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2011年连州市重点行业整治方案


来源: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1-09-13 00:00:00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2011年连州市重点行业整治方案

 

为切实有效开展质量强市活动,进一步提高质监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产品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根据清远市局的部署,结合连州产业实际,我局选取肉制品和水泥作为今年重点整治行业,并制定如下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有效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将行政执法与服务经济相结合、整顿规范与促进提高相结合,统筹质量监管与行政执法资源,充分发挥质监工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整治行业及重点区域

(一)重点整治行业及存在问题:

1.肉制品:不按标准、工艺流程组织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原材料进货、检查验收把关不严;冒用地理标志。

2.水泥:袋装水泥缺斤少两;以低标号水泥冒充高标号水泥;非法分装行为;无证生产行为;不按规定使用混合材及其它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二)重点区域:

1.肉制品:东陂镇

2.水泥:全市范围

三、工作目标

(一)遏制质量违法行为目标

1.整治区域内肉制品和水泥生产企业,规范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规范标识标签;规范肉制品和水泥行业,提升行业整体竟争力。

2.整治区域内水泥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规范企业标识标签,不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3.整治行业内没有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生产国家明令淘汰产品;或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工艺,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环保要求,进行生产的行为。

4.严重质量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质量故意违法行为基本杜绝,无规模性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二)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目标

1.整治行业内所有企业建立由原材料验收到出厂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行业自律形成规范并发挥作用。

2.整治行业内企业按照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组织生产。

3.整治行业内生产企业具备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工作需要的质量检验测试手段。

4.整治行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肉制品

1.加强巡查力度,对获证企业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进行监督检查。

2.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3.严厉查处已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仍在使用许可证标志的违法行为。对无证生产生产企业除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外,要将生产企业名单以预警形式报当地政府及食安委办公室,提请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证照依法取缔。

4.严格督促企业对问题产品的召回,有效降低或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5.严厉打击冒用地理标志行为。

(二)水泥

1.加强证后监督检查,重点对获证企业的生产条件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进行检查。

2.加强质量监督与执法联动检查,重点对水泥质量、袋装重量、生产许可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严厉打击非法分装和无证生产行为。

五、责任部门

(一)肉制品:食品办负责组织,稽查队配合。

(二)水泥:质量股负责组织,稽查队配合。

六、工作步骤

根据实际,整治工作分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发动宣传,调查摸底(20117-9月):

对辖区内肉制品和水泥产品质量状况和分布情况进行再一次摸底调查,对整治区域内的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第二阶段:执法检查,专项整治(20119-11月)

(一)综合运用质量管理、标准、计量、检测等手段,为行业整治、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二)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整治行动,实现整治行业达到遏制质量违法行为目标和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目标。

(三)积极开展包括质量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内容的检查工作,并将检查情况报当地政府和市局。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201111-12月)

根据检查情况加强对整治行业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积极进行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认真制定措施。要在对辖区内重点整治行业的产品质量状况和企业分布情况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制定整治措施,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力求取得实效。

(二)以整治工作为契机,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县、质量强业活动的开展,积极探索产品质量监管方式的转变。

(三)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按照“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形成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整治工作机制。

食品办和质量股在91112月底分三个阶段上报重点行业整治工作进展情况,1220日前上报工作总结。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