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政府文件 >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连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03-14 00:00:00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3月10日在连州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刘泽和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发展过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扎实推进“五大基地”1建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要不动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7.1亿元,2010年增长35.2%,年均增长6.2%,人均生产总值达33375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5%和60.4%,年均增长6.2%和9.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4.321.154.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985元和10021元,年均增长9.4%和8.3%。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131.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

五年来,我们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新建华润风电、新宏昊、凯恩斯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6个,实际投资总额108.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7倍和1.9倍;完成工业投资43.4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23.6%;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2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个、大型种养基地98个;培育省级和清远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10家和2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2家,荣获“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市)”称号;新增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名优特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13个;认定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59个。连续5年成功举办连州菜心节暨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2015年接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比2010年分别增长192%和259.6%。

五年来,我们坚持“三大抓手”不动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城市核心区、城西物流区、城北滨江居住区三大片区日趋成熟,市区建成面积拓展至16.9平方公里。投入15.5亿元加快民族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总体规划面积扩大至91平方公里。投入54.5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二广高速(连州段)、连怡公路、兴连大道、连州大道等主干道建设,番禺路、沿江路、东源路等12条市政道路实现黑底化,新建和改扩建道路596公里,实现境内县道以上无烂路目标。投入3.4亿元用于城市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3G网络市域全覆盖,4G网络市镇中心区域全覆盖。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筑牢生态环保底线。投入8.6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五水共治”3、“三清一护”4等专项整治。实施非金属矿、畜禽养殖等行业整治,城镇、农村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等工作有序推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以上,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清远市下达目标任务。投入1.2亿元建设美丽乡村123条。建成基本农田示范区和高标准基本农田19.6万亩。完成造林20万亩、生态景观林带64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3%,比2010年提高5.8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市)”。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本不动摇,人民群众更得实惠。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63.9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5%,比“十一五”时期提高9.8个百分点。投入5.8亿元创建省教育强,新(扩)建学校45所、修缮学校154所,市区中小学校学位比教育创强前增加52.4%,公办幼儿园学位增加81.6%,100%通过规范化验收,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5、“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投入21亿元用于医疗卫生计生事业建设,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是全省“大病不出县”的两个县之一;建成全省首个联通市、镇(乡)的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北湖医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2014-2015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荣获“广东省卫生城市”称号59个自然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荣获“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称号。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12个镇(乡)文化站和农民健身广场建成投入使用,“三馆”实行免费开放,连续举办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成功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3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2.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全面完成161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建成保障性住房533套,新增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90户。投入5.8亿元用于74个扶贫重点村的帮扶,两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圆满完成。

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出台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负面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推进“三集中”6审批运行方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建立“集装箱”并联审批和重点项目直接落地制度。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建立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聘请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全面推进和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行政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发挥实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真抓实干、创先争优,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经济发展有新成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亿元,同比增长18.5%;24个省、清远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8.5亿元,是年度计划的136.1%,考核排名全清远第一。招商引资实到资金21.2亿元,同比增长172.8%;实际利用外资2743万美元,同比增长57.1%,增幅居清远首位。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6.1%;完成工业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居清远第二位。实现农牧渔总产值46.8亿元,同比增长5.1%。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9.1%和86.3%,新增汽车保有量3702辆。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0.2亿元,贷款余额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8.8%;交通运输货运周转量增长18.8%;全社会用电量达10.1亿千瓦时。制定出台旅游“1+4”7优惠扶持政策,设立1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年接待游客7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9.3%。获得“第五届广东省县(市)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广东省自驾游最佳旅游目的地”称号。

(二)平台建设有新突破。工业大道南段、家具园一期、迎宾大道等园区道路建成通车。供水管网、高压电网、通讯管网等进一步优化,新塘保安水厂建成供水。民族工业园成功获级产业发展集聚区,争取到省级园区扩能增效扶持资金3亿元。目前入园项目96个,总投资63.6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9个,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8亿元。

(三)转型升级有新进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纳入技术改造项目15个,总投资8.2亿元,完成技改投资3.8亿元,是年度任务的127%。设立500万元的科技专项资金,财政科技支出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同比增长52%。新增规下转规上企业6个、高新技术企业5个、高新技术产品14个。专利申请量66件,专利授权量33件。

(四)人居环境有新改善。完成龙坪、九陂等9个镇总体规划编制,启动保安、瑶安新区建设。龙头山垃圾填埋场首期竣工并投入使用;龙船厂枢纽和库区防护、自来水应急改造和管网改造等工程顺利推进。改造城区污水主干管网4.8公里。保安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投入4.4亿元完成连怡公路、国道323线、省道114线路面改造和60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投入2.5亿元推进星子河、三江河等15宗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投入1.2亿元建设配电网工程115项、小水电自供自管区域电网改造项目25个。加大环境保护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设立环境与食品犯罪侦查大队。

(五)农业农村有新面貌。扎实推进“三个整合”,全市共整合土地25.6万亩,整合涉农资金3.4亿元。投入3359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绿化养护,建成垃圾收集点980个,全市村庄保洁覆盖面达77%成功竞得第二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项目扶持资金1亿元,启动东陂、丰阳、西岸3个镇5个主体村连片示范建设。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建成“京东”、“村淘”村级服务站点196个。东篱万头奶牛场等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六)社会事业有新进步。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和民生支出累计达2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2%,同比增长42.7%。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镇就业456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721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756人,促进成功创业359人。投入2.4亿元用于连州镇、星子镇教育创强工作,竣工学校5所、在建12所实现创强全覆盖。加快组建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分步实施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38间“空白卫生站”配备了乡医,建成标准化卫生站41间。投入7200万元建成市中医院综合楼、市人民医院医技楼。市人民医院通过清远市三级综合医院认定。完成5个农贸市场和较大型超市食品安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七)政府建设有新举措。全面完成“两建”信息平台商改后续监管平台建设,“两建”工作考核名列清远市第一名。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8,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623户,同比增长7.1%。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完成。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约见市长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率达100%。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风险评估、公众参与、新闻发布、合法性审查、跟踪督查等制度。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范围扩大,173个村(社区)设立派驻律师顾问。统计、民族、外事、侨务、台务等工作持续加强,关心下一代、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地方志、气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与2015年我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驻连部队和武警官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连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重大项目不多;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如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还未真正破题;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土地、环境、资金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制约明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服务效能有待提高,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争创一流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未来五年,是我市加快振兴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决胜期。展望“十三五”,我省深入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清远深化实施“南融北康”和“广清一体化”战略,我市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人才储备等日益完善,这都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机遇、团结一致,坚持稳中求进,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奋发有为,更加敢于担当,不断开连州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和清远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区域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地方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年均递增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速度。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1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22867元,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达69.9亿元,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达10.1亿元,全市常住人口约39.4万人,城镇化率6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三次产业结构为21.0:33.5:45.5。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抓住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

(一)必须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新融资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互联网+”计划,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必须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种养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和进城落户。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三)必须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鼓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开展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项目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推进以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新一轮绿化连州大行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省、清远市下达任务。至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4.8%。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四)必须更加注重开放发展。把握振兴粤东西北发展、粤湘桂合作的机遇,构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格局。按照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扎实推进“五大基地”建设。以民族工业园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加强与珠三角产业合作,引进大项目、培育支柱产业,加快“三连一阳”新型工业化进程。与连南、连山抱团规划建设民族风情旅游集聚区,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五)必须更加注重共享发展。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创造充分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大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清远市下达年度计划。

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扣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加快产业创新。顺应消费升级、两化融合等趋势,大力推动食品加工、新材料、非金属矿等优势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推进“首席质量官”试点,提升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物流业,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积极培育物流快递关联产业,加快建设冷链、保鲜、包装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本地电商品牌,优化“特色中国•连州馆”,打通农产品网上售卖的关键环节,推动“连货网上行”。用好用活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福地文化生态休闲旅游集聚区、大东山温泉小镇、高山休闲小镇、龙潭百果庄园和曹屋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推动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引入专业策划团队,整合推介、设计开发主题旅游产品,建旅游项目库,加强对外推介。规划建设5条自驾游示范线路、培育5个民宿经济特色示范村,组织策划“旅游摄影大赛”,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创新众游支撑平台。

深化平台创新。坚持产城融合,科学规划建设城西核心区、城北滨江片区、城南片区。整合“三园”资源,将建滔工业园纳入民族工业园统一管理。启动九陂园区“一园五基地”9规划建设。用好省产业集聚区政策和省级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专项资金,利用融资杠杆将专项资金放大使用,加快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配套承载力。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高标准建设创业孵化园,实现“拎包入园可创业”。启动东陂腊味文化园、保安养生文化园规划建设。加大土地储备收储力度,建立差别化供地政策,清理闲置用地。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引入职业经理人,盘活国有资产,增强融资效应。

推动科技创新。实施新一轮科技创新培育计划,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创新载体,进一步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充分利用5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创新券”,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应用新技术。支持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达到清远市中游水平。继续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完成6个以上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3亿元以上

强化制度创新。实施供给侧结构调整,推动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落实用能、用地、水电气、排污权差别化政策倒逼低效产业、“僵尸企业”10退出,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土地综合整治开发,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城镇低效”土地专项整治。打好降成本“组合拳”,落实减税降费、社保费率调整等政策,加快电力、流通等领域改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深入推进财税改革,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实行项目库管理。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率。编制政府购买服务清单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强化政府性债务防控,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利用PPP11模式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用好“政银保”等金融服务产品,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紧扣协调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不断完善发展布局。积极跟进《连州市城区总体规划(2013-2030)》审批工作,完善市域空间功能布局,开展“三规合一”12编制,积极推进多规融合。开展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村庄规划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引导人口集聚和节约用地,构建合理的镇村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做好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规划。严格执行《连州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严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严把建筑“红线”,深入查纠规划违法案件,维护规划执行的严肃性。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培育中心镇、特色镇(乡),促进集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选择1-2个镇(乡)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想方设法为房地产业去库存,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置业,吸引外来人口购房居住创业。做好国道323线城区段改线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完善环城公路网;启动城西客运站改造升级和城北桥、良江桥项目建设。抓紧完成地下管线普查,探索建设城市综合管廊。

加强城乡精细管理。加大对城乡“两违”的执法查处力度,出台激励机制,实施以镇(乡)为依托的动态巡查。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开展道路两旁、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强化环境卫生保洁与监管,市区保洁全面实施向社会购买服务。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开展整治车辆乱停乱摆行动,严厉打击超限超载现象。按照硬化、亮化、美化标准,全面推进市区内街小巷改造。开展镇(乡)街道综合整治,体现镇(乡)文化特色与内涵。加快精细管理从中心城区向中心集镇辐射、从主要道路向小街小巷延伸。中心镇逐步推广使用“数字城管”,实施信息化管理。广泛开展市民互动活动,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三)紧扣生态高效,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施农村通宽带工程,推进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农村应用。2年内完成丰阳、西岸、东陂3个镇、5个名村、22个示范村和23个辐射村,面积34.2平方公里的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9.6农村口饮水难问题。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统筹推进省卫生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和名镇名村、美丽乡村建设。推广农村垃圾回收处理,力争用2年时间,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和长效运营机制。实施奖补政策,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深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

强化农业产能建设。加快推进3.6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启动年生产5万吨优质大米和5万吨原粮仓储项目,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发挥农技服务机构作用,推动有经验、有技术的农技人员下沉农业农村一线指导生产建立从生产基地到餐桌的定点供应保障机制,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出台政策措施,培育职业农民,鼓励引导外出能人乡贤回流农村创业。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实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三品”工程,积极应对菜心、柑橘、水晶梨品质退化蜕变危机,加快优良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产品标准认证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启动建设食品安全及农业检测中心。实施“千村百花”景观工程,打造“花经济”,启动西江桃花基地、龙坪九耀水花卉世界等示范点建设,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继续举办菜心节暨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结合“互联网+”和乡村旅游,扩大宣传影响。鼓励和扶持农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20家。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整合,稳步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健全和完善“三位一体”服务平台,推广建立“农事项目服务超市”13模式。着力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极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强农资、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建设农产品收集市场和仓储设施,探索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推动供销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四)紧扣绿色发展,坚守生态环保底线

深化“五水共治”。落实属地行政首长“河长”责任制,强化水质巡查监测,确保水质达标。推行山塘水库日常维护、除险加固的“库长”责任制。完善城市防洪工程管护,实施龙船厂航电枢纽库区防护工程。投入1.6亿元对10中小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治理河长85公里。实施市区雨水收集分流管网二期改造工程,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个。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启动建设大龙水库市区引水工程。鼓励企业节水技改,倡导市民自觉节水。

强化自然资源保护。严惩破坏耕地行为,严控伐木、挖砂、采石。加大造林护林力度,开展生态公益低效林改造,完成绿化造林4万亩、森林抚育8万亩、二广高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54公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风景林”和“后龙山”林。规范河道经营性砂石出让和采挖。加大矿山资源整合力度,控制矿山数量,规范持证矿山开采行为,推进矿山治理复绿。

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加强机动车减排,加快淘汰黄标车。加强燃煤锅炉整治及工业企业烟粉尘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建筑工地、道路、矿山扬尘和垃圾焚烧等污染防治。狠抓工业污染防,逐步取缔“十小”企业14,加大力度整治“十大”企业15。加快推进星子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做好禽畜养殖场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进森林碳汇等减排项目上市交易。开展环保普查,探索实行环保“报备”制度。对非金属矿“弃矿”及工业废渣加强合规处置力度规划新建1个建筑垃圾余泥消纳场。启动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加快推进华润清远连州五、六期风电场项目建设,合理规划风电项目储备和开发进度,引进新的投资项目。

(五)紧扣开放融入,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深化“双招双引”。以园区发展平台为载体,立足招大引强选优,紧盯粤商、央企、外资,强化产业链招商,发展现代产业。实施委托招商,建立招商专业团队,组织招商业务培训,推行企业化绩效管理。深化“招才引智”工程,实施高校智力引进计划,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壮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快接轨融入进程。配合做好连州机场、韶贺高速、韶柳铁路、临连高速、连怀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二广和清连高速连接线加快建设。加快连佛高速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动工。加强教育、卫生事业与市域要素的联动对接,加快与省内外高校合作,积极对接广清一体化,深化与广州市对口帮扶,主动接受珠三角城市群辐射,着力引进资本、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

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建设省、清远市重点项目26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任务15亿元。加大项目推进力度,重点解决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瓶颈问题,特别是要打破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的“潜规则”。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清单,落实重点项目协调、督查、考评,建立监察部门常态化参与重点项目推进监管机制。

(六)紧扣共建共享,增进百姓民生福祉

启动2016-2018年脱贫攻坚工程。坚持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为核心内容的精准扶贫机制,重点抓好66个重点村、98个一般村的脱贫帮扶工作。坚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对本市内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情况开展全面摸查核准,开展建档立卡、动态管理,采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生态补偿、易地搬迁、低保兜底等方式,不让一村一户一人掉队。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000人。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晋升培训,促进劳动者创业就业。实施城乡一体化就业援助,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和98%以上,棚户区改造84套,新增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74户,做好“两不具备”村庄易地搬迁安置工作。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连州镇、星子镇创建省教育强镇进程,实现省级教育强镇全覆盖。开展“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创建工作,抓好教育“八大工程”16,引入对口帮扶团队创办示范学校。开展“卫生强市”创建工作,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有序就医”格局。稳步推进紧密型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延伸到村一级,将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覆盖到村级卫生站。放开社会办医审批,鼓励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实施错位发展结合居家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慢病院搬迁、东陂卫生院、星子卫生院和镇(乡)中医诊疗区(馆)建设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开展“最美连州人”、“连州好人”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市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提升工程,推进中山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摄影博物馆、市档案馆、青少年宫、明日运动广场、东场、滨江公园及游乐场等项目建设。做好清风、双溪亭等一批古建筑、文物和非遗项目的修复保护工作推进市区“一河两岸”文化景区建设抓紧推进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保护古树名木。做好博物馆升国家三级馆申报工作。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向群众提供一批如围棋、足球等10大类型的免费培训,丰富活跃群众文娱生活。继续办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定期组织影展,常年对外开放,擦亮摄影文化品牌。

深化平安连州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治安电子监控网络,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治理,加强舆情监控。实施“七五”普法,做好司法行政工作。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加强城市安全和公共安全工作,提高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增强反恐意识,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加大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抓好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培育社会组织,出台奖励、激励政策,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打击传销等工作。

完成省、清远市十件民生实事有关任务的同时,继续办好我市十件民生实事(见附件1

(七)紧扣法治建设,切实提升政府效能

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其各项决议、决定并定期报告工作。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政府及其部门职责法定化。推进政府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加强综合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坚持以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围绕“审批最少、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目标,推进相对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理,提网上办事大厅效率。深化镇(乡)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完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探索推行多证联办和电子营业执照。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管理模式。

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厉行节约、倡俭治奢,全面整治庸政懒政怠政,强化督促检查和督查问责。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入实施“阳光政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教育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连州发展兴盛的历史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连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连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件1

 

2016年连州市十件民生实事

 

一、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提高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城、乡低保由2015年的450元/人·月、270元/人·月提至520元/人·月、320元/人·月;农村五保由2015年的460元/人·月提至520元/人·月。

二、强化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保障

新增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50户;连阳留守站棚户区改造84套。2016年改造农村危房674户,其中连州镇91户、大路边镇60户、星子镇169户、龙坪镇85户、西江镇15户、九陂镇61户、东陂镇33户、西岸镇60户、保安镇9户、瑶安乡63户、丰阳镇28户。

三、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为全科医生配备一体式巡诊箱;为乡村卫生站配备网络版数字式十二道心电图机。

四、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实施校长、教师交流方案,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边远山区学校任教,均衡城乡教师力量;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升素质和能力;推进学校信息化班班通、校校通工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2016年我市计划完成42宗工程项目,解决9.6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完善四个中转站设施建设,80%的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六、促进就业创业

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就业,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

七、继续为农村妇女开展“两癌”免费筛查

免费为2500人已婚贫困农村妇女做乳腺癌、宫颈癌检查。

八、创建100条美丽乡村

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小镇”五个档次梯度创建100条美丽乡村。其中“示范村”创建数为17条,“整洁村”创建数为83条。建设或完善乡镇文体广场,为符合条件的美丽乡村提供体育器材资助。

九、基本完成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连州市2016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包括:总投资约1439万元治理星子河(梅田至湾村段)工程,治理长度5km;总投资约5608万元治理冲口水工程,治理长度16.9km;总投资约1210万元治理梁家水工程,治理长度8.5km;总投资约1270万元治理夏东水工程,治理长度5.5km;总投资约499万元治理江咀水工程,治理长度5.4km;总投资约3471万元治理朱岗水工程,治理长度16.8km;总投资约724万元治理大小龙工程,治理长度3.8km;总投资约911万元治理栋头水工程,治理长度8.6km;总投资约1422万元治理大岭脚工程,治理长度6.8km;总投资约1915万元治理岩前水(西塘村段)工程,治理长度7.7km。

十、建设开放10个运动场馆

充分运用现有的学校、社会场馆资源,通过维护提升、增加安全保障,在周末、节假日等时段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市民提供运动休闲服务。其中包括连州市东较场、连州市体育馆、连州市综合训练楼、连州市乒乓球室连州中学(体育馆1个、田径场1块、室外篮球场4块)、市二中(体育馆1个、田径场1块)

 

 

 

 

 

 

 

 

 

 

 

 

附件2

 

名词解释和有关情况的说明

 

〔1〕五大基地:指粤西北承接产业转移优先地、中国非金属矿加工基地、粤西北商品集散地、绿色农业产业基地、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2〕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3〕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4〕三清一护:指清淤、清除河道违法建筑物、清除河道阻水障碍物以及护岸。

  〔5〕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指标:一是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进行评估,通过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要求小学、初中的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二是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评估,要求得分85分以上。

  〔6〕三集中:指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股室集中、行政审批股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部门派出首席代表集中在行政服务中心办公。

  〔7〕1+4:《中共连州市委 连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连州市“千村百花”景观工程奖补方案》、《连州市鼓励发展“农家乐”实施方案》、《连州市奖励组织来连州过夜游旅行社实施方案》、《连州市鼓励开展乡村休闲度假游实施方案》。

  〔8〕“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指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9〕一园五基地:九陂园区创业科技孵化园、开拓绿色食品研发生产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青年(大学生)创业基地、“互联网+”基地、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基地。

  〔10〕僵尸企业:指因生产经营困难造成停产半停产,资产负债率高、连年亏损,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生产经营,长期欠薪、欠税、欠息、欠费的企业。

  〔11〕PPP: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12〕三规合一:指在理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三个规划的空间管理职能,建立“三规”融合的控制线体系,并落实到统一空间规划平台。

  〔13〕农事项目服务超市:指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模式,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并一定程度上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程度。

  〔14〕“十小”企业:指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15〕“十大”企业:指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十类行业的企业。

〔16〕八大工程: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工程、学前教育普惠性工程、高中和职业教育提升工程、教育特色化工程、强师兴教工程、科研促教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社区教育达标工程。

备注:“十二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仅6.2%,主要原因是由于在2012年支柱企业粤连电厂停产,直接拉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1.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6.8个百分点和财政收入4个百分点。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