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委会、各相关办公室:
现将《星子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连州市星子镇人民政府
2014年5月21日
连州市星子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我镇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订本方案。
一、开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同时提出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建立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金融改革和实惠”战略部署。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方法,提出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全方位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力求破解农村金融系列难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户贷款难问题,充分满足群众创业的资金需求,促进星子镇经济健康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镇,安居乐业”。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提出农村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的要求和《连州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为突破口,以全民创业为平台,以建设创业金融、绿色金融、农民金融为改革重点,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可持续的有效资金投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推动城乡金融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总体目标
坚持市场引领,政府统筹推进,动员全民参与,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实现四个目标:第一,通过创新和发展适合镇域经济、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持续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比。第二,推动信贷资源“普惠制”的全面实施,让中小企业和普罗大众得到均等、实惠、便捷的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户小额贷款难问题,满足群众发展经济和创业的信贷需求。第三,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入,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有效降低农民创业风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四,由政府统筹推动,成立镇农村金融服务站,建立全民创业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设置创业服务的“绿色通道”,构筑全民创业服务平台,大力实施信用惠农、支付便农、服务助农、信贷富农和保险护农“五大工程”,彻底解决群众创业办证难、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有效地调动群众创业积极性,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带来的实惠。
三、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共同构建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1.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成立由镇长欧阳俊杰为正组长,分管企业党委委员何旺友和分管农业副镇长梁克伟为副组长,及党政办、农办、经发办、财政所、社事办、镇农信联社、邮储银行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星子镇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收集相关信息,扶助引导银行与农民、中小企业合作,抓好试点工作的落实。
2.牵头制订实施方案。由市领导小组牵头,各金融机构、相关部门制订一系列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作为指导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行动指南。
3.由政府牵头设立星子镇农村金融服务站,在服务群众创业中,要做到“一促三帮”(即促实践、帮办证、帮融资、帮技术),要设立四支团队(一是办事引导中心,二是创业辅导中心,三是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四是资金支持中心,包括政府资助、资助性贷款项目、捐款及家庭借款等),进一步降低群众创业成本,减少风险,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4.打造“诚信星子”,保障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安全和合法权益。通过加强依法治镇工作,推动法治星子建设,保障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通过开展“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和创建活动,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全面提升企业、经营户的诚实守信意识。
(二)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有效融资载体。
1.探索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结合当前正在推行的各项农村综合改革,如土地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农村资产流通中心,探索农村土地、房屋、宅基地、闲置房流转以及林地林权的抵押贷款形式,盘活农村的资产,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提供支持。
2.全面建立完善社会保障网络。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城镇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加大对创业的资金投入。
(三)实施村试点,推进金融业务创新。
1.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在全镇范围内选择若干个创业基础较好的村,作为金融机构信贷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先行试点,探索农村金融创新模式。
2.积极争取与政策性银行金融和省市扶贫单位合作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温氏公司、志城樱桃有限公司和连州市烟草公司三个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争取政策性银行金融和省市扶贫单位支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以“公司+农户+银行”的模式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实现奔康致富。二是以建红葱种植专业镇为开发性金融合作的试点,以种植户和水果流通协会为依托,争取开发性金融项目资金支持,引入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果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3.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方式,为镇域经济注入更多信贷资源。一是探索开办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存货、收益权、土地经营权等方式的动产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行业协会(组织)担保方式的贷款业务。二是探索开办订单农业贷款,探索建立“公司+农户+银行”和“水果协会(组织)+农户+银行”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模式,解决农民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难题。三是扩大支农再贷款对象及范围,将原来的支农再贷款单纯支持农信社改为支持县域所有的金融机构,支农范围由单纯的农户贷款扩大至所有“涉农”贷款。
(四)探索成立政府担保基金,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通过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和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探索成立由政府牵头、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政府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和群众小额创业贷款提供有效担保,对金融机构一定范围不良资产给予部分风险补偿。扩大财政贴息贷款范围和政府担保基金业务范围,对金融机构新增农民创业贷款的按基准利率给予50%结算贴息资金,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和群众创业加大贷款力度,支持各类创业主体创业。
(五)拓展农业保险覆盖面,有效化解农业产业风险。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各项相关政策,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针对农村种植业的经营特点,扶持开办林业火灾保险、水果种植业、养鸡业、养猪业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运用财政保费补贴政策手段,推动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有效降低群众创业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益。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6~7月)。了解全镇金融机构的现状和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组织各金融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政府部门出台配套改革的实施方案,选准改革试点的突破方向,实地了解部分专业村开展试点的可行性等内容。
(二)专家论证阶段(8月)。分别邀请市有关领导和金融专家对我镇拟定的试点方案和各项实施细则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在修改完善基础上,做好试点准备。
(三)组织实施阶段(9~12月)。对各项具体方案做到成熟一个推出一个,适时召开现场会或总结会推广经验做法,动员全镇上下共同参与。
(四)巩固提升阶段(2015年1月~3月)。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严谨操作,做好风险防范,不断推广创新。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分析,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认真总结,并定期向市金融改革办公室汇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五、保障措施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是一项重大社会系统工程,是探索式的试点工作,既需要接受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和上级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又需要镇党委、政府的统筹推进,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减少内耗和工作上的重叠,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一)步调一致,统筹推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争当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必须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工作支持,及时调整改革方向,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步调一致,统筹推进。
(二)加强监测,及时汇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且存在一定风险,必须加强对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监测,及时总结分析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随时接受市金融改革办公室的业务指导。
(三)大力宣传,全民参与。各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好抓落实,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各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引导广大群众建立良好的信用基础,积极参与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来。
(四)及时总结,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贯彻先行先试的原则,在试验实践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改革试点的思路。在试点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找到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增加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