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定义栏目 > 部门乡镇 > 镇(乡) > 连州市三水乡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连州市三水瑶族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连州市三水乡 发布时间:2015-07-06 16:56:03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各村、机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连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连州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的通知》(连爱卫〔2015〕5号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为防止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以灭蚊为重点的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现把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希知照。

 

    连州市三水瑶族乡人民政府

        2015年6月18日

连州市三水瑶族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

各村、机关企(事)业单位: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正值蚊虫繁殖高峰期,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市爱卫办有关文件精神,经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以防控登革热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登革热疫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组织机构

确保防控工作顺利推进和全面铺开,乡政府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赵神兴(党委副书记、乡

副组长:欧阳斌副乡长

陈长成派出所所长

成 员:刘锦斯(党政办主任)

熊永建(农业办主任)

彭志友社事办主任)

赵文洁(经发办主任)

黄宏图三水小学校长

唐细诚(三水卫生院院长

黎清强(沙坪村委会书记、主任)

郑留生(云雾村委会书记、主任)

李建明(左里村委会书记、主任)

吴文求(新八村委会书记、主任)

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防控办),办公室设在乡政府办公室(联人:黄迪,电话:0763-6481138),负责防控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等工作。

三、防控内容

(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蚊蚴孳生地,搞好环境卫生和组织统一灭蚊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有效落实登革热预防和控制各项措施,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防控机制

(三)坚持以环境整治、清除室内外蚊蚴孳生环境为主要内容落实结合化学药物灭蚊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四)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四、防控措施

(一)加强环境治理。在全乡开展以灭蚊防病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各村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辖区内各住户开展灭蚊工作,每月至少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一次,彻底清除大街小巷和乡村结合部的卫生死角;发动群众进行翻盆倒罐,及时清理清除积水,并针对周边环境,进行强化施药灭蚊。

(二)加强疫情监测。启用发热门诊,做好发热病人的筛查和记录对疑似登革热患者及时抽取血清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进行隔离,并送三水卫生院进行救治,对患者有亲密接触人群进行隔离观测。以便早期发现病人,查清流行规律,控制流行,及时分析监测信息,并向有关部门通报疫情和监测动态。

(三)提高诊治能力。乡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强化“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五早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登革热诊疗技术规范的培训,落实好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和首诊医生负责制。三水卫生院要及时将疑似登革热患者的血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检测;对确诊的登革热病人要及时报告并送定点医院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电视、报社、网络、宣传标语、墙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使群众自觉行动起来,清除室内外蚊蚴孳生场所,预防控制登革热。各村要把宣传材料分发到户。

五、职责分工

乡爱卫办:组织协调登革热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治工作需要投入必要的防治经费,执行防治方案,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预防登革热的发生与流行。负责对垃圾转运站以及公厕等环卫设施和场所的消杀灭蚊,指导各村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定期监督检查建筑工地灭蚊和清除蚊蚴孳生地的工作;开展河道卫生治理,组织疏通沟渠,清除河道淤积。负责定期开展预防控制登革热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消灭蚊子,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宣传。

三水小学:督促各办公室和各教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搞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灭蚊并清除蚊蚴孳生地;将预防登革热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发动学生回家清除蚊蚴孳生地。

三水卫生院:负责登革热防控工作的指导和病人救治工作,并将确诊患者及时报告并送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三水派出所:协助做好患者及其亲密接触者隔离治疗工作,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各村委会:负责组织发动和督促本辖区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定期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消除室内外白纹伊蚊孳生地;组织开展灭蚊消杀工作,确保蚊媒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村、各有关单位充分认识登革热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防控登革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好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安排,突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

(二)增加投入,狠抓落实。各村、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对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经费投入,用以购置必需的药品、器械等物资,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广泛发动,深入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墙报等载体,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卫生防病常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群众防蚊灭蚊、预防疾病的意识。

(四)密切配合,增强合力。各村、各有关单位要明确各自责任,加强沟通协作,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

(五)加强督查,落实责任。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督导组,加强对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督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防控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附件1:《登革热防控专业技术指南》

  附件2:《鼠、蚊、蝇、蟑类孳生繁殖地调查处理记录表》

附件3:《病媒生物投药施工记录表(蚊、蝇、蟑螂)》

  附件4:《病媒生物投药施工记录表(灭鼠)》

 

                           

 

 

 

 

 

 

附件1

登革热防控专业技术指南

一、防蚊措施

(一)个人防护

个人应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裤,使用蚊虫驱避剂,外出活动时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避免被蚊虫叮咬。

(二)医院和家庭防护

收治登革热病例的医院病房应设置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

家庭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措施;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二、孳生地清理

(一)孳生地主要类型和种类

家庭、单位、学校主要孳生地有:饮水缸、储水池、花瓶、花盆等积水容器,闲置的瓶、罐、缸等无用积水容器,竹筒、树洞、汽车轮胎、楼房反梁及雨水沟、地下室、集水井等。

外环境、公园等主要孳生地有:绿化带的塑料薄膜、废弃易拉罐、饭盒、塑料杯等,闲置或废弃的瓶、罐、缸等无用积水容器,废弃的汽车轮胎、竹筒、树洞、集水井、植物叶腋等。

(二)孳生地处理方法

1.清除卫生死角和各类垃圾。

2.翻盆倒罐,清除废弃的容器,清除无用积水,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翻转倒放。地面小型积水可采取轻扫,沙土覆盖等方法清除。

3.管理引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每3-5日安换水一次,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

4.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3-5天换水一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大型莲花池可放养食蚊鱼等。

5.竹筒、树洞的治理,要用灰沙等堵塞,或对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缝不再积水。

6.治理轮胎。轮胎要求叠放整齐并存放在室内或避雨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如不能有效遮盖,须对废弃轮胎进行打孔处理,防止积水,可使用双硫磷等灭蚊幼剂处理。

三、成蚊杀灭——超低容量喷雾

当发生登革热疫情时,在核心区和警戒区的室内外使用超低容量喷雾机进行成蚊速杀。

1.超低容量喷雾机的选择

便携式超低容量喷雾机适合室内和室外小环境的蚊虫速杀,要求其雾滴大于5微米,小于20微米。

2.超低容量喷雾时间

白纹伊蚊白昼都有活动,考虑到伊蚊的活动高峰期,最佳施药时间为早上7-10时和下午4-7时。

3.超低容量喷雾要求的气候条件

风速1-4m/s,当风速超过4m/s时,不应进行室外超低容量喷雾。

超低容量喷雾喷雾时要求地面气流很小,或气流没有垂直运动,或只是接近地表的气流有些流动。

4.处理频率

超低容量喷雾的处理频率,要根据控制效果调整喷药频率。一般情况下,开始每2-3天处理1次,连续处理3-5次,此后根据成蚊密度检测结果和疫情进展情况选择超低容量喷雾频次。

四、注意事项

1.应事先告知居民杀虫剂的作用和保护效果,并按要求及时撤离工作区域。将食物覆盖,移走宠物和鱼类等,移动或搬出家具,便于墙面喷药。施药结束应清洗施药器械,妥善保管。

2.操作者戴宽沿帽、橡胶手套、防护镜和防护面具,着长袖工作服,穿胶靴。

3.工作时间不抽烟、喝水、吃东西,药物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肥皂或皮肤清洁剂和清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4.工作结束后,用肥皂或其他洗涤用品、清水清洗暴露皮肤和防护服装。

5.配药或施药时,须用工具搅拌,严禁用手接触。修理工具时,不许用嘴吹喷雾器的喷头。

6.施药人员每天实际操作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施药时,如出现头痛、头昏、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脱掉工作服,洗手、洗脸、漱口,在阴凉通风场所休息,必要时送医院就诊。

 


附件2                    

鼠、蚊、蝇、蟑类孳生繁殖地调查处理记录表

   单位(盖章)                        

地    点

调查时间

孳生地类型

面积M2

处理时间

处理方法

面积M2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说明:(一)孳生繁殖地类型包括:1、鼠迹;2、积水;3、垃圾堆;4、粪便;5、动植物腐败体;6、卫生死角;7、其他。

     (二)处理方法包括:1、堵塞;2、封闭;3、清除;4、填平;5、覆盖;6、投药;7、其他。

(三)孳生地类型:指孳生繁殖病媒生物的种类和程度。

(四)请各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于每月的14号、28号前提交本表的纸质版到三水瑶族乡人民政府计生办,联系人:黄迪,联系电话:6481138;或者发送电子版到13828598171@139.com.

调查人:                                         单位负责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    

病媒生物投药施工记录表(蚊、蝇、蟑螂)

单位名称:                        施工项目: 灭(   )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地点

(场所)

原 药

配  制

投药(稀液)

施工时间

名 称

浓度

(%)

数量

(L)

取原药

(L)

加( )(L)

数量

(L)

面积

(㎡)

(时分)

(时分)

 

 

 

 

 

 

 

 

 

 

 

 

 

 

 

 

 

 

 

 

 

 

 

 

 

 

 

 

 

 

 

 

 

 

 

 

 

 

 

 

 

 

 

 

 

 

 

 

 

 

 

 

 

 

 

 

 

 

 

 

 

 

 

 

 

 

 

 

 

 

 

 

 

 

 

 

 

 

 

 

 

 

 

 

 

 

 

 

 

 

 

 

 

 

 

 

 

 

 

 

 

 

 

 

 

 

 

 

 

 

 

 

注:请各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于每月的14号、28号前提交本表的纸质版到三水瑶族乡人民政府计生办,联系人:黄迪,联系电话:6481138;或者发送电子版到13828598171@139.com.

 

配制人:                    记录(监量)人:                投药人:             

 

附件4        

病媒生物投药施工记录表(灭鼠)

单位名称: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地点

(场所)

投  药

施工时间

名 称

浓度

(%)

数量

(㎏)

路径

(M)

(时分)

(时分)

 

 

 

 

 

 

 

 

 

 

 

 

 

 

 

 

 

 

 

 

 

 

 

 

 

 

 

 

 

 

 

 

 

 

 

 

 

 

 

 

 

 

 

 

 

 

 

 

 

 

 

 

 

 

 

 

 

 

 

 

 

 

 

 

 

注:请各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于每月的14号、28号前提交本表的纸质版到三水瑶族乡人民政府计生办,联系人:黄迪,联系电话:6481138;或者发送电子版到13828598171@139.com.

3

 

投药人:                                    记录(监量)人: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