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编在后台私信里收到不少家长咨询,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知识。
但不必过度紧张,只要预防得当,并不可怕!今天让我们来了解。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多数患儿都是轻症,以急性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嗓子、口腔出现疱疹,咽痛,进食困难。但只有口腔、嗓子会起疱疹,患儿手足或臀部不出疹子。一般在1周左右就会自愈。
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病,高发人群是1-6岁儿童。广东省每年4~7月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季。幼儿园、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的重点场所。
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方式为:直接接触患儿的口腔分泌物或皮肤疱疹,例如触摸患者的口腔、嘴唇或面部后再接触自己的眼睛、口鼻等;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即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表,如手把、桌面等,也可以感染;还有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儿在发病前就具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说起疱疹性咽峡炎就离不开它的“亲戚”手足口病,这对“表兄弟”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但临床表现不相同。
疱疹性咽峡炎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3~5天。多数患儿都是轻症,临床表现以急性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嗓子、口腔出现疱疹,咽痛,进食困难。但只有口腔、嗓子会起疱疹,患儿手足或臀部不出疹子。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肛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而咽峡部和扁桃体两侧没有出现疱疹。
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洗手;不仅要勤给孩子洗手,家长自己也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虽然多数被感染的成年人不发病,但具备传播能力。
定期做好家庭卫生工作,如常接触的家具,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孩子的毛巾、衣服、被褥等应经常更换和晾晒。
建议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尽量少带或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建议每日早中晚,各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最后,@家长们,孩子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期间,常因为咽喉疼痛而拒绝进食,推荐给孩子吃容易吞咽的温食,饭后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转自:广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