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龙坪镇龙坪村里的贫困户李京花,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贫困面貌,走向致富奔康的道路。
李京花正在准备食材
明亮的厨房里,李京花正在准备食材。今天她要做的是她的拿手菜:红枣党参鸡。整鸡褪毛、清洗、骨肉处理,李京花动作利索,显示了扎实的基本功。
李京花是龙坪镇龙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4口人,是家中唯一有劳动能力的人员。2016年精准识别时,其丈夫腿有疾病行动不便,大儿子在读大学,小儿子在读幼儿园,而缺乏职业技能的李京花只能到饭店当服务员,收入较低。省司法厅驻龙坪工作队的到来让李京花的家庭出现了转机。
连州市龙坪镇龙坪村驻村干部 黄东荣:“我们发现她做菜有一手,她自己本人也愿意做菜,我们开了这个农庄之后就直接把她聘为厨师,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不断的派她出去学习。”
几年下来,李京花学会了不少的新菜式,还获得了“2019年度清远市乡村粤菜师傅”的称号。
李京花(右一)
连州市龙坪镇龙坪村村民 李京花:“工作队来了之后,就叫我来这里务工,安排我到河源培训厨艺,现在我能够靠手艺赚钱,感到很开心。”
前些年,家里只有李京花一个人务工。丈夫更换假肢的费用一次就过万,相当于她一年的务工收入,加上大儿子考上了大学,让原本就抓襟见肘的家庭愈加困窘。
摆脱贫困的李京花面露笑容
连州市龙坪镇龙坪村村民 李京花:“以前工资只有一千来块,不够用的。现在赚的钱基本够开支,小孩大学也毕业了,就好得多了。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感谢扶贫工作队来帮助我们,也感谢我没有放弃自己。”
目前,李京花在白瓦农庄每月工资收入约3000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加上合作社每年的分红,现在李京花家庭收入达到了人均2万元,完全达到了脱贫标准,已经走在了脱贫奔康的前列。
李京花的成功脱贫,是省司法厅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志”“智”双扶,注重“造血式”扶贫的生动实践。
连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信玲、陈捷、刘正杰
通讯员: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