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连州市实施乡村振兴的情况和效果,连州调查队对连州部分镇(乡)、村委开展调研,并与部分调查对象开展座谈。调研显示:连州推进乡村振兴效果初步显现,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得到持续改善,农业发展、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村居民满意度较高。
一、连州乡村振兴效果初显,农村居民满意度较高
2018年以来,连州不断开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工作,利用连州的地理位置、环境优势、农业禀赋等资源,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方向,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效初显,获得了群众的较高评价。
(一)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发展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连州市用“三大体系”,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重农兴农强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以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调研显示,受访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整体满意度较高,满意率接近八成。其中41.6%表示非常满意,33.3%较满意。对于本地政府服务产业的做法表示非常满意的有51.6%,比较满意的有35.0%。对本村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环境表示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均为33.3%。
(二)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竞争力,连州不断推进农村绿色发展,突出岭南特色、粤北特点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四好农村路”、污水处理等项目的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画卷展现在连州乡土大地上。调研表明,农村居民对村庄环境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对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现状表示满意的占73.3%,对公厕改造表示满意的占83.3%,对道路建设表示满意的占86.6%,对供水供电的情况表示满意的占81.6%,对村容村貌建设与改善表示满意的占80.0%。
(三)乡风文明不断进步
创文常态化,文明兴连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要从环境着手,还需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文明卫生意识,不断推进文明乡村的建设。调研显示,65.0%的受访村民对社会风气表示满意,71.6%对村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情况表示满意,78.3%对村里看病的便利程度和医疗条件表示满意,63.3%对农村教育条件感到满意。
(四)乡村治理有效推进
连州结合发展实际,以党建“红色引擎”凸显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培养人才,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做好扫黑除恶、全民禁毒工作,逐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调研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农村居民对乡村治理成效感到满意,其中,56.6%对村干部作风表示非常满意,50.0%对村两委模范带头作用效果表示非常显著,50.0%表示对村务财务公开状况表示非常满意,46.6%对村里治安情况表示非常满意。
(五)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让农村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调研显示,受访农村居民对自家近几年的增收情况表示满意的占55.0%,对家庭住房情况表示满意的占71.6%,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表示满意的占75.0%。
二、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仍面临乡村振兴工作进程缓慢、农村产业发展受限以及乡村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
(一)乡村振兴宣传方式仍需改进,农民主体作用有待提高
调研发现,基层工作人员普遍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并进行了推广宣传,但由于宣传方式单一且宣传重形式、轻效果,部分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持“一知半解”或“事不关己”的态度,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部分工作进程缓慢。
(二)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农村发展受诸多条件限制,发展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地方特色品牌少,品牌知名度低,缺乏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加之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中青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就业或求学,村民文化素质较低,村里留守人员多为老幼妇孺,农业科技手段难以有效推广和使用,农村产业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受到限制。
(三)乡村振兴人才匮乏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就业,因此村里从事农业活动的大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年轻且有文化的劳动力较少。另外,地区发展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难以留住人才,以及相关人员难以在乡村工作中施展才能。总之,农村发展进程缓慢,教育、医疗等生活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农村引才工作遇阻,农村人才匮乏。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一)改进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主体意识
借助各类媒体平台,通过开展主题宣讲、专题访谈、下乡入户等方式,线上媒体推广和线下座谈会、走访入户等相结合,积极宣传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工作,营造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氛围,鼓励农民参与其中,积极配合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二)坚持科技兴农,扩宽产业发展渠道
努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挥产业园区引领作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打造连州特色产业,建强美丽乡村和农村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鼓励更多农户参与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打造产业品牌,结合电商平台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打通产销购一体化体系,助力产业有质效,产品有销路,收益有保障。
(三)引进人才,留助乡村人才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力宣传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可以发挥大学生作用,积极加强校园、企业合作,让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除了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还要留下和帮助村里现有人才的发展,鼓励本土人才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制定完善的人才成长机制,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实施村两委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探索地区产业发展急需专业,与相关院校、机构合作,开展定期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断完善乡村教学条件、提高医务人员水平和医疗设备、增加养老服务和养老设施,增加休闲娱乐设施等,全方位留住人才,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培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