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朋友们,看看我们丰阳镇圩日热闹的场景,牛肉干、马蹄、水晶梨……”今年暑期,由中山大学理学院学生打造的“圩购经济”项目,通过“云趁圩”,带网友们感受了一场独具乡土气息的传统购物方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围绕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丰阳镇大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依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科学探索“人才引用育留”的新思路、新点子,推进“三乡”活动——发挥“青年才俊”下乡智库优势、厚植“雁归人才”返乡创业热情、挖掘“新农人”兴乡新思路,激活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活水。
打造“青春活力”下乡平台
这个暑假,青春气息涌动在丰阳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中山大学团委联合学校9个学院、近300名师生组成“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扎根丰阳,深入乡村一线,助力丰阳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连州两地青年,共话乡村振兴促发展”活动在丰阳村礼堂举办。
例如,中山大学教授苏薇薇指导的《马不停蹄——挖掘健康价值提升连州马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探索马蹄的健康价值,开发附加值高、营养健康的马蹄深加工产品——马蹄饼干、马蹄果冻等,打造完整的马蹄产业链,加快推进产品附加值;突击队联动“数字丰阳”项目,通过打造“数字人”电商直播,创新探索“数字人”软件技术应用场景,为丰阳镇电商中心打造“24小时直播间”。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丰阳镇人才驿站调研“马不停蹄”项目。
中大师生在丰阳共建突击队工作站、共办中山大学·连州市乡村振兴青年论坛、共建校地协同工作机制,聚拢共同合力。结对高校与本地青年建立青年联盟,带动本地青年、返乡大学生与中学生共同参加项目建设和志愿服务,在校地互动过程中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人才。同时,突击队积极发挥智力优势,深入调研,为丰阳镇落实“百千万工程”提出多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有效破解推进高质量发展。
构建“雁归队伍”返乡“朋友圈”
“在这里,我学会了使用电商平台和拍摄产品短视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电商直播运营,助力家乡的乡村振兴。”丰阳村应届大学毕业生吴春林参加了丰阳镇“雁归”大学生座谈会和家乡乡村振兴企业的实地观摩活动后,在“归雁”的引领下也加入到返乡助力振兴的队伍中。
中山大学师生在丰阳开展规划实地调研。
近年来,丰阳镇人才驿站建立“双库一站”,“雁归”工程服务队定期通过微信联系、电话调研、村委会沟通、上门走访、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宣传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让大学生们了解和认识丰阳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全面掌握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并纳入应届毕业生信息库中,对标丰阳镇企业用人需求,找准双方需求的结合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今年8月,丰阳镇首届“人才杯”男子篮球邀请赛举办,全镇50多名“雁归”大学生齐聚一堂,展现了丰阳镇返乡大学生和优秀青年团结一心、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的同时,通过以“赛”会友的方式,构建“返乡”参与家乡建设的“朋友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激活“新农人”兴乡的源头活水
“政府搭台、学校设计、行业推进、企业唱戏,我们要把‘新农人’兴乡创业的基础打牢,把台搭好,筑巢引凤,让更多有梦想的人才,愿意来到丰阳,愿意留在丰阳,最后发展丰阳。”在丰阳镇2023年“雁归”人才工作推进会上,镇党委书记李剑平说。
丰阳镇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近年来,丰阳镇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以优惠政策、产教融合等方式,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驻镇帮镇扶村帮扶单位的智库帮扶下,广泛吸引专家学者、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云集丰阳,出谋划策,打造属于具有丰阳特色的“农文旅”发展路线,并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能,实现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
广东渔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丰阳后,丰阳镇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结合企业发展需要,提供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对接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省内重点高校,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激活农业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和新动力,让“新农人”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兴农人”。目前,渔晟园项目已经打造了产销一条龙的完整农业生态链,吸引和带动了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