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会、机关单位:
《大路边镇2016-2018年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业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连州市大路边镇人民政府
2016年6月7日
大路边镇2016-2018年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的硬仗,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帮扶方案,加大帮扶力度,提升开发水平,确保2018年被帮扶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省要求7365元以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被帮扶的贫困村的集体经济达到省文件要求标准,基本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如期实现脱贫奔康的宏伟目标。
二、工作步骤
(一)全面宣传
1、成立新的精确扶贫办公室,在办公室内张贴各项工作制度及扶贫攻坚图等。
2、镇、村委会入口处要有宣传精准扶贫口号、镇、村宣传栏上张要贴有扶贫宣传大型版图及扶贫相关资料,各村委、村小组的显眼地方挂横幅、张贴公开信及宣传标语,公布相对贫困户认定条件、程序等,并宣传有关扶贫政策等,营造浓浓郁的帮扶氛围、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念。
(二) 精准识别
1、识别贫困户。一是对我镇已上报的1260户,2811人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不定时入户及地毯式摸底、排查、核实、并要求每户一相、每房一相、较对、补充、核改相关资料;二是要坚持:“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原则进行;三是入户核查时坚持入户一问、一切、一签名、一旁证的方式进行,确保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精确无误。
2、识别致贫原因: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真正的贫困人口及致贫原因。
3、建档立卡。一是根据入户的信息收集情况分析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致贫主要原因等分析、进行分类建档、分别立卡。并对各贫困村的基本情况、贫困户及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及数据进行全面核实后如期录入电脑并向省级汇总相关数据。二是要求做到户有簿、村有表、镇有册、县(市)有档、帮扶单位有台账的建档立卡制,并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相关数据录入电脑,实行动态管理。
(三)精准规划
要求每个行政村制定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各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的同时要尽快摸清村情、民情,了解当地民心、民意、民愿,对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关系民生的问题要进一步掌握和分析,并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出“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规划、计划及实施方案。
(四)精准项目
1、规划项目。以到户项目为主,突出抓好贫困人口的增收脱贫,务必落实“六个精准”,确切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统筹推进到村项目。第一是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如推进交通、水利、饮水安全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第二是努力推进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如排水、排污、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及村的绿化、美化、净化等,实现旧村新貌。第三是以发展特色产业、龙头支柱企业为抓手,建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社等,鼓励农民自主返乡创业的。通过示范村、示范户的作用吸引农民把自己有限的资金通过自办、协办、合办等方式进行集约创办新兴产业,如大规模的种植、养殖业等,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和带头人。也为本村的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广大农民增收和致富。第四是在有条件的村进行以“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的模式,开展餐饮、休闲度假、农家乐等旅游及服务行业,以扩大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增添活力。
2、统筹资金。按照省的规定,扶贫资金的投入以建档立卡帮扶对象人均2万元作为专项安排扶贫投入的标准数,对无劳动能力的低保、五保人员,按政策规定实行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全覆盖。但仅靠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各级帮扶单位还需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尤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用更多的扶贫资金,办更多的扶贫实事,收更多的扶贫成效。
(五)精准管理
1、整合部门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基础资金扶持。坚持统筹发展理念,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市场协同。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对建卡贫困户制定帮扶方案,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扶持,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
2、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始终突出农民的受益主体和建设主体地位,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注重民主和群众监督,无论是项目的选定还是项目的建设,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监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实行公开、公示,实现阳光作业。
(六)精准考核
1、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工作责任机制,明确驻镇、村工作组和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与分工,一定要各司其职、各负苦命责。二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按市委组织部的要求,驻镇(乡)工作组每月召开一次驻村工作队长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商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并向上级工作组汇报情况。三是建立驻村日志机制,每位帮扶干部要如实记录每日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等。以备组织和扶贫部门的定期检查和考评工作。四是建立信息报送机制,重要民情信息不得迟报、漏报、瞒报。五是建立资金管理机制,按照“项目跟随规划走、资金跟随项目走、监管跟随资金走”的原则,坚持专款专用,杜绝违纪违法行为。六是建立工作请假销假制度,扶贫工作队干部确保常驻村,做好出勤记录,不得擅自脱岗。
2、建立扶贫项目脱贫情况的考核细则和标准及奖惩机制。一是年度考核,由所驻县(市、区)组织、扶贫部门进行考核并提出确定特等次建议,由驻村帮扶干部派出单位研究确定考核等次。二是任期考核,驻村帮扶干部任职期满后,由派出单位会同县(市、区)组织、扶贫部门进行考察。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拨使用、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基础工作,确保有序推进。主动与帮扶单位沟通联系,组织驻村工作组继续深入调研,进一步了解贫困村经济收入、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等情况,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今年的扶贫工作计划。同时,及时完善电脑资料档案,对已实施的项目及时录入电脑,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数据详实准确可靠,及时反映帮扶成效,为迎接上级考评打下基础。
(二)突出抓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工作队协助乡镇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农村工作骨干队伍。帮助村干部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指导完善村规民约,落实村务公开和群众监督制度。宣传国家相关惠民惠农政策,做好群众工作,搞好建章立制,协助镇村化解社会矛盾。
(三)突出抓产业扶贫,加快脱贫步伐。一是兴办经济实体等方式,稳定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以建设产业发展平台为抓手,结合贫困村实际,找准有效帮扶方法,种植、禽畜养殖等项目,积极构建与特色主导产业对接、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的产业发展体系,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市场机制健全,使每个贫困村有1家以上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与之对接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
(四)突出抓设施完善,改善村容村貌。按照“多个一点”的方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完成贫困村村庄整治规划,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二是解决行路难问题。在实现自然村通机耕路的基础上,完成贫困村自然村道路硬底化改造
(五)积极开展“洁净家园”创建活动,抓好贫困村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卫生的目标。对村中的无房户、危房户实行重建与修缮相结合、政府(帮扶单位)补助与贫困户自筹相结合,组织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或重建等,确保按时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任务。
(六)突出抓宣传教育,加强技能培训。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抢抓发展机遇,增强脱贫信心,破除“等、靠、要”思想,在外力的帮助下,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脱贫致富。二是继续抓好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特别是抓好贫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青壮年的定向培训、短期培训,确保有意愿的贫困家庭都能接受免费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促进转移就业增收。三是加强种养实用技术培训。组织举办贫困户种养实用技术培训班和开展“三下乡”、“送农技上门”等活动,确保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能接受免费技能培训2次以上,学会一至两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四是把初中生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列入绩效考核内容,每月考核,严格检查,确保贫困户子女不发生因贫辍学。大力开展扶贫助学,今年计划筹集助学资金。五是开展智力扶贫,实现有意愿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初中毕业生免费入读智力扶贫技工学校。
(七)突出抓保障帮扶,改善生活条件。建立贫困户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对老、弱、病、残无劳动致富能力的贫困户,实施救济式扶贫。一是加大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工作力度,目前,符合低保政策的农村贫困家庭人口已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积极筹措资金,把60周岁以上的仍未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贫困户家庭老年人全部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贫困村贫困户家庭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农民实行医疗救助。同时,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加快实现“小病不出村”。
(八)突出抓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广筹帮扶资金,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如期完成贫困村的道路改造、饮用水安全、医疗卫生、垃圾收运、义务教育、农田灌溉设施、危房改造等工作任务。同时,严控扶贫资金的投向和使用范围,实行扶贫资金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高效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负总责并任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贫困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攻坚领导小组,指导、协调精准扶贫攻坚战各项工作
(二)加强责任落实。实行“一把手”亲自抓,镇党政班子成员带头挂村驻点和挂村帮户,镇全体干部全部安排到
村到户,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同时,坚持每月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会,由镇分管领导、驻村领导汇报各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每季度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加强情况沟通,交流工作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帮扶措施得到落实,并取得明显成效。
(三)加强督查问责。成立由常务镇长任组长、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督查组,严格按照相关考核细则和标准,加强对各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落实情况的督查考评,定期予以通报。对工作抓得紧、抓得好的,给予表扬;对工作不落实、考核不达标的责任人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