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开展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秩序和谐与稳定的重要举措。宅基地是农民及农民集体重要的财产权利,直接关系到每个农户的切身利益,房地一体证的目的也是规范农村宅基地多、乱等情况,确定一户一宅和确权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从而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通过农村不动产登记,对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房屋所有权进行确认和保护,将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产权保障,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基础,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
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原有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无矢量数据、图册不规范和变更、注销登记不及时,导致建新不交旧、办新不交旧、证房位置和主体不一致等问题普遍,清理规范难,农村建设用地使用管理难。为有效破解历史难题,制定工作程序,明确解决路径,采取颁新证承诺交旧证和依程序调查公告注销作废“一户多证”等方式,切实解决历史上颁发宅基地使用权证存在的问题,做到依法依规和公平合理,促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
二、解决宅基地纠纷
农村经常会出现宅基地边界不清晰、权属不明等问题,而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后,不仅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而且还能遏制农村违规圈地、“一户多宅”等情况发生。
三、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明确产权界定和统一的登记发证,为农村土地的流转提供了便利。农民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土地的买卖、租赁等交易,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四、有效凭证利于维权
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后,农民将可以领取房屋不动产权证,这也使农村的房屋以及土地能得到保障,遇到房屋征迁补偿、邻里地界纠纷等方面都是有利的凭证。
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基本落实到千家万户,农民群众也积极响应,享受自己宅基地使用权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更加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更是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