办事。
二、工作目标
(一)“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工作目标
按照“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的理念和线上线下紧密结合、自然人与法人分类推进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在全市的推广工作,2017年实现实体办事大厅后台业务与广东省网上大厅清远分厅无缝对接。
(二)2016年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目标
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50%以上,上网办理率达50%以上,网上办结率达40%以上,80%网上申办事项到现场办理率次数不超过1次,力争10%以上网上申办事项实现零次跑动,20%以上面向个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手机办理。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
1.规范行政服务类别。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标准化规范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服务对象、服务类别等基本要素,并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全部进驻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的公共服务。
此项工作由法制室、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11月底前完成。
2.明确行政服务标准。按照市编办的统一要求,加快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编写录入,以及主题服务梳理和材料整合精简工作,明确各事项业务关联关系和业务标准,理清事项办理前后置关系,并按时完成行政许可事项标准的整理和录入。
此项由法制室、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11月底前完成。
3.优化行政服务程序。结合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大幅压减受理及审批自办裁量空间,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申请和到现场办理的次数,坚决砍掉各类繁琐无谓的证明和手续,切实改进服务质量。
此项工作由法制室、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11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
4.统一集中“一门式”办事服务。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将各部门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咨询导办、预约办事、接件受理、进度跟踪和结果信息反馈等前台服务,集中到实体综合服务窗口或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施;事项的审查、决定等仍由各部门在后台开展。探索群众办事即来即办、立等可取的做法,由综合服务窗口当场出具审批结果。同时加强与当地行政服务中心的对接,争取将窗口业务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并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
此项工作由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5.优化办事服务指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对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窗口的办事导航进行功能拓展,按照主题分类清晰直观划分专栏,并提供PC端、手机端及自助设备等多种渠道,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在实体办事大厅设置综合咨询服务窗口,建立前期导办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完整清晰的服务指引。
此项工作由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6.统一外观标识。根据清远市局要求,我局“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服务窗口等名称、文字、指引、宣传单张等外观标识进行全市统一,统一名称,统一颜色,统一设置,统一LOGO,树立清远公安“一门式”服务整齐划一的形象。
此项工作由警务保障室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12月底前完成。
7.加快平台系统对接。按照“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事项部署应用工作,加快对自建业务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完成与统一申办平台的对接工作,实现统一申办平台和部门业务系统的申办数据及审批过程数据分发与收集。
此项工作由指挥中心信通室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8.推进电子证照建设应用。按照《广东省政务电子证照管理暂行规定》和相关规范要求,积极配合省厅推进证照电子化工作,逐步实现新增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同步签发,积极探索在业务审批过程中应用电子证照。
此项工作由网办、信通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9.统一身份认证体系。配合省厅构建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逐步整合网上办事大厅、实体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不同渠道的用户认证;配合协助市开展全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配合推进账户实名工作,按要求将业务系统接入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此项工作由指挥中心信通室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10.探索建立全业务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积极与财政、银联等部门沟通,探索实现交警、治安、出入境、户政业务缴费的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
此项工作由警务保障室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
(三)加强与市网上办事大厅平台的互联互通
11.建设民生警务云平台。配合省厅加快建设统一的民生警务云平台,协助搭建省统一的网上办事平台(包括公安内部的门户、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统一应用开发开放平台、统一事项服务目录、统一民生电子档案库、统一管理等“六个统一”),为实现“一网式”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此项工作由指挥中心信通室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12.全面对接手机版服务。落实警民通平台和网上缴费交通违法罚款服务对接任务,实现“警民通”平台和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分厅手机版全面对接,并尽快将缴纳异地交通罚款功能接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分厅平台和手机版,实现从身份认证登陆、查询违法记录、手机缴费服务“一网式”服务。
此项工作由指挥中心信通室、交警大队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13.落实数据对接要求。加强各警种、各部门业务系统与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分厅平台互联互通。配合推进部门窗口集约化改造工作。按照统一的办事数据交换规范要求,及时提供办事全过程数据。
此项工作由指挥中心信通室、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四)拓展完善网上服务及内部监督功能
14.大力拓展移动便民服务。全面梳理手机可办业务,进一步丰富我市在省厅警民通手机客户端上的业务应用,参照《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版建设指南》要求,提供相应的移动网页,接入到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分厅手机版。
此项工作由指挥中心信通室、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15.配合做好企业市民“两页”建设。配合推广市网上办事大厅企业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网页应用。重点围绕出入境、户籍、交管和消防、技防等相关事项,进一步拓展服务覆盖范围和个性化服务推送领域。
此项工作由网办、指挥中心信通室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16.强化网上办事服务内部监督。完善网上办事窗口内部监督功能,梳理进驻广东网上办事大厅清远分厅事项办理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及时向市政府牵头单位提出效能监督的具体建设需求,切实履行效能建设方面的监督检查职能。
此项工作由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17.实现重点环节全流程监督。重点加强对本机关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办、受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建立全程留痕、过往可溯、进度可查的办事记录与督查机制,确保所有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管,实现过程公开、方便监督。
此项工作由网办、指挥中心信通室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18.完善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市政府部门建立健全“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信息公开机制和投诉举报机制,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的途径和渠道,建立完善网上调查问卷和满意度评价制度。
此项工作由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19.及时办理反馈核查结果。认真办理业务投诉、效能投诉系统和上级主管部门转来的网上咨询投诉,按要求及时向群众和有关部门反馈情况,健全申办人首次投诉举报后24小时反馈机制,定期督办并通报工作进展落实情况。
此项工作由网办牵头,各相关警种配合,2017年完成。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警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查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认真落实,明确1名主管局领导,确定1个网办牵头责任单位,成立1个工作专班的“三个一”要求,分工负责,统筹推进。要强化“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过问、亲自协调,统筹抓好建设应用和推广工作。
(二)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工作对接。各警种要认真落实内部责任分工制度,牵头责任单位总体协调,信通部门技术支持,各业务警种分工配合,全力以赴抓好重点警种,以及标准化、大集中、一网办等基础性工作,以时间倒逼,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节点。要加强公安机关上下级之间、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的对接,强化前后台支撑保障。要进一步加强与编办、大数据中心、行政服务中心、财政和银行等单位的工作对接,增强工作全力。
(三)规范运行管理,加强安全防护。各地、各警种要严格落实市安全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技术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要规范数据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加强实体办事窗口和网上办事大厅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切实保护信息安全以及公民个人隐私。
(四)加大投入保障,形成改革合力。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改革涉及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大厅建设,各警种要进一步加大人、财、物投入保障,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抓好落实,优先满足软硬平台建设需求,积极创造有利于“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改革创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五)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宣传推广。各警种要按照建设任务和时限要求,认真抓好本单位督办检查工作。督促问题整改,并报告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要加大“一门式一网式”服务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新闻媒体、政务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向群众主动推荐。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实时、在线特点,全面提升网上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