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无人机喷药“起风波” 人民调解“破局”暖民心


来源:连州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7-16 16:13:30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赔偿拿到了,企业也改了规矩,我们种地更踏实了!”近日,连州市保安镇村民老李的话道出了31户农户的心声。一场因无人机喷药遇大风引发的农田损害纠纷,经保安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一致,24.5亩受损农作物的损失得到妥善解决,矛盾就地化解。签调解协议书.png

  科技作业遇风扰 农户企业起纷争

  当天,某企业按计划在租赁农田开展无人机农药喷洒作业,这本是提升农业效率的科技手段,却因突发大风“添了乱”——部分农药随风飘散,波及相邻的保安村农田。眼看自家种植的花生、苦瓜、玉米等作物出现药害枯黄,31户村民心急如焚,找到企业要求赔偿。

  “我们不是不讲理,但作物受损是事实,得给个说法!”村民们的诉求恳切却带着焦虑。而企业方也有难处:“作业前按规程操作,谁能想到突然刮大风?责任全算我们头上,有点冤。”双方就责任划分、赔偿金额各执一词,分歧渐大,无奈之下,共同向保安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递交了调解申请。

  专业赋能明权责 情法交融破僵局

  接到申请后,镇调委会第一时间启动调解程序,由保安司法所联合镇农业服务站技术人员组成专班,一场“精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调解随即展开。

  专班先到现场“把脉问诊”,由无人机航拍拍下受损全貌,人工丈量核定受损面积24.5亩;农业技术人员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结合花生、苦瓜、玉米的市场行情,科学评估减产损失,为赔偿金额测算打下“硬依据”。同时,调解员援引当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结合当前市场价,算出基准补偿方案,让双方在“看得见的标准”面前有了协商基础。“赔偿不是漫天要价,得有规矩;责任也不是随口推诿,得讲法理。”调解员的话让双方都冷静了下来。

  调解中,调解员既指出企业“作业前未充分关注气象条件”的疏忽,引导其认识到应承担的主要责任;也向村民解释“突发大风属不可抗力”,建议理性看待损失。“企业搞农业也是为了发展,我们要支持;但乡亲们种地不容易,损失也得补到位。”一番推心置腹的沟通,让企业放下了“怕被讹”的顾虑,村民也收起了“不饶人”的情绪,双方态度逐渐缓和。

  一纸协议连民心 长效机制防未然

  经过多轮耐心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企业方按补偿标准支付赔偿款,并承诺今后作业前提前通报周边农户,避开大风天气,从源头杜绝类似问题。

  “人民调解就像‘润滑剂’,既能解开法理上的‘结’,也能抚平情绪上的‘褶’。”保安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镇调委会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农业生产、邻里关系等基层常见纠纷,联动农业、林业、妇联等力量,用专业评估明是非,用情法交融促和解,让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为乡村振兴筑牢和谐根基。

  如今,保安村的田埂上,受损作物已补种上新苗,企业的无人机作业也绷紧了规范操作的“安全弦”。一场风波的平息,不仅守护了31户村民的“钱袋子”,更让“有纠纷先找人民调解”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道温暖而坚实的风景。转存图片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