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连州镇石角片区,抬头见绿,可观万里碧道绿荫成带、波光粼粼,郁郁葱葱的大榕树、底蕴深厚的古建筑诉说着历史与乡愁,一村一落皆风景;华灯初上,悠悠连江灯光璀璨,栋栋楼宇鳞次栉比,公园、广场随处可见休闲锻炼的人们,步行街、大商场人流如织,城市活力尽显……
连州镇作为连州市的中心城镇,在它身上可以窥见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这里既有着千载文韵,也有着烟火繁华;既是连州城市扩容提质的“主阵地”,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排头兵”。肩负重任的连州镇,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砥砺奋进步步争先,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热潮中,连州镇将全力推动‘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要求,锐意进取、实干担当,推动各项工作提速增效,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中体现连州镇担当、贡献连州镇力量。”连州镇党委书记陈超文说。
彰显新作为
突出“闯融优实责”五字诀促提质增效
连州市作为清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在其谋划中,将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承载能力,深化主城区规划,推进城区扩容提质,把目前城关镇17万常住人口提升至50万,将连州打造成为粤湘桂省际边界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具体到镇域经济中,连州更是提出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发展壮大中心镇,打造一批“十亿元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战鼓擂响,连州镇勇毅向前、奋勇争先,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突破口,于乘风破浪中迈出一方天地。
狠抓强农富农,突出“闯”字振兴产业。发挥丝苗米、菜心种植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致富带头人,推动丝苗米、菜心两大百亿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进驻发展文旅产业,切实推动石角片区乡村文旅由“途经地”向“目的地”转变,提高“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转化率。持续开发沙坊粉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排头兵”的活力,加大沙坊粉宣传力度,提升沙坊粉销量。积极申报沙坊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聚焦城乡融合,突出“融”字协调发展。连州镇强化城市管理,持续整治市容秩序、规范市区范围内建筑垃圾乱堆放行为,稳步推进砂场整治、G107线整治、生鲜肉类经营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化城乡治理,持续开展“两违”整治,做好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项目整改和后期管护,做好设施农用地管理和指导,为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大项目支撑,突出“优”字筑牢基础。连州镇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开展城南污水处理厂、城西城北新区开发教育配套工程、城西核心区东西侧等项目的征地工作。加快完善道路交通建设,持续推进村道安防工程项目,修建昆湟线护栏1.2公里,有序推进大坪村湟槐桥危桥改造。加快升级农业基础设施,扎实推进高标农田项目和龙口灌区建设工作,惠及龙口至高堆一带逾1.7万亩的农田灌溉,全面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切实遏制耕地撂荒,稳住粮食产量。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字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六稳”“六保”政策,积极组织群众参加技能培训,给予失业人群关怀保障社会稳定。加大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费与医疗保险续费力度,按要求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全镇社会保障、城乡低保、社会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优抚对象、长寿老人、低保补贴、特困群体应保尽保。
促进安定稳定,突出“责”字守好底线。矛盾化解及时有效,依托多元解纷连州镇工作站、春风工作站、“粤平安”等平台,创新“警调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2023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件315宗,已化解291宗,化解率为92.4%。持续深化“两员两化”建设,上半年共办结网格事件3940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8月28日上午,连州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正式揭牌成立,为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汇聚更多资源奠定了基础,奋力展现“百千万工程”中的连州镇特色、连州镇担当。
奋进新路径
以工业化思维做农业擎起乡村振兴画卷
一路之隔,一边是一间稍显封闭的长型窄房,以往制作沙坊粉的石磨小作坊还保留着;另一边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湟福沙坊粉厂,自动化的机械设备轰鸣运作、生产线上多名员工有序生产分工——这正是前者跨越式的“升级版”。
在连州镇沙坊村,当地以洁净的山泉水和本地富硒大米为原料制作沙坊切粉,其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坊粉被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但长期以来村民“小作坊式”生产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沙坊切粉产业规模始终上不了,产业品牌仍待擦亮。
着眼于此,连州镇经济联合总社入股润邦(广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小作坊并引进标准化生产线,于2021年9月正式投产实现生产机械化,引导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沙坊粉产量,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契机,以“湟福”为品牌进驻市场。
“以前我们是小打小闹,自己开个小作坊制作沙坊粉,经常要凌晨3点起床浸米、磨米,每天只能做一两百斤,而且晒粉很受天气影响。”村民石忠信说道,他积极响应号召,担任粉厂的厂长,前后对比感受最是深刻,“目前企业仍在进一步开拓及成长中,年产值逾千万元,产量过百吨。”石忠信介绍,粉厂有当地及周边员工数十人,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并且员工可以结合生产计算提成,每吨可提成0.5元。
沙坊村是连州推进创建的“一镇三村”共同富裕试点之一,沙坊粉之变,折射出连州镇“以工业化思维做农业”的深层逻辑。
“清远正全力打造丝苗米等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沙坊粉是以丝苗米制作而成的特色美食,正是丝苗米产业链的延伸。”陈超文说,随着沙坊村小作坊整合成厂,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实现新跨越,加速打造本地农特产品标杆。“今年我们到珠三角城市广泛接触企业、商会,计划未来进一步推动连州菜心、沙坊粉等优质农产品进入珠三角市场。”
当前,连州谋划充分发挥优质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长寿水、富硒米、甜菜心、香腊味、水晶梨”招引预制菜、奶制品等高端食品药品企业,打造百亿级食品药品产业。作为当地自古以来的重要“粮仓”,连州镇现代农业发展也在步步争先,加速探索产业富民新道路。
连州镇将紧跟连州菜心百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12221”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致富带头人,推动菜心产业提质增效。要产业就要有产地,连州镇还将整合辖区内优质耕地,发展规模集约农业,其中石角片区、龙口片区均过万亩,因地制宜打造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
连州镇还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共和沙坊村为核心,打造沙坊村共同富裕试点村,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委会发展。
结合沙坊建村1100余年、有千年古村落“儒林坊”及百余间青砖古屋、沙坊“洗佛节”民俗活动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市首个美丽田园项目、建设非遗展示馆等基础与优势,连州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共和沙坊村为核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建设。
连州镇人大主席夏建球介绍,未来计划建成集旅游观光、悠闲购物、教育基地、产业扶贫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活用连州古“八景”文旅资源,串联连州镇多个美丽乡村,绘就“碧道+美丽乡村”美丽画卷,提高“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转化率。
南方+记者 陈国飞 黄津
通讯员 陈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