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市委农办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中共连州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6-19 10:39:52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我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牵头统筹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抓好涉农维稳专项治理,努力为全市“三农”事业发展做好决策参谋,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打下良好基础。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我们党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我们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清远省委决策部署上来。

    1.加强学习宣传。一是联合市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征订和学习宣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通知》,要求各镇(乡)党委,市农委各成员单位迅速掀起学习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的活动。二是组织召开一次专题学习研讨会,各镇(乡)、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将学习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对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耕地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思路及推进情况进行交流探讨。三是全办全体干部认真学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在学习专栏上展出。

2.实施乡村振兴“深调研”。为全面掌握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带头研究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我办牵头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制定和实施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调研”工作方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细化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紧紧扭住产业振兴不放松,打造‘有发展’的新农村”、“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强化人才振兴硬支撑,打造‘有资源’的新农村”、“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矢志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打造‘有乡愁’的新农村”、“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努力打造生态振兴新风貌,打造‘有颜值’的新农村”、“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全面夯实组织振兴促善治,打造‘有组织’的新农村”五个调研子课题,由市领导分别带队,组成调研组开展调研,同时由我办汇总形成了《连州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探讨,理清思路对策,草拟了《连州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措施,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3.创新工作方式。一是成立由市委分管督查工作的常委担任组长,市委农办、市扶贫办主任担任副组长,市委农办和市扶贫办副主任、各镇(乡)一名副书记为组员连州市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督导组,督导组4个督导小组,交叉对各镇(乡)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时实地督导。二是从市直有关单位抽调人员成立连州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农村规范党建、创建平安法制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道路、农村集中供水、贫困户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农村污水PPP项目等实施督办工作。

   (二)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核心,以“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为抓手,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1.深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和农村公共服务重心下移,积极探索和创新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前,我市共有村(社区)党总支部173个、党支部1561个,村民理事会1514个,村委会304个,村民小组1636个。九陂四联、白石国家级村民自治试点顺利推进。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目标要求,2018年将全市163个村党总支、66个省定贫困村下辖的488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打造成为我市村(社区)党组织建设高标准示范点。目前,在阵地建设标准化、党建宣传氛围、制度牌上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保安岭咀石梯村党支部等9个村(社区)党组织;初步建立了党组织档案的有西江外塘村党总支部,丰阳陂岭村党总支部。二是优化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九陂四联、白石国家级村民自治试点顺利推进,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加强村民理事会和监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引导村民理事会积极开展村内事务管理;继续按照“九有”要求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农村“三资”网上交易、村账镇管,促进村账、村务透明公开。截至5月底,召开理事会议1696次,调解农村社会矛盾350宗,协调组织开展公益事业建设550宗。形成了讲干事谋创业的良好氛围,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好镇、村两级农村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村(居)网上办事点的作用。截至5月底,173个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共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29606件次。

 2.深入推进“三个整合”,优化农村各类要素配置。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涉农资金和涉农服务平台整合,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涉农资金碎片化和服务资源分散化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各项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1)全面开展农村耕地整合治理。2017年底清远市在阳山开了全市耕地整合治理现场会后,我市根据清远市工作部署要求,成立了耕地整合治理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并出台了《连州市农村耕地整合整治工作指引》和草拟了《连州市农村耕地整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奖补政策,为进一步解决农村耕地细碎化问题,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改善农业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指引。同时根据各镇(乡)调查摸底拟定的项目区,下达了2018年各镇(乡)的耕地整合治理任务指标。从目前的掌握工作推进情况来看,全市201850650亩整合治理任务中,已进行整合治理规划设计的有8个镇、面积16200亩,已完成整合的有9个镇(乡)、面积17840亩,已动工的有4个镇、已基本完成整合治理面积3010亩。

2)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自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以来,累计整合资金11.73亿元,其中普惠性资金整合0.84亿元,非普惠性资金整合10.89亿元。一是进一步明确普惠性涉农资金整合的重点是督导整合流程,要求从年初开始抓实“规定动作”,所整合资金只可用于村集体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二是2018年紧紧围绕农村耕地整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建立“一池一库六类别”的整合模式,整合优化各级财政涉农资金集中投入。按照创建“一县一示范区,一镇一示范点”的要求,发挥好资金的撬动作用与示范效应,最大限度发挥涉农资金的整体合力。

3)完善涉农服务平台整合。一是按照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建设,规范信息录入、更新、发布、交易管理,充分发挥其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资产增值保值的作用。二是谋划全域推进农事服务超市“西岸模式”。针对我市山区农村耕作现状、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市场经济观念难转变等“三农”发展瓶颈,总结农事服务超市“西岸模式”在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减少土地撂荒、提高农机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谋划全市推广。

3.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我市充分结合连州本地实际,以S259和G537公路沿线连片的相关10个镇(乡)、25个行政村组织申报并已获批列入省第三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我办牵头草拟《连州市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探索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明确了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为试点工作有效推进提供了指导遵循。同时,针对试点工作推进的重点明确了责任分工,并就试点政策资金管理、试点项目管理等直接影响试点推进成效的关键工作同步配套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目前已通过市委、市政府审定,正准备印发。从前期工作推进情况来看,25个试点村已成立试点工作推进专班,其中已召开户代表大会的村16个,按规定公示的村12个,项目调整变更的村有8个,部分村已按照相关要求递交实施申请表,另一部分村由于项目合作方和合作方式未定,目前正在商议合作方案和后续工作。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严格按照省、清远市有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1.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2017年度美丽乡村申报验收。2017年我市计划建设111个建美丽乡村,实际建设127个,其中整洁村112个、示范村13个、特色村2个。清远市于去年12月份和今年4月份分两批组织对我市创建的美丽乡村进行验收,第一批验收通过60个,第二批验收通过名单尚未公布,预计有62个村能通过验收。此外,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清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创建的工作部署,我办起草了《连州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对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性的指导意义,现正准备呈报市委市政府审议。

    2.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我市共有66个省定贫困村(行政村),含488个自然村,其中4个省定贫困村(行政村)属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已达到创建标准,未开展创建工作的其他62个省定贫困村395个自然村(不含74个已创建成为清远市美丽乡村的自然村),在省、清远市的正确领导、村级“三驾马车”的带动和全民参与奋战下,实现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率100%,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升。截至20183月底,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6713处;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7962处;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2391处;拆除危、旧、弃房情况8731间,面积327365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143间,面积达20743平方米;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1726宗;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美化绿化754处,面积达104290平方米;清理、拆旧补绿444处,面积达26391平方米。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总体完成率达66.4%

    3.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5月底,示范片累计整合各类建设资金高达1.45亿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中有5235.05万元通过财政拨付落实,剩余4764.95万元专项资金正在按进度报账或待验收报账,示范片建设取得新变化。我市示范片建设主要通过招投标和以奖代补方式共同推进。六个招投标工程包中有四个工程包正在收尾工作,90%的以奖代补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现正在进行报账工作。

   (四)抓实抓好涉农维稳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三农”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李希书记“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地区”、“要在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突出基层治理和源头治理”的指示精神,坚持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涉农领域矛盾大化解专项行动,切实维护我市农村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按照省、清远市政法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和各镇(乡),抓落实上下功夫,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市涉农维稳工作的深层次问题,制定了《连州市化解涉农矛盾推进标本兼治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清单(2016-2018)》、《2018年连州市涉农矛盾大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多措并举、压实责任。5月底,全市发生并化解3宗涉农矛盾,发生并化解山林、水资源管理等17人次涉农信访问题。全市农村社会大局平稳和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综合改革方面:1.“三个重心下移”镇(乡)之间改革推进不平衡,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部分镇(乡)思想重视不够,规范化工作推进缓慢,支部档案资料不完善,“三会一课”没有认真坚持等问题。2.部分镇(乡)推进“三个整合”进度还有待加快,在全面开展农村耕地整合治理方面,各镇(乡)反馈上来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村土地利用率高、冬种作物面积较大,部分项目点的农户签名同意整合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发动;二是连片耕地地形地貌较为复杂,落差相对较大,部分项目区整合整治需要精细设计;三是普遍反映农村耕地整合治补助标准过低,缺乏积极性。3.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工作进度较慢,由于草拟《实施方案》迟迟未出台,试点项目推进缺乏系统的工作指引、政策奖补等细则。4.农村综合改革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推动效果还是没能较理想地凸显出来等。

   (二)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政策因素导致创建工作有所滞缓。由于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清远市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同时推进,清远作为改革试点市,按照“四统一”模式推进贫困村与面上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解决梯度创建工作中资金使用方向,原来有一定基础的村庄,也可以享受省的普惠性政策,但如果上级按省财政厅、省委农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省级财政资金奖补和使用监管办法>的通知》(粤财农﹝2017303号)文件精神对省定贫困村资金使用范围进行审计,即使资金方向没错,但大家也有做多错多的疑虑和担心。二是专项资金报账手续和资料程序繁杂。三是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落实不到位。部分创建村仍存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环境卫生反弹现象严重,脏乱差现象得不到根治,家禽随处走养、污水横流、垃圾肆意、房前屋后乱堆放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涉农维稳工作方面:一是部分村民对惠农强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理解把握不够。二是少数村组村务公开形式化、监督管理不严。三是个别村级组织建设不力。四是部分农民法治观念不强。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按照“3年取得重要进展、5年取得明显成效、8年取得阶段性成果”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实现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民风淳朴、文明有序;大力推进“三个整合”,实现乡村各类要素优化配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生态宜居水平明显提升。

   (一)继续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我市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1.深化“三个重心下移”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以推进“三农”工作基础性力量建设的认识高度,建设好并发挥好基础组织的积极作用。以每个镇(乡)打造2-3个村(社区)党总支部建设高标准示范点,不少于10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高标准示范点,进一步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2.着力推动“三个整合”成效转化为三产融合发展新动能。由市委农办牵头,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农村土地连片整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并明确项目资金奖补等实际性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各镇(乡)督促指导力度,争取2019年底完成我市农村耕地整合治理任务。继续引导农旅融合发展,发掘生态优势,引导开发“农业+旅游”项目,积极打造“农家乐”、“采摘游”,发展乡村旅游,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3.加快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对各镇(乡)上报变更的试点单元,组织相关部门审定,并督促试点单元组织实施。着手谋划试点项目推进的其他准备。根据市府会议审定提出的“由市统筹部分试点村的部分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到运行稳定的企业(如市自来水公司等)获取一定的分红”的意见,会后我办立即向清远市委农办申请协助修改调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方案等程序。现已根据65日清远市委农办复函建议稳步推进。

    (二)继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站在全市全局高度认真梳理、谋划部署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十年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工作目标,全面实施以行政村为基础、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先整治、后提升,点上梯度创建、面上连片连线打造的推进思路,实行“统一创建标准”“统一创建方式”“统一考核办法”“统一奖补标准”(简称“四统一”),通过示范带动,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力争通过10年(20162025年)持续发力,彻底改善我市农村落后面貌。

2018年,按照《连州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结合我市实际,通过第三方公开招标方式选定具备一定资质、资金和技术保障能力的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监理企业为全域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总体部署,统筹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创建、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力争80%以上的自然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任务,40%以上的自然村创建成为“整洁村”档次以上,以“示范村”为主的美丽乡村。

(三)加快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步伐。2018年是第二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的验收之年,必须打好工程建设攻坚战,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目标。要制定工程工期倒逼表,联合市、镇、村、施工方、监理方等各方力量,力争6月底前完成5个主体核心村招投标项目县(市)预验收工作,实现示范片连片建设及绿道工程初见成效,促成前江村至石兰寨村村道项目正常施工,完成全部奖补项目验收工作。9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示范片建设整治提升工作,做好省委农办对示范片验收的准备工作。  

(四)继续牵头抓好涉农维稳工作。一是强化涉农政策法规宣传落实。让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二是强化村级组织建设管理。坚持“能人+好人”选人用人思路,防止村干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作风腐化,让群众安心放心。三是切实提升农村干部能力素质。在选好用好干部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监督,特别是要将监督落到实处,从源头上遏制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四是切实提升农民群众法治意识。让农民群众在与法律的交涉中认识法律、尊重法律、信仰法律,从而有效提升法治意识。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