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视频 > 连州新闻

六月六,连州掀起民俗活动热浪


来源:连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7-09 10:25:56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瑶安乡“神老节”、沙坊村“洗佛节”和大路边“接姑姑”,7月8日农历六月初六,连州掀起民俗活动热浪。人们在享受青山绿水美景的同时,还能欣赏“瑶族高台小长鼓舞”与“洗佛节”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晨,在瑶安瑶族乡盘石里村,山间弥漫层层“白纱”,鸭子正在溪边梳理羽翼。随着一辆辆小车的到来,各地来盘石里村过“神老节”的客人们让瑶寨村沸腾起来。

  上午10时,头戴法师帽、身披红色长袍的“先生公”把庙宇中的13位“神老”请至溪边,一众瑶族男女将“神老”抬至河中清洗,清洗完毕将“神老”整齐安放溪边,“先生公”怀着崇尚与敬畏自然的心情进行一番祭祀,祈祷村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小溪边,“先生公”带领一众瑶族青年男子在河中清洗“神老”。

  66岁的瑶民赵进才说,沾点圣水可保身体健康,平安幸福。脚踩在溪中的人们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互相泼水,欢叫声霎时充满了仲夏的瑶寨。

  下午,被誉为民族艺术之花的高台小长鼓舞成为观众翘首以盼的节目,4张八仙台上,各有两名瑶族男女青年,随着铜钵、锣鼓声响,在狭小的台面上或跳、转、翻扑,双方对鼓一招一式配合默契,舞蹈动作优美,引得台下观众阵阵赞声。

  △瑶族高台小长鼓舞表演现场。

  随后的竹竿舞引来众多观众参与,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参与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掉鞋”、“摔跤”,许多参与者以“失败”告终,引得众人捧腹大笑,但仍不断有游客想一尝新鲜,“轻松”地加入了“失败队伍”,时间流逝,客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体验了别样的瑶族风情。

  △瑶族妹子带领客人跳起竹竿舞。

  当地老人介绍,相传很久以前,有13位神老来到盘石里村开山造田,为后世瑶族人留下了千亩良田。那天是六月初六,后人为纪念13位神老,便雕塑了13尊神像,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纪念仪式。“‘神老节’源于唐朝,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目前只在盘石里村流行。”

  当日,在沙坊村,清澈见底的大龙河缓缓流过,随着锣鼓和八音声起,一年一度的“洗佛节”在此拉开序幕。据悉,洗佛节”是沙坊人为纪念始祖石文德而流传至今。五代十国时,石文德得楚王马希范赏识授水部员外郎,封沙坊村为“儒林坊”。后来连州石氏一直以“儒林家风远,水部世泽长”为宗祠联,以水浴始祖、进而洗佛的习俗就这样延续下来。

  上午,“洗佛节”仪式开始,道士率领着“八音”鼓乐队吹打引路,来到村边的东岳庙,将诸神“请”出来。大大小小的神佛们被扛抬着巡游,先后摆放到村里的四座门楼里,接受各家香火。

  △沙坊村“洗佛节”祭祀现场。

  随后,村民们将佛神抬到小龙河中,大家纷纷下河为诸神们“沐浴”,洗去诸神身上的尘埃,祈祷五谷丰登。村民们在诸神洗浴的同时互相泼水,一度形成“人神共浴”的画面。在村民眼中,当日河里的水一年之中最为纯净的“圣水”,沾在身上能为自己带来好运气。

  图/文:清远日报记者 周璐 通讯员 吴刚霞 赵艳 陈志军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