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政府文件 >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来源:连州市平台管理 发布时间:2011-03-10 00:00:00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2010年2月4日在连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黄裕团

 

 

2009年工作回顾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81.36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9亿元,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37.91亿元,同比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27.76亿元,同比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7亿元,同比增长2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32.22%,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9.38亿元,同比增长16.2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9亿元,同比增长22.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9814元,同比增长1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5元,同比增长8.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453元,同比增长12.6%。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全市新引进项目90个,计划投资总额112.52亿元,同比增长291.58%;正在洽谈项目34个,意向投资金额16.76亿元,实现了年初提出的招商引资要有新突破的目标。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722万美元,同比增长155.1%;外贸出口10451万美元,同比增长137.2%,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两项指标增幅位居清远前列。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民族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签定投资协议项目14宗,已动工7宗。新塘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完成征地3000亩,园区总体规划已完成,“三通一平”建设正抓紧推进,引进企业6家,计划投资金额5.4亿元,产值预计超过10亿元。城西家私城已有23户业主入驻建厂,14家建成投产,完成投资1亿元。“两矿”工业园区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关心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共向省、清远市申报扶持项目39个,申请扶持资金5000万元,落实19个项目扶持资金573万元。工业增长步伐加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5.84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增加值31.48亿元,同比增长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速度排名清远第一。“两矿”产业效益见好,全年规费收入811.7万元,同比增长32%,税收收入3614.86万元,同比增长22%。

三、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业经济进一步壮大

畜牧业迅猛发展,建成8个标准化养猪场,全市规模化养殖专业户达500多户,生猪饲养量达79万头,同比增长41%,出栏肉猪48万头,同比增加15万头,增长45%。基地农业快速发展,建成优质水晶梨生产基地3.5万亩,油茶生产基地3万多亩,优质紫心甘薯生产基地4万多亩,优质杂交玉米生产基地6万多亩,马蹄生产基地4000多亩,星子红葱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百个油料生产重点市(县)。农业绿色品牌创建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加快推进,全市新增A级绿色食品认证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5个,总面积17.07万亩,认证产品67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家。大力开展补充耕地工作,全年共补充耕地37732亩,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20000亩工作任务。加快20个生态文明万村绿示范点建设,完成各项造林75260亩。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77亿元,同比增长11.26%。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交通、电力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清连高速公路基本建成通车,国道323线连州七星墩至连南狮子山段改造工程加快建设,东陂至保安公路即将完工,县道390线西岸过水塘至连州石角段改建工程全面启动,连江龙船厂航电枢纽工程各项专业报告均通过省级评审。建成乡村候车亭50座,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138公里,提前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任务。2009年新建电力配网工程全部竣工,全年完成电力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6.5亿元。

市政设施日臻完善。投入5000万元新建星子河两岸城市防洪河堤4公里。城北路和湟川北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城西等33条内街小巷道路硬底化亮化工程已经完工,架设四方井至新塘工业园区路灯4.5公里,双车路改造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启动连州大道东至巾峰山景区梯级道改造工程,星河湾、华景雅苑、城市春天等一批住宅区加快建设。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区范围禁放烟花爆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市区环境进一步净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提前竣工并已投入运行,节能降耗工作在清远排名第一。投入3000多万元对瑶安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第一期应急堤围及道路工程已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推进,机电排灌项目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

五、大力拉动内需消费,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

旅游业蓬勃发展,荣获“中华民族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华文化生态旅游强市”称号,全市接待游客24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5.8%,旅游总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59%。房地产市场畅旺,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9.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04%,商品房销售额31848万元,同比增长102.06%。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国家补贴政策,发放补贴金额53.56万元。新增民营企业106家。登记注册了3家担保公司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为企业融资7.6亿元。

六、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五项民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大力推进十五项民心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4套廉租房已交付使用,对116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租金核减或发放租赁补贴。121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开工106宗,完工82宗,完成投资11780万元,解决了16.6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就业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总投入1800多万元的集培训、职业介绍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年组织专场招聘会62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5212人,免费技能培训6620人,帮助1605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控制在计划目标范围内。

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全市社会保险五个险种征收保费14193万元,超额完成清远市下达的扩面征缴任务,社保基金支付15377万元,同比增长26%。两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月人均增资达181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9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实现参合农民住院即时补偿。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低保、五保、医疗救助等工作,为城乡低保户19970人、五保对象942人购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医疗救助100人次,支付医疗救助金31.2万元。

解决改革遗留问题富有成效。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农业基层站所、畜牧兽医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解决了一系列多年来反映强烈而未能解决的体制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继续把2007年10月后退休的困难企业退休人员941人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做好早期离开国有企业人员养老关系接续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逐步解决在镇属企业工作的回城知青养老保险等问题。筹资675万元全面落实26间“三无”企业396名职工的遣散安置工作。

惠农利民措施不断加强。解决了惠及几十万农村群众的城乡用电同网同价问题,每年直接为群众减负600多万元。全年落实沼气池建设、农机购置、农资综合直补、种粮直补等各项惠农资金补贴共4223万元。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有效推进。

七、全面建设和谐连州,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义务教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高考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万人上线率均排清远第三。普高工作加快推进,卫职校被列入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100强单位和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龙坪镇成功创建成为清远市教育强镇,实验小学等10所学校顺利通过清远市规范化学校验收,投资2500万元的瑶安民族九年一贯制新校建成投入使用。

文体事业稳步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原惠爱医院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西岸石兰寨和双桂村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古村落。刘禹锡纪念馆动工建设。全民健身计划稳步推进,参加清远市第四届运动会获金牌总数第三名的好成绩。

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成功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13项,创建7个省级卫生村,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创建“两无”和打击“两非”活动,政策生育率为95.1%。进一步加强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我市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审计、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人事工作不断加强,物价部门发挥监控调节作用,档案管理逐步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有效,殡葬改革工作成效显著。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武装、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残疾人、供销、移民等工作稳步推进。

社会稳定有效加强。应急救援和减灾防灾体系逐步健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0.72%、60%和12%。消防和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指标大幅度下降。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成绩,有效地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组织开展了“粤安09”等一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渗透和破坏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八、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严格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加强依法行政和行政复议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56件人大议案、建议和59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结。解决了6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2个社区被评为省“六好”平安社区。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普法教育有序开展,文明执法教育等活动深入铺开,开通政风行风热线,部门领导现场答复群众问题,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机关行政效能有了新的提升。源头治腐力度不断加大,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2010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清远市委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抓发展、保增长、促跨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把“抓投入、上项目、强后劲”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把“抓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6%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抓住“抓提速、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这条工作主线,突出抓好十项工作:

一、突出打造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

(一)加快园区建设发展。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积极协助清远民族工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塘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全力抓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和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园区配套政策,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务求在园区的通路、通水、通电、排污、土地平整等设施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家私城二期、龙坪“两矿”工业园的建设,为我市新型工业发展提供重要载体。

(二)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加大对“两矿”资源开发加工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乱采滥挖和非法盗采行为。加快推进矿山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工作,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推动矿产资源深加工,大力提升产业效益。以技术标准为支撑,加快“两矿”产业升级步伐,不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推动产品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引进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争创全国“两矿”产业集群示范基地。规范矿产资源税费征收管理,想方设法促进“两矿”税费收入再上新台阶,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企业发展促进年”活动,促进“规模企业上台阶”、“中小企业进规模”。积极做好粤连电厂、建滔化工等重点企业的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认真落实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争取技改贴息和贷款贴息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申报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企业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积极创新融资方式,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领导联系企业和项目工作制度,深入企业听意见、帮协调、解难题、问计策、谋发展,畅通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一)坚定不移抓招商引项目。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大投入、建设大项目、形成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首要举措,牢牢抓住当前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资源、土地、劳力、电价等比较优势,强化招商引资领导责任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实行奖惩激励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坚持政府招商与社会招商齐头并进,加大联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的力度,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和招商推介活动,营造全市上下支持招商、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力争招商引资有更大的突破。

(二)积极主动争资金跑项目。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的意识,抓住国家和省加大投资的契机,加大争资金跑项目力度,努力形成“包装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争取一批”的争项目良性循环工作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继续争取粤连电厂三期项目,全力支持华润集团30万千瓦风能发电项目,跟踪落实台泥、华新等水泥项目,抓紧龙船厂航电枢纽工程立项,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拉动全市经济有效增长。

(三)千方百计建项目促投资。坚持市领导联系项目、专人负责服务、定期督查通报等制度,千方百计突出解决征地、拆迁等阻碍项目推进的关键难题,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高潮,切实增强投资拉动效应。加快推进华农温氏连州养猪、东强(连州)铜箔、玖龙(连州)碳酸钙、福建三农(连州)碳酸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支持清连高速公路凤埠至连州段建设,做好二广高速公路连州段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兴连大道、县道390线连州城西至西岸过水塘段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实施国道323线卡房至牛尾岭段路面大修工程,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县道388线新铺至龙头山段改造,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水平。抓紧2010年新建配网工程和110KV城西、大岭(星子)变电站及35KV西江、大路边变电站建设,抓紧110KV城南、保安输变电工程和35KV清水输变电工程立项建设。加快31公里的城市防洪堤和在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推动瑶安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水利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三、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富裕进程

(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有效流转,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深化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支持高山绿稻米业有限公司粮食加工基地的建设,支持温氏等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大力鼓励扶持企业对我市名特产品注册商标,加工包装推销农副产品,建设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流通带动种养业发展。大力调整粮经比例、种养比例,加大养殖业的份额,提高经济作物比例,力争生猪出栏量超60万头,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2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达到2000亩。大力支持鸿星水晶梨申报“广东省名牌产品”,发挥东陂腊味、连州水晶梨、星子红葱、连州溪黄草和连州白茶等农产品名牌效益,扩大种植和加工规模,使之成为带动农民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产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大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继续抓好省人大议案确定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抓好潭岭水库灌区、小水坪水库灌区前期规划设计。做好省三防建设试点及“十一五”电气化县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大力推进基本农田整治等农业重点工程建设,切实抓好3万亩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完善农机区域性推广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生态镇村、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新建沼气池800个,8月底前完成总投资6945万元的38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解决20.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大力提升农民致富能力。认真落实种粮各项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流通大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对接市场的能力,提高农民生产综合效益。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深入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解决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四、突出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宜居城乡建设

(一)科学编制规划,提升城市品位。突出城市特色,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继续做好15个省级试点村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新农村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切实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二)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抓好连州大道东至巾峰山景区改造工程、中山南路、城隍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工程、垃圾处理场和垃圾压缩处理中转站建设工程、东源路改造工程及内街小巷的硬底化、亮化工程等市政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积极探索城中村拆建改造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城市“三旧”改造工程。实施星子河右岸良江桥至城北桥段防洪堤绿化工程。进一步深化市区供水体制改革,改善市区供水环境。

(三)加快集镇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大镇乡所在地的集镇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集镇人口聚集能力和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让更多的外来人口安家连州,让更多农村人口进镇入城,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

(四)加强城市管理,创建宜居城市。继续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加大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市容巡查制度,认真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大力整治市区“六乱”,特别是违章占道经营和户外广告等行为,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政设施行为。集中开展市区禁燃烟花爆竹专项整治。

五、突出实施绿色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快绿色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绿色生态连州建设,启动绿色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营造城市森林公园11943亩。大力加强公路两旁荒山的造林护林工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违法活动,确保林区社会治安稳定。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着力加强油茶示范基地的建设,兴办省、市示范基地10个,推动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积极稳步全面推进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抓好山林纠纷的调处工作。

(二)加强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节约集约用地。完善征用地机制,加大项目用地的征地力度。积极推进5万亩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做好补充耕地工作。继续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工作,建立和维护健康有序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三)抓好节能环保工作。大力开展环保整治专项行动,从严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强化环境监测手段,抓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监管能力。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确保实现年度节能降耗目标。切实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六、突出发挥旅游带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一)做强休闲旅游业。强化营销推介,拓展旅游市场,打造旅游品牌,加大引资力度,加快大东山温泉扩建和湟川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景区建设水平。发展乡村旅游,以挂榜瑶族风情度假区、古村落为依托,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配合办好“魅力清远.奇情溶洞”旅游文化节活动。完善服务设施,规范行业管理,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做活商贸流通业。依托连州区域优势,重点抓好物流和批发市场规划建设,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加快社区市场和便民市场建设,以拓展农村市场为重点,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固点扩面工作,大力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和各种违法生产、制假售假行为,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

(三)做优房地产业。加强扶持和引导,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商品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打造城市春天、华景雅苑、海富房地产、南阳星河湾、巾峰豪庭等楼盘建设。积极鼓励购房消费,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居民购买能力。加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四)做好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娱乐、交通通讯、中介服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扩大服务性消费。发挥金融、保险支持地方发展的作用,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城市建设、工业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商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重视支持邮政、通信业建设,积极支持烟草行业发展。

七、突出增强保障能力,加快夯实财政基础

(一)大力培植财源。狠抓财税增收,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和税收征管机制,强化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的征缴,优化收入结构,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切实做到应征尽收。建立收入组织、资金争取激励机制,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聚集增收合力,壮大支柱财源,催生新兴财源,增强财政实力。

(二)科学规范理财。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合理分配公共财政资源,规范财政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消费性支出,节减一切可以节约的资金,要把有限财力在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确保公共财政向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倾斜。

(三)深化财政改革。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资金使用约束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办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确保财政资金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积极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拓宽采购范围,规范采购行为。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八、突出加强民生保障,加快构建和谐连州

(一)更加有效地推动创业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镇、村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机构,多层次、多途径开展转岗培训、职业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力争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000人以上,计划转移就业12000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及时排查和化解劳资纠纷,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更高标准地加强民生保障。大力实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突出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加快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着力解决村(居)委会干部养老保险问题。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失业、医保、养老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加快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加快市福利院建设。完善“低保”制度,逐步实现低保分类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加快建立以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为重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更大力度地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无证非法生产和经营行为,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安全应急防控体系,增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健全信访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大调解”机制,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萌芽状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加快电子警察和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下大力气解决治安突出问题,重拳打击严重暴力、黑恶势力犯罪和“两抢两盗”等多发性犯罪,严厉查处“黄赌毒”,防范和惩治“法轮功”等邪教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九、突出建设文化名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前一年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以上目标。加大规范化学校创建力度,规划再增规范化学校17所。加大市区教育资源整合步伐,高标准新建一所100个教学班5000学生规模的规范化初级中学。扩建连州技校,加快技工学校创省一类技校步伐。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顺利完成。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繁荣发展文化体育。深入开展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品牌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完成刘禹锡纪念馆建设和布展工作,办好第六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三)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大力开展镇(乡)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和村(居)无政策外出生创建活动,确保政策生育率达到95%以上。积极推进后进村(居)计生帮扶工作,促进后进转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健全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为人口计生各项任务指标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快卫生事业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政策,完善镇卫生院改革,规范村卫生站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开展省级卫生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广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逐步扩大医疗用品集中消毒配送范围。积极探索统一、高效的急救体系建设。

(五)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注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抓好科技成果的引进和应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加强审计、统计工作,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筹备工作,高质量完成《连州市志》修编任务。加强殡葬改革工作,促进殡改工作再上新水平。完善和加强城市社区功能,大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提高国防动员、人防、征兵、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水平。重视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民族宗教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搞好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监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抵御灾害能力。大力发展老龄、红十字和慈善事业,推动供销、打假等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十、突出加强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一)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相关制度,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深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

(二)更加注重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严肃查处腐败案件和失职、渎职行为。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作风,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和效能测评考核活动,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三)更加注重实干高效。提高行政效能,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加大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工作落实,保证政令畅通,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