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主页 > 工作动态

清明前后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来源: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4-03 15:37:56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清明前后,春夏交接,高温潮湿,各类有毒野生植物和细菌、真菌生长旺盛,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请广大市民要注意食品安全。

  一、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因为外观上毒蘑菇与无毒蘑菇极为相似,仅靠形态、气味和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认是否有毒,请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并不靠谱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很多野生蘑菇都是有毒的,误食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解药,所以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二、采食野菜须谨慎!辨识不清的野菜不知道是否有毒,请不要采食;在矿区、工厂、垃圾场、污染的河水和池塘、铁路 和公路附近生长的野菜,大多受到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污染,请不要采食;田间地头及周边的野菜可能被喷施了除草剂和农药,请不要采食;挨着有毒植物伴生的野菜也不要采食,以免误采误食发生中毒;不认识或来源不明的野菜,请不要购买食用;大多数野菜属性多偏寒凉或有微毒,且含较高的食物纤维,请不要过量食用,尤其是孕妇、乳母、幼儿、老人等特殊人群,以免损害健康。

  三、煲汤或泡酒不要使用不认识、不确定、来历不明的野生动植物!在外观上一些野生动植物有毒的与无毒的很相似,一不小心就会搞错,所以煲汤或泡酒用的药材要到正规药店和商店购买;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材,不要听信民间“偏方”擅自将有毒有害或来源不明的野生植物当药材使用,以免误食发生中毒。

  四、湿的河粉、米粉、米线等谷类制品以及泡发的木耳、银耳等食物,存放太久容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被食用后容易发生中毒,所以湿的河粉、米粉、米线等谷类制品以及泡发的木耳、银耳等食物要当餐加工、当餐食用完。

  五、发芽的马铃薯、红芯的甘蔗、霉变的花生等过期变质的食物,千万不能再食用了,谨防中毒!

  六、100人以上的农村集体聚餐,要向村委会备案并接受指导,加工食品要遵守餐饮服务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安全。

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设法催吐,保存好可疑食物和呕吐物、排泄物的样品,并尽快就近就医。


连州市食药安办  连州市市场监管局(宣)

                                                       2024年4月3日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