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连州调查队:农村疫情防控网络严密 存在漏洞尚需补全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1-03-29 18:05:29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2020年入冬以来,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弹,一些农村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为农村疫情防控再次敲响了警钟。农村地区具有量大面广、村落分布散而村民集聚高等特点,居民疫情防控意识相对淡薄。连州作为劳务输出地,春节返乡人口基数较大,走亲访友、聚餐聚会、宗祠活动的频次增多,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容易产生疫情防控的盲点和风险点。为充分了解连州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积极行动加紧补齐疫情防控短板,筑牢农村疫情防控安全线。连州调查队通过现场调研、电话访问等形式,对涉及丰阳镇丰阳村、西岸镇石兰村、保安镇本公洞村以及西江镇外塘村的6名村干部和30位村民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显示,连州农村疫情防控网络较为严密,但防疫人力不足、能力有限等问题还需及时解决。

  一、农村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

  (一)防疫措施细致扎实。调研结果显示,所有受访村民均表示所在村采取系列措施防控疫情。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通过乡村广播、流动喇叭、拉横幅等方式进行防疫宣传(86.7%);二是通过村卫生室、诊所对有发热症状的患者进行登记(83.3%);三是村干部或村医入户宣传讲解勤洗手、戴口罩等疫情防控知识(76.7%)。相关措施对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政策,引导村民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减少人员流动,及时阻断疫情传播渠道成效显著。

  图片1.png

   

  图1 农村疫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

  (二)宣传工作开展实

  一是将宣传教育工作前置。劝导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暂缓返乡是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而做好宣传劝导工作又是其最可行、最有效的方法。如丰阳村对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予以网格化管理,将村干部分配至指定区块负责宣传工作,落实分区负责,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宣传工作扎实到位。而西岸镇石兰村则多措并举,通过乡村“大喇叭”巡回播放疫情防控疫情、派发宣传单、号召村民通过微信群转发劝导亲朋暂缓回乡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村民知疫情、防疫情的配合程度。

  二是倡导暂缓或取消聚集性活动。针对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走亲访友、聚集聚餐的传统,为防控疫情,各地对聚集性家庭活动均采取劝导、限制等措施。如连州市保安镇发文严控农村大型活动、传统集聚等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西岸镇石兰村原则上禁止10人以上聚集性活动,如确需举办,需向村镇两级报备。

  (三)落实行政村、自然村两级疫情防控联动机制。西岸镇石兰村表示,该村在行政村层面成立由村支书、村医、治保主任为成员的应急防控三人小组,负责整个行政村疫情防控统筹、协调工作。在自然村层面则由网格员、村小组组长负责各自村人员排查、防疫宣传等工作。两级联动,互为补充,最大限度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四)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开展人居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滋生传播渠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春节前夕,各地采取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如保安镇本公洞村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开展“防疫情·迎新春”环境卫生清洁行动,重点对公共区域、畜禽圈舍开展病毒消杀、清洁卫生,同时及时清运垃圾,严格做好学校、市场、祠堂及村内其他公共设施通风、保洁工作,切实铲除疫情滋生传播土壤。调研结果显示,96.7%的受访者认为与2020年春节期间相比,自己所在村里卫生状况有较大改善。

  (五)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力度。西岸镇石兰村黄书记说,在卡点排查入村人员时,除开展体温测量、要求出示健康码外,还要求其扫描“通讯大数据行程卡”二维码,通过输入其手机号等信息,实时显示其近期行程,确保被排查人员不恶意隐瞒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

  二、农村疫情防控主要问题和困难

  调研结果显示,96.7%的受访者对所在村防疫措施表示满意,80%的受访者表示不担心会在村里感染新冠肺炎疫情,表明广大村民对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信心充足(图2)。但农村疫情防控仍存在以下隐患。

  图片2.png

   

  图二农村地区防疫信心情况

  (一)常态化个人防控麻痹大意。调研结果显示,仅有43.3%受访者有出门经常佩戴口罩的习惯;有46.7%的受访者未明确表示会取消参加聚集性家庭活动计划。对农村疫情防控形成较大风险隐患。

  (二)防疫物资供应较为充足,但质量问题成隐忧。调研结果显示,56.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不缺乏防疫物资,但也有受访者表达了对防疫物资质量的担忧。如西岸镇石兰村黄书记表示,目前他们用的口罩都是网上采购的,货源良莠不齐,自己又不知道该如何辨别口罩真伪,担心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一线抗“疫”人员健康。建议政府派发有品质保障的防疫物资或提供权威购买渠道,由村里自行采购,同时严厉打击和查处出售伪劣质量口罩的厂商,守护群众的健康。

  (三)动态掌握人员车辆流入流出情况较难。66.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村在人员、车辆管控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是难以动态掌握人员车辆流入流出情况。如西岸镇石兰村黄书记表示,农村不像城市封闭式小区可以仅留一个出入口,安排两三个人执勤,就能基本确保对出入小区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农村是个开放空间,村中大大小小出入口多,四通八达,有限的人手难以覆盖所有出入口。即便实现对所有出入口设卡全覆盖,也难以避免人员从小道出入。为此,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重在加大对连州主要出入通道排查力度,将疫情输入风险阻挡在第一道关卡;重在村民积极支持配合政府出台的疫情防控措施;重在村民广泛支持,如实申报近期行程,及时报告亲属返乡动态,不漏报、不隐瞒。

  (四)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繁重,村干部多头兼顾压力陡增。丰阳村吴书记反映,年底考核期间,村里需不时上报各类工作报告、工作总结,还需迎接有关部门工作检查,工作量较平时大幅增加。加之年底不少外出人员返回,前来办理业务人数与日俱增,导致工作负担明显增加,有时难以兼顾疫情防控。石兰村黄书记则反映,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基层不必要报表报送情况明显减少,现在不需上报种类繁多的疫情防控表格,每日只需报送《每日流动人员登记表》《疫情期间外来人员排查表》两张表格即可。但随着在外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来临,基层排查工作量明显增加,有限的人手难以兼顾疫情防控和村内日常工作所需。

  (五)防疫宣传难度较大。所有受访村干部均表示,村民常态化个人防控麻痹大意,劝导难是农村防疫宣传的突出难点。乡土熟人社会背景下对法律意识普遍薄弱的村民开展防疫宣传有两难。一是难以采取强硬措施。作为世居本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互相熟悉甚至沾亲带故,遇到劝阻难的村民往往碍于情面或怕得罪人而不敢采取强硬措施。二是难以运用法律条文现实案例以法说理。农村居民尤其是年长者法律接受度相对较低,倘若普法不善容易引起对方反感。三是对老年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缺乏有针对性宣传防疫措施,点对点上门宣传力度不足,防疫宣传“最后一公里”有待打通。

  (六)村级隔离管控能力、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较低。受访村干部均表示,乡村卫生室没有处置突发疫情能力,村内专业疫情防控力量紧缺,村干部专业疫情防控能力不足,一旦村内出现可疑病情人员,无法就地第一时间采取隔离密切接触者、大规模排查、病毒消杀等工作,往往贻误战机,加大疫情扩散风险。

  (七)农村疫情防控措施较去年有所松懈。60%的受访者认为所在村今年疫情防控力度较去年略有放松,16.7%的受访者表示力度持平,23.3%受访者认为力度加大。究其原因,除疫情防控整体形势稳定向好,以及部分地区麻痹大意思想作祟外,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防疫人力紧张。目前,每个行政村层面只配备5名左右村干部,难以满足疫情防控任务所需。如丰阳镇丰阳村吴书记反映,该村是镇政府驻地,也是贯穿粤湘两省的交通要道,交通便利,省内外人员流动性较强。全村大小出口有十余处之多,仅有的5名村干部难以满足卡点执勤需求,因此只能将有限的人力安排在主要出入口。当被问及镇里是否有派人参加农村疫情防控时,吴书记表示,镇上工作人员已被抽调优先保障市内主干道疫情防控所需,无力再支持村内疫情防控。目前村内防疫人员缺口主要通过党员、志愿者填补。尽管如此,对于一个拥有3700余常住人口,每日流动人员数以百计的大村而言,仍显捉襟见肘。

  二是相应资金紧张。部分受访村集体资金紧张,无力为农村一线防疫人员提供补助补贴也是导致农村疫情防控措施难以严格落实的原因。如西江镇外塘村反映,基层村干部工资待遇十分微薄,难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开支,在日常工作压力和疫情防控任务叠加影响下,部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挫明显,而一些村干部即便想做实疫情防控措施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保安镇本公洞村莫书记表示,因村干部人员有限,村里原计划发动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在村出入口设卡执勤。尽管参与卡口执勤人员属于志愿者性质,不需发放补贴金,但需按每人每天50元标准保障执勤人员伙食,预计每日仅伙食补助一项就多达数千元,远超村集体承受范围,该计划只得作罢。

  三、意见和建议

  1.提升农村抗“疫”能力,加大人文关怀力度。一是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动员防疫志愿者作用,协助“村两委”做好防疫工作。二是加大农村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专业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自行开展病毒消杀、体温监测、应急隔离等防疫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村、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关爱和激励力度,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四是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合理传导责任,减少会议频率、压缩会议时间,降低报表材料报送次数,让基层村干部有更多精力、余力投身农村疫情防控一线。

  二是提高宣传活动有效性、针对性。除利用微信、“粤政易”等新媒体开展防疫宣传外,还需综合运用乡村大喇叭、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展板、张贴海报等传统形式,提高对中老年群体宣传覆盖程度。同时,防疫宣传要更有针对性,针对孤寡老年或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利用节前慰问契机,开展现场点对点宣传。对劝导难村民,动员亲属参与防疫宣传,让家里人做思想工作加以劝导,形成防疫宣传合力。

  三是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力度。调研结果显示,有43.3%受访村民表示消毒液、体温计、口罩等防疫物资仍较为紧缺,一旦突发疫情,难以在迅速满足防疫所需。为此,建议加大疫情防控物资调拨储备力度,建立村一级防疫物资储备站,健全防疫物资跨区域应急调拨机制,确保“有得用 及时用”。

  四是进一步做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强化重点活动场所的“扫码入场”“戴口罩进入”管理,限制或暂时关闭室内文体场所、老年活动室等场所。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劝导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出门,最大限度减少人群聚集活动,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如有发热、咳嗽等不适,就近到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治排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疫情传播风险。

  五是加大疫苗接种力度。积极申请加大调配疫苗数量,在基本覆盖重点人群,做到“应种尽种”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原则,逐步向广大城乡居民扎实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从根源上降低病毒传播扩散几率。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