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智惠西江 “薯”光无限——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连州市西江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西江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8-12 17:48:27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在社会实践中展现青年的力量,近日,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薯”光无限“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连州市西江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运用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手段,切实解决西江镇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图片4.png

  据了解,连州西江镇高山番薯产业历史悠久,出产的“一点红”等番薯品种口感细腻、甘甜味美,远近闻名。近年来由于施肥、灌溉不当和病虫害等问题,番薯产量、品质难以进一步提升,导致当地建设高端“鲜食番薯”品牌步履维艰。
   面对西江镇番薯产业水、肥、病等发展瓶颈问题,中山大学农生学院团委组建了“薯”光无限“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并特邀土壤养分循环与作物营养高效团队副教授姜晓谦、助理教授刘婧娜等老师作指导,力争通过构建以土壤肥力和水分数据为基础的高山番薯水肥高效利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示范技术体系,提高西江镇番薯产量,降低施肥和灌溉成本,高效防治番薯病虫害,着力推动西江镇番薯产业升级。

图片5.png

  突击队员前往西江镇高山片区开展调研、采样及示范区选址工作,并与当地种植大户展开交流,了解番薯的品种、水肥管理措施和病虫害防治等情况,在进行了田间土壤和染病番薯植株叶片取样后,返回学校对样本展开分析与鉴定,并根据调研分析及鉴定结果,制定了高山番薯智能水肥一体化方案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案。

图片6.png

  “薯”光无限突击队一行16人再到连州市西江镇,携带专业设备、生物肥料及植物源农药,全面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碳原科技(云浮)有限公司也专程派出技术负责人,为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与井塘村、高山村村干部、种植大户代表、“薯”光无限突击队及合作企业代表开展的座谈会上,西江镇党委书记黄美强介绍了西江镇高山番薯产业的历史沿革、地理优势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并表达了对项目实施的深切期望和坚定信心。

图片7.png

  突击队队长唐良杰对高山番薯智能水肥一体化方案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人员就实施方案及示范应用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种植户们说“:来自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技术专家和同学们找到了困扰我们多年的病根,解答了我们的疑问。感谢突击队为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们有信心在中山大学老师及同学们的指导与帮助下,让西江镇的高山番薯产业更上一层楼。”

图片8.png

  根据方案,突击队在西江镇高山番薯种植基地采用太空诱变培育的野生型芽孢杆菌绿色生物有机菌肥以及氢分子信号肥等先进肥料,在示范田块进行施肥对比示范,并搭建水肥一体化系统及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和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实现高效、科学的灌溉与施肥。使用性引诱剂的防治方法,阻断斜纹夜蛾繁殖,有效减少其种群密度。对于甘薯病毒病危害,突击队采用了植物源农药D-柠檬烯,通过物理触杀作用扼杀传播病毒的昆虫。

图片9.png

  突击队员表示,希望通过三年的应用示范,构建一套可应用、可推广的以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为基础的高山番薯水肥管理解决方案,切实助力西江镇高山番薯产业发展。同时,中山大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进广东乡村一线,充分发挥农学院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科优势,将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和学生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让青春为中国现代式化农业挺膺担当。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