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清远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连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4-02-13 12:47:04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清远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130日在清远市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清远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刘军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清远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1]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全市经济基本盘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各项事业稳步向上、持续向好。

  (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主要指标企稳回升。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0.2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8%,进出口总额增长2.7%,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惠企政策落实见效。在全面落实中央、省政策措施基础上,配套出台激发企业活力措施59条、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措施31条、清远纺织服装产业八条等措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4.3亿元。成功争取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6.59亿元、惠及152家企业,为308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争取增值税加计抵减5.06亿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分行业、分领域召开16场产业发展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邀请行业专家、科研院校等高端“智脑”,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引导同行企业协同发展、抱团发展。围绕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举办27场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有力缓解企业融资需求。截至12月末,全市期末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达30.7万户,增长5.4%,其中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9.0%、4.5%。

  (二)百千万工程[2]深入实施。高位推进百千万工程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统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市县两级均成立书记亲自挂帅的指挥部,设置指挥部办公室和工作专班。印发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制定“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和专班工作方案,挂图推进148项年度量化目标举措,出台54份市级配套政策文件。实现全市8个县(市、区)、85个乡镇(街道)挂点责任制全覆盖。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实施“创先、进位、消薄”行动,英德为创先类,清城、佛冈为进位类,清新、连州、阳山、连山、连南为消薄类。连州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清城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清新集群化打造品牌民宿成效显著,英德入选茶业百强县域、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佛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连南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连山积极探索“三地活化”改革[3],阳山完成国家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任务。印发实施市域内对口帮扶协作实施方案,推动南部四县(市、区)与北部四县(市)优势互补、协作互助。建设美丽兴旺新城镇。引导乡镇差异化发展,85个乡镇(街道)分为12个城区镇、14个中心镇、12个专业镇、34个特色镇、13个普通镇。清新太平等7个乡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连州东陂等6个乡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34家企业结对帮扶80个乡镇。深入推进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突出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4]建设,目前建有美丽乡镇入口通道107个、美丽示范主街73条、美丽圩镇客厅46个、绿美生态小公园147个、美丽河道189.6公里,连片提升改造房屋外立面7599栋,改造提升农贸市场88个。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清远市连续五年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居粤北片区第1位。清城区东城街新桥村等61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共拆除危旧房、违章建筑4.9万平方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87万吨,累计建成“四小园”[5]51862处。深入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累计创建美丽乡村11991个、占总村数83.6%。清远市入选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州)试点。阳山县松林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清城区石角镇黄布村、清新区浸潭镇六甲洞村、连南县三江镇金坑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纵深推进广清一体化。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园”管理机构进入实体化运作。新开工项目42个、投(试)产项目52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全口径税收分别增长15%和9.8%。广清两市合计629项事项实现跨城“自助办”、2871项事项实现跨城“专区办”[6]。引入省妇幼保健院托管清新中医院、清新妇幼保健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清城区人民医院共建“粤北精准肿瘤医学中心”。广清道明幼儿园建成使用,广清玉岩学校扩班招生。广清第三轮帮扶协作团队完成轮换。

  (三)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特色农业稳步提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27.1万亩、产量73.7万吨,大豆播种面积5.3万亩,油料播种面积58.7万亩,完成省下达粮油生产任务。用工业思维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综合产值分别增长30.3%、25%、38.9%、32.7%、55.7%。英德红茶金毛毫亮相中法元首松园茶叙。“盐焗清远鸡”预制菜入选“广东省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京东、先正达、省盐业集团、联丰等行业头部企业成功落地。清远市预制菜产业园动工建设。新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7个、产品加工企业1个。清远麻鸡成功入选2022年十大畜禽优异种质资源名单。在全国创新探索实施“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着力扶持25个乡村特色产业、200家乡村小微企业提升发展、做大做强。工业支撑更加强劲。成功举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大会、汽车电子供应链大会。1家企业入选省级单项冠军企业,3个产品入选省级单项冠军产品,4家制造业企业入围2023广东企业500强。新增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持续抓好工业匹配度提升,累计推动452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连南产业园成功获批为省级产业园。全年收储工业用地省、市指标5297亩(含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551亩。积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成为省5个重点支持主平台之一,获省资金支持4.9亿元。主平台新开工项目74个,其中投资额超2000万元的制造业项目35个;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95.2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41.8%。新建成标准厂房约261万平方米。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项目116个,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目标。高水平建设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成立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管委会,粤检集团、广州希音、致景科技、深圳海柔等一批专业服务机构和知名企业签约落地,园区已落户企业近480家。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实施“风土清远·生态消费”城市消费节日品牌三年行动,成功举办“家520”汽车主题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依托2023大湾区新能源汽车100小时直播挑战赛等活动助力线上经济,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25.3%、28.8%。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英德市红旗茶厂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高位推进北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积极打造北江两岸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广东“红茶飘香大美英德”茶文化旅游线路入选2023年“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佛冈熹乐谷温泉度假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英德市宝墩湖生态旅游景区、阳山县广东峡天下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英德奥园巧克力王国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7.3%和82.6%。新增上市企业1家,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4%。出台阶段性取消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支持公积金支付首付、“认房不认贷”政策,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45.6万平方米,居粤东西北地区第1位。组建广州数据交易所(清远)服务基地,完成智慧信息等43款数据产品上架,与百度合作启动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

  (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全市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9%,再创新高。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6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产业技术攻关加快推进,50个项目获省、市科研立项资金4315万元。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增至8家,位居全省第1。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500家。新增省博士工作站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市高级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投入使用。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34件,增长20.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2笔,增长212.5%。地理标志产品及用标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英德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有效投资不断扩大。179个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17.8亿元、完成率126.9%,50个项目开工建设,21个项目建成达产。25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获中央资金3.41亿元、开工率100%。170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获得债券额度144亿元、开工率100%。12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使用基金9.51亿、支付率90.38%。13个项目获取增发国债资金7.24亿元。5个项目获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590万元、支出率86.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举办2023清远(深圳)招商推介会、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招商大会等8场重大招商活动,成功引进雅迪华南基地、海大生物饲料基地等重大项目,全年新签约投资金额2000万元及以上项目396个,合计投资金额约814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下放(或委托)审批事项41项,完成50个市级部门2416项事项二次统筹,推动同一事项在全市范围内按同一标准审核、无差别受理,深化“跨域通办”。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比率超95.5%。50%以上事项实现“四免”[7]优化。在全省率先完成“粤智助”自助机在全市镇街和行政村全覆盖。

  (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广清接合片区建设入选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广清接合片区范围内已实现居住证互认。佛冈率先发放全市首张《土地经营权证》,获银行机构授信发放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300万元。英德浛洸镇、连州东陂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建设有序推进。稳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市属各集团公司合作投资存量项目24个,总规模327.2亿元。搭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高质量发展母基金等3支基金落地,园区基金、产业转移基金近期完成组建。稳步实施医疗改革。协调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连山县区域医疗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项目通过国家终期评估验收。深入推进林业改革。市属国有林场改革稳步推进。持续推进林权制度改革,2023年全市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43.6万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面积55万亩、贷款余额16.2亿元。大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市1788个经济合作社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全省率先上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全市农村产权项目通过省级平台完成交易755宗、成交资金总额5.2亿元。积极探索全域土地整治。佛冈汤塘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复,18个项目已动工7个,累计投入9725万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RCEP[8]其他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分别增长38.2%、36.1%,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7.3亿元,增长21.7%,顺利进入综试区考核评估第三档“成效初显”队列。拼多多跨境电商清远仓、抖音清远项目落地运营,冰鲜鸡实现以跨境电商方式输送港澳。

  (六)城市建设加快提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永清广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磁浮旅游专线上线试运行,广清城际北延线车站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佛清从高速北段通车运营,二广高速连山至贺州支线项目完成建设,清花高速、旅游客运码头、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加快推进,京港澳高速佛冈至广州太和段改扩建工程动工建设。新城片区排水管网错接漏接改造工程、市区供水设施建设工程、潖江蓄滞洪区主体工程完工。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2宗。新建、改造县镇污水管网568.4公里,完成城市供水管道50公里、老旧给  排水管道改造143.1公里。新建燃气管道102.7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千兆城市”,全年新建5G基站2131个。完成智慧停车位改造1960个,新增公共充电桩363个。城市品质稳步提升。《清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完成26个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湖城大道、清晖南路、人民西路、海逸路等主干道路正式通车。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4个,推进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3个、微改造类项目5个,改造地块面积达8.3公顷。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新建口袋公园10个,完成违法建设治理面积86.6万平方米,756个小区完成“撤桶”[9],南部四县(市、区)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绿色建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445.9万平方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获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4%。11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目标。完成5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项目。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获省河湖长制考核优秀等次,235宗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竣工验收。完成81宗小水电站退出工作。绿美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全市森林面积居全省第2位。全面落实林长制,全市完成林分优化23.5万亩、新造林抚育6.7万亩、森林抚育30万亩、绿色通道提升1.1万亩、古树防治复壮280株,实现3977株古树名木保险全覆盖,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人员248.2万人次,建成碧道42.3公里。阳山岭背镇成功入选广东省森林城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印发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连州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南成功申报广东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年新增绿色工厂2家。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59.1万千瓦。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21.9亿元,增长46.1%。

  (七)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全市民生类支出33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8%。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各类技能培训2.2万人次,开展纺织服装技能培训5853人。养老、工伤、失业三大险种累计参保39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92.6万人、58.8万人。全年发放低保金4.7亿元,惠及城乡低保3.4万户、7.4万人。民生事业全面推进。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2.8万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依托产教融合研究院建成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等五大分中心[10]。与广州国家实验室合作建设呼吸慢病综合防治清远基地,启动实施呼吸慢病综合防治先导计划。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2022年度省级绩效评价排名第2位,英德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清远市首家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中心部分投入使用,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通过国家考核评估。积极发展托育服务,新增托育位950个。持续优化养老服务,新建长者食堂37个。第十六届省运会暨第九届省残运会圆满收官。全市31个公共体育场馆已全部实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年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163次,参与人数6.5万余人次。举办大型演唱会8场。社会风险有效防范。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巩固连片15亩以上可复耕撂荒耕地整治成效,加快推进3-15亩撂荒耕地的摸排和复耕复种进度。全年粮食储备规模22万吨、食用油986吨,完成省下达任务。持续提升电力保供能力,新增能源装机273.4万千瓦,国能电厂一期、台泥英德电力储能电站顺利投产,清城区白庙地块200MW/400MWh独立储能站动工建设。妥善化解国库支付风险。按“一楼一策”稳妥推进保交楼和问题楼盘处置,全市问题楼盘风险总体可控。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扎实推进法治清远平安清远建设,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森林防火、消防安全、工矿商贸、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化解,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6%和6.5%,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城市防灾减灾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推行“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持续开展“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专项斗争。扎实推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全面启动开展禁毒示范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网络安全等领域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坚持高位推进“双拥”工作,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深入开展军民融合工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成绩来之不易,问题和挑战仍然突出: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等部分主要经济指标距年初确定的目标差距较大;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够高;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较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南北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水平有待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作为,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推进清远现代化建设,加快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

  ——进出口总额增长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投资监测调度力度,着力增强重点产业投资,加强基础设施投资,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挖掘民间投资潜力,确保完成投资目标任务。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81个,年度计划投资330.6亿元。围绕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加快谋划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基础性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指挥部、市并联审批专班机制作用,及时有效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发国债、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工具,鼓励和挖掘优质项目开展REITs试点。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持续打造“风土清远·生态消费”消费节日品牌,稳定和扩大智能家电、家具、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住宿餐饮、商业零售等消费持续回暖。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打造新型消费空间,推动壹悦城、万达广场等消费集聚区建设,推进北江两岸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打响北江夜游品牌,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连州片区)建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强化对外经贸合作,充分利用RCEP自由贸易协定,强化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全力扩大进出口规模,鼓励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重点展会、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启动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综合保障服务功能。高质量开展招商引资。研究出台全市性招商中介奖励政策,加强驻点招商、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谋划举办若干大型招商活动,力争引进项目不少于300个,合同投资金额不少于500亿元。强化税源意识,培植巩固优质税源,统筹开展税源招商。

  (二)高质量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交通网络一体互联。大力实施“三铁工程”,推动磁浮旅游专线建成通车、广清城际清远至省职教城站段加快建设,争取永清广高铁早日动工,谋划推动广清城际和广花城际联络线、银盏至广清产业园(纺织产业园)轨道交通项目等规划建设,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清花高速、京港澳高速佛冈至广州太和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做好韶贺高速清远段、佛江高速北延线清新至湖南交界段、京港澳高速粤境韶关武江至清远佛冈段改扩建项目、广清大道南延线、太石路与花都红棉大道对接线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清远清城至白云机场高速公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高速公路(从埔高速北延线)。完成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一期、清远旅游客运码头(南岸码头)建设,加快清远新港公共物流码头、市区交通综合码头等项目前期工作。纵深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加快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力争新签约落地项目40个、投(试)产项目35个、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探索双向“飞地经济”等合作模式。持续优化产业功能布局,推进广清园北部区域、广德园中南片区、广佛园二期、空港新城启动区加快开发建设,推动豪瑞恩、中恒泰家具智能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提升园区综合环境和承载能力,推动园区道路与外围交通路网连接建设、加强供水供电基础保障,加快广清产业园污水厂二期、广德(英德)产业园德盛路、广佛(佛冈)产业园一纵路建设。通过新建校区、医院分院以及托管、结对等方式逐步将广州教育、医疗、科技资源延伸到清远,有力提升我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广清营商环境对口帮扶27条措施落地见效。深化区域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广州都市圈规划建设,强化与广佛核心区硬软件联通共享,承接广佛优质资源要素外溢和非中心城市功能疏解。深入探索“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前端+后台”“总装+配套”“孵化+产业化”等合作模式,深度参与广州都市圈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持续深化产业、科技、教育、医疗、人才服务等领域合作。

  (三)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深入推进我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战场、首选地。高水平建设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加快推进天安智谷·进兴时尚产业园、中大时尚科技城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建立“中心工厂+卫星工厂”产业模式,加快建设棉纱棉布交易大卖场、数码印花产业园、共享智造车间、时尚设计园,大力推动纺织服装及相关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打造“中国快时尚智造基地”。大力培育“8+1”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以新北江制药、蓝宝制药、容大生物、嘉博制药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更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上规模发展,全力支持战略小金属、化妆品行业企业做大做强。分类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加快推动飞来峡预制菜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鼓励优势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20个以上,实现技改投资50亿元以上,力争匹配度优质企业增至380家以上。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工业思维、系统思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力争五大产业综合产值增长20%以上。持续打造“清远好风土”和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拓宽清远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实施“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培育建设一批产业发展主力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业龙头企业总部基地和农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医疗康养、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中国南部物流枢纽二期项目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市县镇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发展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完善上市服务机制。以清远长隆为着力点,推动全市生态旅游、乡村民宿等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构建“一带一廊一区”[11]千亿级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壮大“文旅+”融合发展业态产品,积极推动农旅融合、产教融合、森林康养、文旅融合。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清远高新区继续争先进位,抓好英德省级高新区发展,支持连州、佛冈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强科技企业培育和服务,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突破500家。持续落实相关人才引育政策及省博士博士后扶持计划,大力招引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探索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才聚才功能作用,引聚专家对接服务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

  (四)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高标准建设燕湖新城、北岸公园等一批城市新客厅,深入开展北江两岸、公园景区周边及主干道路绿化美化亮化提升行动,提升高端生产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改造不少于42个城镇老旧小区。持续完善市政设施配套,力争清远大道、燕湖大道、平安路等重点建设道路工程年内完工;推动职教一路西延线、职教二路、附城大道、长埔路等项目加快施工进度。深入开展“两违”清拆、“三线”整治,加快洲心、横荷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加快大燕湖电排站、新元电排站等一批骨干水利排灌泵站阶段性建设。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提质增效,重点培育一批10亿元级企业、布局一批亿元级项目,打造县域经济主引擎。根据各县(市、区)分类情况,立足产业基础优势,找准县域发展定位,支持清城、清新、佛冈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推动英德、连州加快绿色工业化进程,引导连山、连南、阳山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支持连州开展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试点。支持佛冈高品质打造国家县城建设示范地区。增强城镇造血功能。分类施策引导全市乡镇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突出粤北特色、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改善镇街环境,提升镇域品质,建设美丽街区,把圩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引导各类专业机构投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圩镇建设、中心镇建设等领域。支持7个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启动乡村运营工作,推动80个乡镇各创建1个以上乡村运营试点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比三创”活动,持续巩固拓展整治成效。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持续开展“五级梯度”美丽乡村创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典型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建设、管护、运营一体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继续发挥驻镇帮镇扶村组团帮扶单位资源优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为重要牵引,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广清接合片区电子居住证互认工作取得更好成效,加快推动人才返乡落户。探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扎实推进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继续推进《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融资工作,解决城乡发展融资需求。因地制宜推动供水供气等管网向乡村和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延伸,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英德浛洸镇、连州东陂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建设。

  (五)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证照分离”“一照通行”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转变,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后补审批模式。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持续推广“信易贷”“粤信融”“中小融”平台。继续开展“金融赋能+”政银企融资对接,扎实推动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困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实体产业,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参与公益性项目、政府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和开发利用域内自然资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三医联动”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分布。深入推进民生领域价格改革,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市区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定价规则。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实现市县级政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0%以上。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公共数据高效供给。深入推进计量行政许可改革试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化规划、土地、资金、税费等方面对民营资本的支持力度。加强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梳理报送重大项目清单、产业项目清单、特许经营清单等拟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情况。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畅通民间投资问题反应渠道。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环境。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美丽宜居水平。加快绿美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全域增绿”行动,突出做好林分优化、林相改善,完成林分优化18.4万亩、新造林抚育11.8万亩以上、森林抚育30万亩。积极打造种苗供应基地,做好香樟、枫香、木荷等优质种苗储备工作。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结合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大力推广种植麻竹、油茶等经济林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建设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古树公园、口袋公园,抓好南岭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抓好裸露山体修复绿化,大力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加强示范点建设,支持阳山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持续拓展巩固连州、连南示范创建成效,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结合万里碧道、防洪排涝工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大气质量,推动颗粒物、NOx和VOCs协同治理,继续推进钢铁、水泥、玻璃和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工业行业NOx深度减排。加强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科学实施土壤治理与修复。着力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生活领域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坚决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持续推进漫水河、乐排河等重点流域治理,深化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设施有效运行率。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升级改造,严格实施节能审查、节能监察、节能管理,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创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加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推广力度,力争2024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5%。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35万千瓦。

  (七)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实施稳就业“十六条”和“乐业南粤”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能力建设,高水平打造“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金字招牌,聚焦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等重大项目,精准培养产业人才。加速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及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抓好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位供给,新增幼儿园、中小学学位1.2万个以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双减”水平,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工程,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健康清远建设,加快推进省职教城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医联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形成县-镇-村分级诊疗体系。实施“生育友好工程”,有效增加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全面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的建设,建成“长者饭堂”50个以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准对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好清远奥体中心、“四馆一中心”等平台载体,扎实办好大型演唱会、书香清远等活动,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优质文化服务产品。纵深实施青年发展规划,抓实抓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守保发放底线,按时、足额、规范发放各项社保保险待遇。精准推动参保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养老、工伤、失业、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步提高。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推动城乡居民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八)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加大信用风险处置力度,严防产业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推动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着力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加快国能电厂二期、清远石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清远高新区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等电源项目建设。推进清城区白庙地块200MW/400MWh独立储能站等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基础设施,新(扩)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422千米。强化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建设高标准农田9.8万亩以上,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全年粮食产量73.6万吨以上,持续巩固连片15亩以上可复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坚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做好粮食应急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公共卫生防控类和救灾物资等物资收储任务。建设平安清远法治清远。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坚决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品药品环境安全等突出问题。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景区及大型游乐设施、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法治建设,打造法治清远建设工作品牌,提升市县法治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

  

  [1]省委“1310”具体部署:“1”是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3”是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10”是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

  [2]“百千万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简称。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路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3]“三地活化改革: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资源进行活化利用。

  [4]美丽圩镇七个一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

  [5]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小生态板块。

  [6]跨城专区办广东政务服务网“清远市跨域通办专区”提供服务事项异地在线办理。

  [7]四免材料免提交、表单信息免填写、免使用实物印章、免手写签名。

  [8]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参加(“10+5”),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9]“撤桶”为消除居民小区住宅楼楼道消防安全隐患,改善楼道环境卫生,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将原来由物业服务单位设置在居民小区住宅楼各楼层的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撤走,并在居民小区公共区域(含一楼架空层、地下停车场等)设立生活垃圾投放(收集)点,集中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10]五大分中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筑行业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工程中心、安全应急产业中心、研学发展中心。

  [11]“一带一廊一区”北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南岭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文旅)廊道、广清接合片区旅游先行示范区。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