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政府文件 >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连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7-01-05 00:00:00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14在连州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黄裕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的四年,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四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明显、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的四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四年。四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三化一园”战略,以建设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统揽全局,抓重点,破难点,促提升,经受了“非典”、禽流感疫情的严峻考验,战胜了“6.18”、“7.15”两次特大洪灾,克服了交通、电网、土地等“瓶颈”制约和宏观调控带来的困难,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迎难而上,沉着应对,在困境中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四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经济实力大提升

  ——经济增速连创新高。四年来,通过狠抓招商引资、税源培植和项目建设,经济发展连创历史新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7.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比2002年增长86.7%,年均增长15.4%。人均GDP于2005年突破1000美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9.8:30.6:29.6调整为21.4:43.6:35,实现了工农业比例大掉头。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四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77亿元,预计2006年完成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比2002年增长161.4%。

  ——财税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全市工商税收总收入3.79亿元,比2002年增长10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037万元,比上年增长28.01%,比2002年增长116.5%,年均增长23.3%。

  ——物价金融形势稳定。总体物价保持稳定,经济运行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2006年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为4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39%;预计20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7%,比2002年增长74.9%,年均增长14.2%。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预计2006年全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1522元,比上年增长10%,比2002年增长7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75元,比上年增长5%,比2002年增长28.4%;农民人均纯收入3999元,比上年增长8%,比2002年增长14.8%。

  二、农业经济大稳定

  积极实施“八个五”工程,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预计2006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4.3%,比2002年增长21.9%。一是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烤烟、水果、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不断扩大。二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流通协会。市人造板有限公司、天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东陂林泉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东陂腊味协会、丰阳蔬菜流通协会等农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三是建立种养大户和农产品推销大户奖励制度,种养大户和农产品推销大户不断涌现,农产品产销畅旺。四是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被评为“中国红葱之乡”和“中国水晶梨之乡”;全市经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9家,认证产品61个,认定面积16.47万亩,在清远市名列前茅;林泉腊味、豪爽溪黄草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东陂腊味被评为清远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工业发展大提速

  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工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预计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32.5%,比2002年增长70.5%。通过加大对碳酸钙、硅灰石“两矿”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两矿”资源型特色工业初具规模,成功创建“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创新开发示范基地”,“中国碳酸钙矿业之城”也通过专家评审。全市现有“两矿”开发加工企业78家,在建15家,年生产规模150万吨,年产值2亿多元。火电、小水电“两电”成为支柱产业,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70.8万千瓦,年产值达6亿元。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建滔、永和、智都等外资企业不断增资扩产,2006年全市私营企业达350户,个体工商户7905户,注册资金8.6亿元。

  四、基础设施大改善

  加快以“八路一桥一站”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通镇公路硬底化建设任务,全市90%的行政村实现公路硬底化。连阳大桥改造工程即将竣工通车,城西客运站进入施工阶段。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43公里,公路密度由2002年的每百平方公里62.3公里提高到65.45公里,交通网络初步得到改善。积极配合做好“清连”和“二广”高速公路建设工作,清连高速改造工程全面动工,“二广”高速进入外业测量设计阶段。电网建设加快推进,投入2亿多元完成了安峰、星子、洛阳、水井坪变电站扩容和丰阳、九陂、朝天、保安新塘变电站的建设,建成湖南江华、蓝山、宁远至连州三条输电线路,每年可输入电量3亿千瓦时,农网和城网改造工程完成84%,电网不断得到改善,基本解决了小水电上网“卡脖子”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入1.5亿元对全市主要的山塘、水库、陂头、河堤、水圳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加固。环保和气象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气象监测自然灾害能力逐步提高。通讯事业加速发展,通讯条件明显改善。

  五、城乡面貌大变样

  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完成了慧光路、红星路、城南大道、番禺路的改造和文化广场二期、市区出入口的建设工程;人民路南面一期拆迁工程基本完成,二期顺利推进;城市水轴线防洪堤首期工程已完成2.4公里主体工程;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正在抓紧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已竣工使用;建成沿江花园、花园新城、巾峰豪庭、南门大道、新建北等商住小区,旧城改造取得新突破,市区建成面积达12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加1.07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面积483.6公顷,绿化率44%;城市管理逐步规范,城镇规划不断加强,7个镇完成了总体规划,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六、招商引资大突破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营造投资“洼地”,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推动招商引资重心下移,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建滔(连州)信息产业科技城、毅力电子等一批大企业先后落户连州,引进了投资5000万美元的美国量子公司和投资500万欧元的德国香肠加工厂,实现了外国企业投资连州的新突破。四年来,全市共引进企业313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计划投入资金66.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8亿元。

  七、旅游事业大发展

  全面启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旅游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粤北旅游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地下河成功创建国家AAAA景区,成为全国第二个生态旅游示范区实验基地;天龙峡完成首期工程;古村落、福山、大东山景区的开发取得新进展;三水挂榜瑶族村、瑶安天光山摄影长廊入选“广东省最美乡村”;慧光塔成为清远市首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了两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和第八届中国瑶族盘王节,连州成为首个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摄影之城”称号的城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被列入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文化项目,旅游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年共接待游客213万人次,旅游业收入4.49亿元。

  八、改革创新大进步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各项改革取得新的成绩。一是第三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核工作基本结束,审批事项从596项减少至271项,减幅达54.5%。二是镇乡和行政村撤并工作全面完成,全市22个镇乡撤并为12个,行政村由207个撤并为163个,撤并率分别达到45.5%和21.3%。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开展,全市已有171家企业完成转制工作,占总数的92.9%。四是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粮食系统、新华书店、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改革已经完成,市政园林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在进行。五是对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旅游等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发展动力。

  九、执政能力大提高

  (一)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采矿和河道采砂招投标,治理公路“三乱”和中小学乱收费成果得到巩固。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千人百企评机关和行风评议活动,有效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政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认真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四年来共收到并依法办结市人大交办的议案、建议449件,市政协交办的提案、建议355件。生猪定点屠宰、江河治理、市容市貌整治、农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积极办理省人大议案,完成列入省人大议案项目规划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4宗,机电排灌工程10宗,为市属水库移民建好移民房屋165户,食水工程9宗,全面完成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规划和人口核查工作。

  (三)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低保对象全部受到救助;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680户农村安居工程危房改造,解决和改善农村13.8万多人饮水困难问题,农村看病难、读书难、行路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二是狠抓放心肉工程,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步入正轨。三是解决了拖欠多年的有关工程及征地款2000万元。四是投入2740万元,解决了破产企业下岗工人遣散费、拖欠工资、社保金等问题,并为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590万元。五是解决了3951名村干部退休退职金和安置费问题。六是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乘车难问题,组建松利小汽车出租公司,改善了市区客运条件。七是启动市区内街小巷硬底化工程,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八是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扶助,提供免租房解决航运公司37户水上人家上岸居住问题;切实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人均每月养老金比2002年增加130元;失业救济金每人每月比2002年增加140.8元;农村五保户待遇提高到人均每月85元。

  (四)抗洪救灾复产工作取得全面胜利。2006年,我市连续遭受“6.18”和“7.15”两次特大洪灾,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力抗洪救灾,将洪灾损失减到最低,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社会秩序稳定。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开展,交通、水利、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迅速修复,808户重建户已基本搬进新居,抗洪救灾复产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十、社会事业大协调

  (一)科教文卫工作成绩显著。科普工作有效推进,科研成果显著,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8个,列入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1个,13项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证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6年高考参考考生上线率和万人上线率均排清远市第二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连州中学创建成省一级学校,并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体设施进一步完善,文艺创作活跃,群众文体生活不断丰富,文体竞技捷报频传,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清远代表团获得1金13银,其中我市运动员夺得1金10银。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医疗条件显著改善,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65.3%,成功防控“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侵袭,防范重大疫情能力不断提高。

  (二)社会秩序持续稳定。四年来,妥善处置“12.21”交通事故、“8.6”焚车和“9.9”蘑菇中毒等重大事件,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明显提高。严厉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各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铲除了带黑帮性质的犯罪团伙,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建立信访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工作明显加强。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非法传销活动得到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安全事故“四项指标”大幅下降,依法关闭了32对证照不齐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得到加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实现零事故,安全生产考核连续三年被清远市评为最高分。

  (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目标。劳动就业和社保工作成效显著,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5万人,其中劳务输出5.9万人。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了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开通了连州市党政门户网站。统计执法力度不断增强,经济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成效明显,土地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国防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武装工作不断加强。各行各业均取得较好的成绩,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历届党委、政府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港澳台同胞、各界朋友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驻连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人员、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和支持连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籍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四年的丰富实践,我们提高了驾驭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升华了思想认识。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不断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冲破旧思想和旧体制的束缚,开拓视野,不断打造加快发展的新动力。实践证明,只有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积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是坚持扩大开放、借力发展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坚持主动地、全方位地打开山门,扩大开放,千方百计向外要资本、向外要市场、向外要技术、向外要人才。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先进生产力,才能提升加快发展能力,有效解决我市发展基础差、各项事业起步难的“瓶颈”问题。

  三是坚持发挥优势、打造动力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我们坚持着力发挥资源、环境、政策、成本优势,建设投资洼地、服务高地、创业福地、旅游胜地,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发挥和提升自身优势,连州才能有持久的、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实现后来居上的目标。

  四是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促和谐是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责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致力于维护政治安定、社会稳定,致力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进一步加快构建和谐连州的步伐。实践证明,只有一手抓发展,一手促和谐,才能推进连州经济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五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加快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工作中必须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在工作中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四年的成绩是显著的,四年的经验是宝贵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交通、电网、用地等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税源不足,缺少工业项目的支撑和推动,财政增收难度大;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还有差距,经济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今后,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追赶崛起步伐的攻坚时期;是描绘新蓝图、谱写新篇章,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黄金时期;也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争当后起之秀的机遇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夯实了蓄势待发的基础,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为我们承接国际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条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启动,连州一跃成为大珠三角的桥头堡,连州战略枢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优越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清连”、“二广”高速公路建设,连州加速发展的后发优势将更加强劲。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在看到优势与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清远各县、市(区)之间在更高层次上加速发展,争先进位的压力不断加大;连州经济堆头小,工业基础薄弱,加快引进项目推动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工作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现后发强势,承接融入大珠三角,率先崛起粤西北,全力加快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建设。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广东省九届十次全会及清远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在中共连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承接融入大珠三角,率先崛起粤西北,建设连州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城镇化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经济实力强劲、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科技教育先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新连州。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五年翻一番,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实现超百亿元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今后五年,我市将紧趋广东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形势,紧随清远加速融入珠三角的前进步伐,紧密结合连州实际,发挥优势,团结拼搏,乘势而上,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新跨越”:

  一是奋力培育支柱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推进第三产业,形成“一稳二强三兴旺”产业格局。“一稳”是稳定农业生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加快农村资源向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农副产品向商品的转移步伐,抓紧连州、星子、东陂、丰阳等农副产品市场建设。“二强”是做大做强工业支柱,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强化服务为动力,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大引进和大建设,抓好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以建滔信息产业科技城为龙头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以粤连电厂为龙头的能源工业园区、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工业园区、以“两矿”开发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园区,扶持振兴民营经济,鼓励企业进园发展,培育壮大企业规模,发展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工业产值和工业效益,力争到2011年固定资产投入超39亿元,工业产值超100亿元。“三兴旺”是优先发展旅游产业,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项目,打造旅游品牌,力争三年后年旅游人次超百万;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酒店服务、房产开发、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休闲娱乐、教育文化和连锁经营等新兴服务产业迅速壮大,形成项目梯次推进、产业集聚群起、经济多极支撑的良好局面。

  二是奋力改善发展环境,实现城市建设新跨越。加快城区和星子、东陂两个中心镇的发展,打造一批碳酸钙、硅灰石、无公害蔬菜和腊味等特色产业镇。抓紧做好镇乡发展和工业用地规划,适时修编市区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扩展步伐,实施“西扩北拓”发展战略,推进“一河两岸”建设,打造城西新区,拓展城北片区,加快旧城的升级改造,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具体抓好“一湖两桥三道四路五中心”的建设,“一湖”是海阳湖,包括马面滩枢纽工程和“水轴线”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水轴线”将利用城市排污管网中的沿河排污管道建设休闲景观“亲水平台”;“两桥”是保安大桥和龙潭大桥;“三道”是“中轴线”人民路、兴连大道和城北大道;“四路”是保安至东陂、朱岗至清水、东陂西塘至西岸林下、西岸七村至连州石角的镇通镇公路;“五中心”是客运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儿童娱乐中心、体育中心和人民中心。以房地产开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不断规范城市管理,加快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支持配合“清连”高速、“二广”高速和国道323线连州至连南段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省道114线城北至四方井段和县道388线西岸至湖南江华段升级改造,全面推进村级公路硬底化。加快城乡供电网络建设,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三是奋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发展新跨越。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实施“八个五”工程,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打造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烤烟、油茶、药材和瘦肉型猪“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无公害蔬菜、东陂腊味和药材“三大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精心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多种形式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加速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和村容村貌的建设。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优化生态公益林结构,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生产,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发展,创建林业生态市(县)。加强村民自治,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重点加快基层文化站、文化室等农村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和科技、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把乡村规划建设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是奋力打造和谐连州,实现社会发展新跨越。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壮大办学规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职业培训范围。不断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青少年宫,抓紧体育馆和其他综合体育运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办好每年一届的国际摄影年展,做大做强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品牌。保护和开发连州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大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加强财政工作,壮大财政收入,建立公共财政,逐步提高机关单位办公经费,逐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逐步提高村(社)干部待遇。大力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抓好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落实优抚措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标准。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积极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才战略,按照内外并重原则,注重培养本土人才,适度引进急需人才,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珍惜土地资源,正确处理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是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五年宏伟蓝图的开局年、基础年、关键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今后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清远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改善投资环境,发挥资源优势,以大招商促大引进,以大建设促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起好步、开好局,为实现经济社会新一轮的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20%,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5%、28.7%、19.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必须突出抓好“十个重点”,努力实现“十个加快”:

  一、以解放思想为重点,加快优化发展环境

  山区的落后,不仅是经济上的落后,更主要的是思想观念上落后。我们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才能迎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近年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思想解放和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单位仍然存在“门难进、面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部门服务利益化等现象,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要求。因此,连州要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切实增强慢进则退的危机感、抢抓机遇的紧迫感、争先发展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任何困难面前,发展意识不能淡化,发展速度不能降低,发展干劲不能降温,发展目标不能动摇。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发展意识,识大体,顾大局,学会算长账、算大账,让利引资,让地发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一条龙服务作用,在全市营造人人支持发展、人人拥护发展、人人推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以强化措施为重点,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最快捷、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要突出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以创新机制为重点,以强化工作为手段,以扩大引资为目的,注重经济与环保同步发展,通过外引内联、以商引商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一是强化招商合力。继续加强市、镇(乡)、村三级联动的招商力量,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重心下移,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支持的良好招商氛围。二是强化招商攻势。坚持多措并举抓招商,完善优惠和服务政策,创建招商引资平台,通过“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建设工业园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发挥“洼地效应”。巩固推进节会招商、领导招商、小分队招商、网上招商,大力开展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积极推动专业招商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三是强化考核激励。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考核责任制,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完善招商引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四是注重招商效果。从泛泛招商转变为重点招商,有的放矢,有序引进,提高引进项目质量。积极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以优质服务感动外商,形成以商引商、借商宣传的良好氛围,促进更多企业落户连州。

  三、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做好征地、用地工作,完善建滔工业园区、城南工业园区和“两矿”工业园区建设。切实抓好2006招商引资推介会奠基、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以粤连电厂、建滔(连州)信息产业科技城和“两矿”企业为龙头,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投入,推进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抓好“三依托三延长”:一是依托粤连电厂,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条。以粤连电厂为龙头,全力争取电厂三期和团星铁路建设,继续挖掘小水电潜力,不断完善电网建设,加大利用湖南周边地区的电力资源,巩固电力能源基地;二是依托建滔(连州)信息产业科技城,延长高新科技产业链条。争取建滔再上一批项目,抓紧美国量子清新空气报警器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投产,抓好永和玩具、德国香肠、德昌电机、智都纸业、毅力电子等外资企业的增资扩产,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和延长产业链;三是依托“两矿”产业,延长矿产开发产业链条,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通过开展“中国碳酸钙矿业之城”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开采行为,提高开采和加工准入门槛,尽快形成集约开发和加工,打造规模企业,提升产业品位。大力支持企业产业升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开发下游产品,加快产业链和产业群的形成,让矿产资源型工业成为我市工业增长的新亮点。

  四、以城乡建设为重点,加快改善人居环境

  发挥连州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和人民路建设进度,完善连阳大桥配套设施,建设兴连大道,构建便捷畅通的城市道路网络。通过招商引资加快马面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抬高连江城区段水位,形成人工湖。加快城西家私城、法律援助中心和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建设步伐,抓紧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工程建设,启动大云洲公园和文化广场三期建设工程,抓好南门大道二期、沿江花园三期、巾峰豪庭二期、都市玫瑰园等城市小区建设,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抓好高速路出入口的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市区主要干道柏油路面和内街小巷水泥路面改造工程。规范城市管理,继续推进市容市貌综合整治,促进市容市貌亮化、绿化、美化。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加快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重视环保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水平。加快镇乡之间的交通建设,抓紧保安大桥和龙潭大桥建设,启动国道323线连州至连南段改造工程和保安至东陂的旅游公路建设工程,完善田心公路和大财岭公路建设,推进村级公路硬底化改造工程。积极支持和配合清连高速施工和“二广”高速的征地拆迁工作,解决好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工程早日建成通车。

  五、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实施“八个五”工程,继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中介组织,大力扶持发展农业种养和农产品加工大户。做大做强红葱、水晶梨、东陂腊味等农业品牌,抓好无公害蔬菜等“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动植物防疫和检测,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菜”、“放心肉”。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水库移民后续扶持规划、机电排灌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省人大议案,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抓好防汛工作,实施农村安居和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灶、改房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规范村务、财务管理,积极推进“村财镇代管村用”的管理方式,做好清理化解村(社)债务工作,积极寻求和探索有效方式发展壮大村(社)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以打造品牌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以旅游业为龙头,以打造品牌为重点,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要提升知名度,增强影响力。办好第三届国际摄影年展,全力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广东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连州特色品牌。二要提升景点水平,增强吸引力。通过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千方百计提升景区品位。加快大东山温泉度假区的建设,引进资金开发福山道教福地,完善天龙峡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休闲观光旅游新品牌。三要挖掘文化底蕴,增强凝聚力。以刘禹锡等名人遗风遗迹为重点,深入挖掘连州历史文化,加快对古城建筑和古村落的开发保护,建设土特产等旅游购物一条街,打造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四要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亲和力。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酒店服务业和休闲娱乐业,规范旅游市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通过旅游的强力带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挥连州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全面实施“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战略,积极争取吸引知名物流大企业、大集团到连州发展,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重点现代物流业,建设品牌物流配送中心。做大做强摩托车、小商品、家私、水果、农副产品等五大专业市场,推动第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七、以全民创业为重点,加快振兴民营经济

  以全民创业为重点,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努力做到思想上放胆放开、工作上放手放权、政策上放宽放活,推动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支持民营经济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和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降低准入条件,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维护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种服务机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用工、用地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建设发展平台,净化发展环境。政府各部门要积极为民营企业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合作”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克服小打小闹的发展思想,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整体素质和规模,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八、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加快建设公共财政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加快市政园林处和市农信社改革进程,继续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对企业投资项目全面实行核准制、公示制和重大项目后评估制度。创新财政改革,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提高政府收支透明度,加快建设公共财政,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保障、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推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确保战略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设施建设的支出。积极培育和扩大税源,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管理。推进投资和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城市资产经营公司作用,通过融资运作和城市经营,激活和变现各类城市资产,增加公共财政收入,解决重大公共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

  九、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建设和谐连州

  继续深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一是解决“低保”问题。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从2007年开始,城市低保补差标准由原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80元,农村低保补差标准由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40元。二是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农村卫生院、卫生站等医疗条件,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试行工作,提高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三是解决“读书难”问题。在农村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免学杂费的基础上,免除农村中小学生课本费。四是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开展退伍军人就业培训工作。五是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建设,力争培训超过1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1.5万人,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继续做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设平安连州。一是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大力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强化农村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农村稳定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重点加大对农村水事和山林纠纷的调处力度,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打击“法轮功”、“六合彩”和各种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清查“黑网吧”和传销,加强出租屋和校园周边环境管理,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市、镇、村三级信访网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切实将各项维稳措施落到实处,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故。凡是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律严肃追究当事人的党纪政纪责任。四是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和责任,建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与监督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社会预警体系建设,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政府对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十、以协调发展为重点,加快精神文明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强镇、教育强市创建步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进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的配套设施,建好青少年宫。抓好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开发,做好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期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努力创建广东省文化先进市(县)。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强化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广东省卫生城市。加快科技普及推广,建立健全科技信息网络,做好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科技企业。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推动民族宗教、对台和外事侨务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和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国防动员、武装、民兵和“双拥”工作,推进殡葬改革,进一步做好扶贫、移民工作。强化统计监管,促进发展和改革健康运行。做好档案、气象、地方志等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团结高效、干事创业、执政为民、勤政廉政”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行为准则,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加强政府法制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制定重大规划,出台重大行政措施,要履行法律咨询程序,并主动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推行阳光政务,建设公正政府。把诚信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实行政府承诺必办制,加快建立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全社会诚信体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想问题、作决策,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重大决策、重点工程等与人民群众利益、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听证、公示等有效途径向群众公开。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强化审计、统计、财政、法制监督及行政监察,严肃行政工作纪律。健全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全面推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和建设工程公开招标投标制度。认真落实政府公开采购、集中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严格规范行政设权和各种收费、检查工作,确保行政行为公正廉洁。

  推进行政提速,建设高效政府。全面开展“行政提速”活动,根除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人浮于事等顽症。大力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工作,安排专人跟踪,定期汇报,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和督查督办。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完善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网,推进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的转变。大兴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实干之风和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健全政府工作规则,精简会议,压缩文件,推进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开始起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建设步伐而努力奋斗!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