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移风易俗
近年来,各地在革除农村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诸如高额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加重了很多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影响了乡村文明和谐。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婚丧嫁娶等仪式档次也不断升级。加上乡村是熟人社会,乡亲邻里之间容易互相攀比。在有些人看来,谁家办得排场大,谁就“有面子”;谁家随礼随得高,谁就重人情。这一思维逻辑下,人们操办红白事时经常不顾实际需求,追求奢华和排场。有人还将大操大办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认为仪式越铺张,越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家庭地位,可以获得他人的羡慕和尊重,从而进一步助推了铺张之风。
与此同时,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是,一些村民尤其是年轻人,消费对标城市,有的甚至超出自身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这在高额彩礼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高额彩礼不仅给一些男方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人们对婚姻的正确认知,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能引发类似婚姻诈骗、因婚致贫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目前针对这些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提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要求,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相关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不过,互相攀比、铺张浪费、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非一家一地难题,也非一朝一夕可以根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仍需久久为功,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培育新的文明风尚。
针对不良风气的形成原因,治理措施要力求解决问题,政府、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要发挥协同效应,推出更多切实管用的好办法。要建立长效机制,避免“运动式”治理。只有多方携手共同努力,才能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的每个角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史一棋)
亲邻不必攀比 降低人情成本
农村地区由于生活圈有限,是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小范围内更容易引发攀比行为。去年上半年,笔者外甥办喜酒,在村里搭棚子,摆了20多桌,弄得挺热闹。到下半年,另一家亲戚也要办喜酒,明里暗里想着要比外甥家好,去了镇里的饭店,摆的桌数也更多。
虽然近年来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大,但是农村地区所具有的熟人社会性质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在进行消费选择或消费行为的时候,会更加看重自己的行为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如果不如他人担心会引发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只有超越亲朋邻里,才更值得骄傲和炫耀。
在不少地方,攀比心理不断推高农村人情成本。各种红白喜事,只能是一家比一家盛大,宴席的档次也只能高,不能降,超前消费和借钱消费随之产生,甚至到了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程度。
原本以情感表达为初衷的礼尚往来,在攀比心理作祟下已经成为不少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治理这些不良风气不仅关乎农民经济生活,更是对乡村社会关系和文化生态的修复。推进移风易俗需要文化引导,也需要制度创新,唯有让人情回归情感表达的本质,不再以物质攀比炫耀作为价值认同,才能让整个乡村社会卸下沉重的人情包袱。(青海海东市 马进)
党员干部带头 拒绝大操大办
笔者一位近亲孩子前段时间结婚,平辈随礼5000元,我们长辈随礼1万元。不仅随礼高,婚宴开销也很大。结婚一般先是要在老家村里杀10只羊2头猪,安排30多桌请全村人吃饭,这就得花4万多元,然后正日子再到酒店办正式的婚宴。
此外,婚宴也十分上档次,一桌要花2000多元,30桌就得6万多元。这些菜有的吃了一半,有的吃了1/3,有的根本没动筷,都白白浪费了,令人心痛。
近年来,在一些农村地区,无论是红白喜事、孩子满月还是乔迁新居,都要办酒席。但不少人喜欢互相攀比,为了彰显自身经济实力和人脉,不断提高宴席规模及档次。这样“拼排场”“讲面子”的乡风陋习,不仅为很多农村家庭增加负担,而且造成资源浪费。
农村地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过度追求面子的现象,急需引起重视。笔者建议,既要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帮助村民了解大操大办的危害,也要适当规范,防止铺张浪费的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党员干部可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等要求,带头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 杨不扬)
不赠高额彩礼 送份贴心保障
在一些农村地区,高额彩礼成为年轻人走进婚姻的一道坎。其实,高额彩礼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考量和社会心理:父母养育女儿多年,女儿出嫁后想得到一些经济补偿作为养老钱;还有的父母觉得只有彩礼收得高,女儿才嫁得好……凡此种种,都成为高额彩礼的“推手”。一些陈旧的观念可以通过宣传等方式来逐渐打破,但女方父母希望得到养老保障的诉求则是可以理解的实际需求。
看新闻报道,一些地方发出“不送彩礼送保障”倡议,即用养老商业保险方案替代高额彩礼。与一次性支付一笔高额彩礼不同,男方为女方父母购买养老保险,不仅减轻了男方的经济压力,也让女方父母的养老更有保障。
“不送彩礼送保障”,以养老商业保险替代彩礼,将破解高额彩礼与农村养老保障有机连接。一些地方政府为倡导更多家庭选择这一方式,会提供一些支持措施,例如与保险公司合作,保费更低,保障条款也向投保家庭倾斜。
一个好的社会规范,应该是道德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结合。用创新方式代替高额彩礼,让男女双方原生家庭以及新成立的小家庭都能够从中受益。期待各地在移风易俗中,多一些这样的探索。(北京海淀区 陈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