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登记表》A1-A40指标在本次贫困户建档立卡时采集数据,其他指标为信息化建设时采集完善,并开发专门的业务模块
一、基本情况
家庭住址: 省(区、市) 市(地、州、盟) 县(市、区、旗) 镇(乡) 村 组
户主姓名:
联系电话: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A1识别标准(单选):□国家标准 □省定标准 □市定标准
只选一项,在选项前的□中打“√”。
A2贫困户属性(可复选):□扶贫户 □低保户 □五保户
扶贫户和低保户,可复选,表示“扶贫低保户”;“五保户”不能与前两项复选;在所选项前的“□”中打“√”。
A3主要致贫原因(复选):□因病 □因残 □因学 □因灾 □缺土地 □缺水 □缺技术 □缺劳力 □缺资金 □交通条件落后 □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其它
选择最主要的原因1-2项,其中“因学致贫”是指因家中子女上学导致贫困。
A4姓名:填写家中成员的姓名,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名字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簿上登记的名字为准。
A5性别:填写“男”或“女”。
A6公民身份号码或残疾证号码:(必填)
采用二代身份证或户口簿提供的身份证号码(18位)填写。无证者需经当地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身份证号码证明,方可填入系统。如本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二代),直接填写二代残疾人证号码(第二代《残疾人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由18位身份证号加1位残疾类别代码和1位残疾人等级代码共20位代码组成)。
A7与户主关系:户主、配偶、之子、之女、之儿媳,之女婿,之孙子,之孙女、之外孙子,之外孙女,之父,之母、之岳父,之岳母、之公公、之婆婆、之祖父、之祖母、之外祖父,之外祖母,其他。
A8民族: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民族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簿上登记的民族为准。
A9文化程度: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A10在校生状况:非在校生,学前教育、小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中职一年级、中职二年级、中职三年级、高职一年级、高职二年级、高职三年级、大专及以上。
A11健康状况:健康、长期慢性病、患有大病、残疾。
若填写为“残疾”,须与A6公民身份号码相呼应或出具残疾证明。
A12劳动能力:普通劳动力、技能劳动力(二级指标: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丧失劳动力、无劳动力。普通劳动力是指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技能劳动力指经过技术等级考试合格后,获得人社部统一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可划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的人。
对残疾人有劳动力的界定应根据残疾人本人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并在村民大会讨论和村委会核实中据实评判残疾人有无劳动力,避免主观上将残疾人直接列入无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原则上除一、二级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之外,其他类别和等级的成年残疾人都应视为有劳动力。
A13务工状况:乡(镇)内务工、乡(镇)外县内务工、县外省内务工、省外务工、其他(包括在家务农、学生、军人等情况)。
A14务工时间:3个月以下、3个月-6个月、6个月-12个月、1年以上、无(在家务农、学生、军人等其它务工状况选此项)。
A15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填写“参加”或“未参加”。
A16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填写“参加”或“未参加”。
二、生产生活条件
A17耕地面积: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包括因各种原因休闲和抛荒的土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耕种和租入的土地面积。
A17a有效灌溉面积: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A18林地面积:是指包括生长乔木、竹类、红树林和灌木林等主要用于林业的土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和租入的面积。
A18a 退耕还林面积:是指从生态、社会、经济条件实际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转为林地的面积。
A18b 林果面积:是指包含水果、干果、木本粮油、茶、竹、中药材、用材林、食用菌以及花卉、种苗等特色经济林面积。
A19牧草地面积:是指该户承包集体的全部牧草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或租入的牧草地面积。
A20水面面积:是指承包集体的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和租入水面面积。
A21饮水是否困难:填写“是”或“否”。饮水困难是指单次取水往返时间超过半小时,或间断供水。
A22 饮水是否安全:填写“是”或“否”。饮水安全是指饮用水量有保障,水质安全。水量有保障指的是正常年份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20升;水质安全指的是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A23是否通生活用电:填写“是”或“否”。指该户是否接通并使用日常生活用电。
A24是否通广播电视:填写“是”或“否”。
A25距离村主干路:指到村内主干公路(道路)的最小距离。A25、A26用于了解入户路情况。
A26入户路类型:普通人行道路、普通泥土公路、砂石公路、水泥路面公路、沥青路面公路。
A27 住房面积:是指农户自有住房建设面积。不包括仓库等作为生产用途房屋面积。无房户的住房面积为0。此项必填。
A28 主要住房是否危房:填写“是”或“否”。危房是指按照城乡住建部门危房标准确定的住房。
A29 有无卫生厕所:填写“有”或“无”。
A30 主要燃料类型:柴草、干畜粪,煤炭,清洁能源,其它。
单选,其中“清洁能源”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电潮汐地热等,也包括沼气、天然气。
A31 是否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填写“参与”或“未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A32 未偿还借(贷)款:借款是指农户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填报截至2013年底该户尚未偿还的借贷款金额。
A33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等于家庭年纯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其中家庭年纯收入指该户一年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减去生产经营费用总支出后的收入。
A34 全家务工收入:主要指调查年度(2013年)该户所有人外出务工的所有工资收入。
A35 全家生产经营性收入:主要指农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益。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
A36 各类补贴
A36a 领取计划生育金(含“少生快富”和“奖励扶助”):略。
A36b 领取低保金:略。
A36c 领取养老保险金:略。
A36d 新农合报销医疗费:略。
A36e 医疗救助金:略。
A36f 生态补偿金(含退耕还林,草原生态奖补等):略。
各类补贴,除了A36a计划生育金、A36b低保金、A36c养老保险金、A36d新农合报销医疗费、A36e 医疗救助金、A36f 生态补偿金之外,还包括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农户转移的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等生产类补贴等;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农村地区(村委会)在外(含国外)工作的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三、帮扶情况
(一)帮扶责任人
A37姓名:填写帮扶责任人姓名,一户可添加多个责任人。
A38帮扶单位名称:帮扶责任人所属的单位名称。
A39单位隶属关系:中央、省、市、县、乡镇、部队、其他。
A40联系电话:填写能够联系到帮扶责任人的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
(二)到户帮扶措施及成效
具体落实为信息化建设的四个模块,包括雨露计划模块、扶贫小额信贷模块、易地扶贫搬迁模块,帮扶成效统计模块,共50个指标。其中,雨露计划模块15个指标、扶贫小额信贷模块12个指标、易地扶贫搬迁模块11个指标,帮扶成效统计模块12个指标。
1.雨露计划(15个指标)
(1)培训类别(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适用技能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略。
新成长劳动力是指初次面临就业的各类有关人员,特指达到就业年龄,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继续升入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深造而直接或即将直接进入求职大军的青年劳动力。简称“两后生”。包括初中毕业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高中毕业未能升入普通高校的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培训人数统计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培训(人数)和劳动预备制培训(人数)两部分。
(2)学校/培训机构名称:略。
(3)学校性质(中职、高职、技能培训班):略。
(4)所学专业/内容:略。
(5)所在班次/期:略。
(6)学制(一年、两年、三年或短期等):略。
(7)入学时间/培训开始时间:略。
(8)毕业时间/培训结束时间:略。
(9)证书类型(毕业证/结业证/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有多个证书,并需分别填写证书编号、发证机关、发证日期。
(10)证书编号:略。
(11)发证机关:略。
(12)发证日期:略。
(13)补助标准(学年或者每天):略。
(14)补助资金(元):略。
(15)是否稳定就业,填写“是”或“否”:略。
2.扶贫小额信贷(12个指标)
(1)贷款机构(如:**农业银行、信用社、农商行等)
(2)贷款金额:略。
(3)贷款用途(如发展生产、助学、易地搬迁等)
(4)贷款时间(如:2014.05.10)
(5)贷款期限:略。
(6)贷款利息(如:年利率8%)
(7)逾期贷款金额:略。
(8)免息/贴息金额:略。
(9)贷款余额:略。
(10)是否续贷:略。
3.易地扶贫搬迁(11个指标)
(1)搬迁时间(如:2013.05)
(2)搬迁类型(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搬迁)
(3)安置方式(集中、插花)
(4)安置类型(自建、购买商品房、政府集中安置)
(5)安置地点(村内、村外县内、县外)
(6)搬迁后住址(如:**省**市**县**乡**村)
(7)安置房面积:略。
(8)搬迁补助标准(户均或者人均) :略。
(9)搬迁总金额
自筹金额:略。
贷款金额:略。
政府补助金额:略。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资金来源(发改部门、扶贫部门、其他部门)
社会捐助
帮扶单位资助
(10)搬迁前房屋照片,是指农户搬迁前的房屋照片,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数量为1-2张,每张经过压缩处理后不超过200KB。
(11)搬迁后房屋照片,是指农户搬迁后的房屋照片,可直观展示新面貌。照片的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数量为1-2张,每张经过压缩处理后不超过200KB。
4.帮扶成效统计(12个指标)
(1)帮扶成效统计表表头(6个指标)
帮扶项目类别 |
单位 |
数量 |
总投资(元) |
其中 |
项目收益(元) |
投资/ 帮扶单位 |
|||||
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 |
行业部门资金 |
社会帮扶资金 |
信贷 资金 |
群众自筹资金 |
其他 资金 |
||||||
|
|
|
|
|
|
|
|
|
|
|
|
(2)帮扶项目类别
1)一级指标(6个指标):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
2)二级类别:
①产业发展子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加工业、服务业、制造业;
②基础设施子类包括自来水入户、小型水利建设、蓄水池(窖)、电入户、串户路、危房改造等住房项目、设施农业大棚、牧畜圈舍、基本农田建设及改造、其他(自己填写);
③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子类包括教育救助、疾病救助、灾害救助、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业保险、畜牧业保险、其他(自己填写)。
3)单位:
4)数量
5)总投资
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部门资金、社会帮扶资金、信贷资金、群众自筹资金、其他资金。
6)项目收益,是指该扶贫项目实施后农户受到的实际收益。
7)投资/帮扶单位,是指针对该扶贫项目实施帮扶的投资单位,可以是多个不同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