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视频 > 连州新闻

关注|想不到,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竟两度迁至连州


来源:连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09-04 15:42:15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在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举行。活动通过文艺汇演、现场参观、专家授课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的挖掘与活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红色历史文化故事。

“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动在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举行。

      本次活动由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东陂镇政府、连州市教育局、自然资源局、文化馆共同协办。华南师范大学、惠州学院的专家和学者,连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启尊,以及有关部门人员和青少年学生们400多人参加活动。

      去年以来,以韶关、清远、云浮、梅州四市为重点打造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在保护与活化中走入公众视野。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对口帮扶下,目前东陂镇西塘村内多处高校旧址正在修缮中,未来,它们将作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主要内容。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文艺汇演。

      在东陂镇西塘村,潘启尊为连州红色文化志愿者进行了授旗。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文艺汇演。舞蹈《飞夺》展现了残酷的战争画面,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抗日场景;诗歌朗诵《民族魂》展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绣球花开》通过挽救负伤红军的故事,表现了深深的军民鱼水情……一个个寓意深刻的节目,让现场人员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省立文理学院及其附中(粤秀中学)办学旧址,并前往东陂镇西溪中心学校阶梯课室,听取华南师范大学专家介绍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情况,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纵深
省立文理学院两度迁至连县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东省陆续停办各市中小学,省立私立学校大部分迁于粤北地区,其中省立文理学院曾两度迁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粤北连县(今连州)。

省立文理学院旧址——“陈氏宗祠”。

      1939年,省立文理学院及其附中从韶关乳源搬迁到连县东陂(现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租借西塘村、塘头坪村“双桂坊”“黄尚书祠”“陈氏宗祠”等建筑办学,师生则分散居住于村民家中。

      省立文理学院及其附中在东陂度过了两年。1942年,学院搬至曲江。曲江失守后,于1945年重来东陂旧校舍。附中最初设在连县东陂镇塘头坪村,后来搬到江夏村,后改名为省立粤秀中学。

      1946年春,省立粤秀中学从连县东陂镇迁往“丰湖书院”,不久改名为“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即现在的惠州学院前身。

      1950年10月,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更名广东省文理学院。1951年6月,在广东省文理学院基础上加入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等,成立了华南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成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可以说,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作为多所中高等院校的前身,为广东教育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连州将依托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
结合文旅资源打造深度游产品

      去年以来,以韶关、清远、云浮、梅州四市为重点打造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在保护与活化中走入公众视野。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对口服务下,目前东陂镇西塘村内多处高校旧址正在修缮中,未来,它们将作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主要内容。

      如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等方式,吸引了不少游客及读者前来参观和阅读,省立文理学院旧址正渐渐成为连州西塘村及周围几个村庄村民的文化加油站,已然成为清远文旅融合的典范,也成为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好去处。

      位处连州东陂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周围聚集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秦汉古道、古村落,亦有“中国空军第一人”冯达飞的故居及纪念馆等人文景观,还有湟川三峡、连州地下河等自然景观。未来,连州有望依托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结合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打造深度游产品。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通讯员 张碧娇 吴昊俣 欧文华

编辑:林伟杰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