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移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结合移民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移民村点发展和稳定为主线,以解决我市移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心系移民、深入基层,认真谋划,精心运作,求实有效地推进后扶政策的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五年工作回顾
一、后期扶持工作有序推进,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6年7月开始,我办根据国发[2006]17号文《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意见》精神,全面铺开水库移民后扶工作,从政策宣传,人口核定到项目的实施,政策兑现等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使后扶工作持续有序推进。经市政府批复同意,我市移民采用直补到人和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扶持方式(两者结合),即每人每年600元之中,400元直补到人,200元用于解决移民村集体基础实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确定了扶持方式,人口核定工作更是今后实施后扶政策的一个关键点。为此,在2006年下半年,我市按照人口核定登记的程序开展了水库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在人口核定登记过程中,严格把握政策,对人口登记质量进行全面审查和复核,实事求是,注重实据,阳光操作,张榜公示,公开公正,经过全面调查摸底,认真核定校对,较好地完成了移民人口登记工作。根据核定,我市大中型水库共有2081户,8059人,其中潭岭水库移民7583人,上兰靛水库移民472人,三峡水库移民4人。小型水库移民649户,2748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也将正式启动。到目前止,5年时间里,大中型水库移民直接安排后扶资金到村到人共1016.74万元,其中,已通过财政直补到户到人共873户3525人,拨入移民帐户直补资金共654.84万元;支出统筹项目资金共361.9万元,实施项目58个,其中,文化室装修项目共11宗投入后扶资金78.7万元;道路硬底化项目共21宗投入后扶资金151.6万元;食水工程项目15宗投入后扶资金89.1万元;水利维修项目共11宗投入后扶资金共42.5万元。这些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移民村点普遍存在的“饮水难,行路难,灌溉难、缺活动活场所”等问题,有效地改善和保障了民生、移民村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移民群众人居环境日渐优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推进了全市移民事业稳定和谐发展。
二、一些移民遗留问题逐步解决,促进了移民的和谐和稳定。
1、移民机构得到整合。我市水库移民原分三大块管理,即面上水库(中小型水库)移民归市水务局管理,大型潭岭水库移民分库内、库外两块由星子镇政府和潭岭水库移民办管理。随着后扶工作的推进,这种移民管理格局弊端和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08年4月对水库移民机构作出整合决定,并得到清远市编委的批复同意,撤销原有移民机构,合并设立“连州市水库移民管理办公室”,使移民工作得到解决较好协调,移民工作有了组织上的保障。
2、安居工程得到解决。从1996年开始实施的移民危房改造工作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这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绝大部分移民的“卫生房”、“跃进房”都已得到改造。但仍有些遗留问题存在着,主要是市政府实施潭岭水库移民危房改造政策出台前(1996年前),已有少部分移民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一步到位改造了危房,建起了混凝土结构钢筋水泥楼,但我市危房改造的政策是对砖木结构的危房(旧屋)的改造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补贴,而对出台政策前一步到位改建水泥钢筋楼的移民没给予政策资金补贴。这部分移民一直以来强烈要求列入改危对象范围,我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下乡调研,统计共有28户属于危房改造政策出台前建起的钢筋水泥楼,为此我办在去年请示了市政府,将这一部分移民按改后政策支付改危款,使移民危房改造遗留问题得以解决,稳定了大局,安定了民心。
3、移民集资招工入厂款得以返还。为解决移民就业问题,上世纪80年代后期,潭岭水库70多名移民带资(移民个人集资5000元,移民办出资5000元)到二轻总公司属下连港毛织厂,合同五年还本息,但一直未能兑现,不少移民到处上访,影响稳定大局。为偿还移民的部分集资款,2010年我办和星子镇政府通过法律途径取得二轻总公司属下连港毛织厂土地面积1300㎡作抵押并通过市土地交易挂牌拍卖成功,市领导对此作出批示,同意“所收取的土地出让金本级部分返给移民办,用于兑现集资款。”使这一多年遗留问题得以解决,移民高高兴兴地领回了自己的集资款。
4、上兰靛水库移民用电及移交韶关属地管理遗留问题得以解决。从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任务。
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要求,我办积极完成计生、扶贫、信访维稳等工作,通过努力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连州市2009年度信访工作创优单位;2010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活动先进党组织;2011年移民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存在不足:
1、后扶政策实施后,移民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广大移民仍未摆脱贫困局面,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2、由于我市移民村点多广,项目规划资金分解到各移民村后,资金分散,后扶项目建设整体效果不够明显,亮点不够突出。在今后规划中,在充分尊重移民群众意愿前提下,集中资金,重点扶持 ,统筹解决移民村点受益程度高,实施效果好的重点、亮点项目建设,以取得更好的扶持效应。
今后五年工作设想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起步年,为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今后五年,我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省、市移民部门的总体工作要求,力争完成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17号文件精神。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转变移民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扶持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使移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推进移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安排规划项目。以移民群众直接受益为出发点,以水库移民早日脱贫致富、移民区社会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从解决移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入手,科学合理编制规划,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突出移民主体地位,提高规划实施效果。
三、规划目标
“十二五”的5年规划期内,在妥善解决水库移民生计突出问题基础上,着重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区域经济优势产业的扶持与推广力度,开辟移民增收渠道。提高移民就业和创业能力,充分调动移民主观能动性,将国家帮扶与移民自身努力有机结合,争取用五年时间逐步建立起较稳定的移民收入增长机制。具体目标为:
继续抓好水库移民的后续扶持工作,充分利用国家的移民政策,妥善解决移民生产、生活中突出问题,力争五年移民的生活达到或赶上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主要工作是:
1、认真做好小型水库2006—2010年后期扶持资金项目计划工作,扎实做好项目实施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审核,编报工作,发挥乡镇村点作用,使小型水库项目早日建成,移民群众早受益,确保小型水库移民安定稳定。
2、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的发放工作,保证直补资金按时足额发放。
3、加快推进后扶项目实施,认真组织谋划移民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工作进度,提升工作水平,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实施一个,成功一个,受益一方。争取到2015年,编制项目20个,争取到位10个,实施10个。
4、“十二五”期间继续每年开展一次移民干部业务培训,帮助移民群众增收致富本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5、加强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移民困难,及时化解矛盾隐患,进一步考虑维稳工作预案,推进维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维护水库移民大局稳定。
6、按照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积极化解移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饱满的精神投入移民工作中,创一流业绩树移民新形象,努力实现和谐移民的目标。
水库移民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认识移民工作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立足根本、放眼发展,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移民工作深入开展。继续执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加大扶持力度,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促进移民经济发展,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