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推进“双减”落地 构建素养课堂——2021年荔湾帮扶连州教育专题培训在慧光中学进行


来源:连州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1-12-06 09:25:01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冬日渐寒、白霜初露,12月4日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余仁生副院长在连州市慧光中学会议室为连州市的校长们带来《“双减”背景下育人方式转变——构建深度学习指向下的素养课堂》专题讲座,连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股张神根股长及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副校长、完全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学点负责人共139人参加培训。

                                    图一:2021年荔湾区帮扶连州教育专题培训在连州市慧光中学会议室进行

   余仁生副院长指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生产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大国之间竞争加剧,让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渴求十分强烈。实现人才强国战略,课堂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质量,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这是育人方式转变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必须站在国家立场、人民立场、党的立场来讨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教育塑造着一代代人的价值观,对任何国家来说,教育都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发展。我们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惠普、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教育是最受关注的民生工程,与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坚持人民立场,多从家长学生角度出发,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余仁生副院长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研究,明确要求我们在严格执行国家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传统、资源和生源特点,积极创新,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分类指导,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教育。

                    

               图二:余仁生副院长带来《“双减”背景下育人方式转变——构建深度学习指向下的素养课堂》

一、育人方式的变革

        余仁生副院长为我们育人方式的变革找准落脚点:

        1.“教什么”(课程体系):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学科课程目标体系,遴选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内容,加强学科内与学科间的内容整合,解决课程知识繁难偏旧、空疏无用、过分分化等问题。

       2.“怎么教”(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自由探索、善于应用、勇于创新的能力和素养。

      3.推进教学评一体化:通过研训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式转变的价值要求和具体操作,让教师领会“教学评”的一致,让教师在教改中作为其教学成果、绩效评价、评奖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二、系统全面整体推进课堂变革

卓越的教育需要高品质学校为载体,高品质学校更需要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来呈现。“如果课堂改革始终停留在单向改革的层面,难免会陷入迷思,只有让课堂改革走向更综合、更完整,才能避免陷入一种顾此失彼的死循环。”余仁生副院长要求我们:

       1.推进作业管理,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2.构建素养课堂教学模式;

       3.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方案,做好符合核心素养目标的学业评价;

       4.转变研修方式,夯实校本教研;

  5.推进教学新规程建设。 

       三、课堂要落实“核心素养”要素

       关于“核心素养”关键要落实2017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1.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3.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4.培养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4+X”素养课堂

       余仁生副院长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研究,提出“4+X”素养课堂:其中“4”指“学习力、合作力、思维力、实践力”四个关键能力;“X”指学科特有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价值意义等素养,是变量。四个关键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任务驱动、自主合作探究(深度)学习活动的设计;素养课堂需要这四种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问答式、讲授式、表演式课堂形态。“+”不是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学科任务的学习,习得关键能力,形成核心素养。“4+X”素养课堂是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指导的教学。余仁生副院长通过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具体案例阐明“4+X”素养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及教学基本策略:

        1.自主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引、方法、机制和要求,让学生学习提前。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独立走进学习场,学会学习。

       2.深度教学:深度学习是教师借助工具在情境学习活动中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价值,完整的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具体的方法有:整体教学方法、知识体系建构、意义对话教学等。

       3.协作学习:创建学习共同体,以共同的任务、明确的责任分工、相应的规则、激励机制等展开的互助性学习。要注意小组建立、合作方法与技巧培训、教师参与、情境创设等因素,让合作学习有力。

       4.活动化教学:通过学科活动完整掌握知识体系,促进人的身心发育,发展人的素养。活动育人的方式:认知性活动、交往性活动、工具性活动。活动化教学策略强调学科特性,比如高中语文:以言语为内容,以听说读写为活动形式。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文学习活动形式,以达到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作、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5.情境教学策略: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出发,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让学生进入知识的体验当中。情境转化分为: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知识符号——客观事物;知识——思维。情境可以刺激学生,让学生走进情感世界;情境可以是知识具有丰富的价值生长点,让知识更有意义。情境教学要体现其特质要求:基于生活,即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主性形象性,强调创新,解决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换;体现学科性,紧扣教学内容;内含问题,有价值的情境一定内涵有价值的问题;融入情感,激发感染力。

       6.移动互联教学策略: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方法,完成素养课堂流程再造,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分析、精准施教,实现素养课堂教学发展性价值追求。

      最后余仁生副院长指出“4+X”素养课堂的推进,要以核心素养习得为中心,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以课堂变革为抓手,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深入开展“4+X”素养课堂教学范式(基本式+变式)建构,大力开展教学管理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建设,切实开展基于新学业标准的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建设。

               

              图三:参加2021年荔湾区帮扶连州教育专题培训的校长们在认真听课。

广清对口帮扶暖人心,荔湾送教上门促发展。连州借力广清对口帮扶,充分利用广州市荔湾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我市教师专业成长。在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可以在家门口及时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时代要求我们进步,学习永远在路上,张神根股长感谢荔湾区为我们提供优质的培训,希望全市各学校认真构思“双减”背景下育人方式转变,构建深度学习指向下的素养课堂。余副院长精彩的讲座既有课堂变革意义的解读,又有课堂变革路径和实施办法的详细指导,让校长们受益匪浅。大家深刻感悟到要培养时代新人,课堂变革势在必行!相信在连州市各校长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连州将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学习力、合作力、思维力、实践力为中心且充满生命激情和生命动感的课堂!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