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连州 > 经济发展 > 旅游服务

网约导游火爆,别忘了消费权益保障


来源:连州市旅游局 发布时间:2017-08-14 17:44:22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去年5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四川成都、江浙沪、广东等地实施导游自由执业。火爆的暑期旅游市场,火了景点也火了网约导游。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暑期“网约导游”订单量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多个平台上调了导游服务费,普遍为300元/天起。经验丰富的当红导游,可以达到每天1000元到2000元。

 

“网约导游”自问世起就被视作是解决宰客、甩团、强制购物等“导游之痛”的市场利器。作为客户直接订购的服务,它回归到导游的本质,这就是以旅客游玩体验为第一。从游客点评来看,网约导游口碑确实不错,点评信息普遍评分较高。比如去西藏旅行途中产生了高原反应,导游热心地帮助联系医生,从饮食和游玩等多个方面给予提醒。在某些风景区还会提醒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票之类。

 

网约导游就和网络租车一样,对平台的依赖性非常大。此前,“导游自由执业”提出后,社会的质疑是不断的。比如导游没有具体的单位作为背景,会不会肆无忌惮?随时玩失踪?黑导游会不会更多?如今,通过某些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平台,已能部分解决网约导游和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建立导游信息库,提供导游评价大数据分析功能,实现对评价内容的管理,精确监控导游的服务。

 

类似于网约车,一个导游的品质和服务如何,是由旅游者的真实评分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一个导游很难隐姓埋名,诱导购物后过桥抽板,让客户很难追溯。特别是为了抵御负面评价和恶意评价,导游们不得不更加努力,用更多的好评来冲淡负面的评价。如此一来,工作强度和努力程度就会比传统导游要求更大。作为回报,日均300元以上的服务收入,就成了最好的激励。

 

当然,网约导游由于其和客户之间更加直接亲密的关系,可能会导致对工作边界和伦理的要求更高。客户选择私人导游,可以说是请了个导游,也可以说是请的是保镖、助手或者有偿服务的伙伴。不排除部分导游因为个人魅力指数极高,从而能获得额外的更高利润。那么某些特殊服务行业的人群渗透进这个职业中,就变得可以想见了。对于某些客户来说,或许又很需要这种伴侣式服务,甚至愿意付出高价,最后还给予最高评分。如此的私人交易,因为成色不明,是很难被法律监管的。

 

作为消费升级的结果,网约私人导游出现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它摆脱了跟团游的受限,也降低了单纯自助游的风险。相应的,导游个人的资质水平问题,也会变得更加不可控,评价的因素也会更加多样化。当平台信息充分开放的时候,消费者同样也会陷入选择困难的境地。这时候,背后的操作和炒作,让某些明星导游人气大旺,也是可以想见的。这种手法就和购物平台上的买销量的做法异曲同工,有可能藏有诚信危机。对此,旅游者也是要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南山)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