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和工作思路】连州市农业局是连州市政府主管农业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现有在职干部51人,其中行政工作人员37人,工勤人员4人,事业干部10人,内设人事秘书股、财务股、政策法规股、种植业管理股、科技教育股、农村经济组织管理股、渔业股和畜牧兽医局。直属事业单位有:土肥站、植保站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下属单位有:连州市扶贫办、广东省渔政总队连州大队、连州市动物防疫检疫站、连州市农机安全管理站、连州市水果技术推广总站、连州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连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连州市能源中心和马面滩电站。
2009年,连州市农业局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和省农业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3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支持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发展战略,把“保供给、保增长、保增收”作为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据统计,全市2009年实现农业增加值(注:不含林业,下同)1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1%;实现农业总产值22.17亿元,同比增长11.26%;其中:种植业产值15.39亿元,同比增长5.39%;牧业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29.95%;渔业产值0.49亿元,同比增长5.34%;服务业产值0.56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43.78亿元,同比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5453元,同比增长12.6%。粮经比例(产值)进一步优化为25∶75。
【主要工作成绩和做法】
——平稳发展种植业,保障农产品供给。农业部门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与调节引导,克服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使农作物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含复种)45.6万亩,总产量17.3万吨,其中:水稻面积31.3万亩,总产量13.5万吨;玉米面积7.45万亩,总产量2.1万吨;番薯面积5.67万亩,总产量1.26万吨;大豆面积1.22万亩。经济作物中,花生面积6.2万亩,总产量1.17万吨,同比增1200吨;烟叶总产量2275吨,同比增381吨;蔬菜播种面积30.5万亩,总产量41万吨,基本持平。水果种植15.14万亩,产量4.57万吨,同比增长24%,产值达2.29亿元。
——加快生猪产业发展,拉升农业经济增幅。畜牧业以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为契机,充分发挥规模户和养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畜牧业生产保持迅猛发展态势。据初步统计,全年生猪饲养量达79万头,同比增长41%,其中存栏量31.2万头,同比增长35%;出栏肉猪48万头,同比增长45%;猪肉总产量3.57万吨,同比增长16%。规模养殖继续迅速发展,其中养殖100头以上的规模户达335户,同比增加40%。温氏集团养猪形势乐观,全年出栏肉猪11万头,约占全市总出栏量的2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继续拓展合作养猪和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新增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企业5家,产品5个。二是扩大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三是大力推动山地开发,推进油茶产业化发展。四是建立省级水晶梨标准化示范区,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嘉利园”牌密本南瓜、水晶梨和“自劳地牌”紫心番薯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五是把前江友顺农场和市城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申报为清远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把龙兴水晶梨申报为“广东省名牌产品”项目。六是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总量达52家。
——加快农田基础建设,增强农业产出能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是全市今年的“十五项民心工程”之一。2009年预计投入资金2156万元,整治农田1.22万亩,修建小陂头5个,灌溉受益农田约1.3万亩;其中,上年度确定的省级项目农田整治目标3800亩已在今年冬季动工。
——加强科技服务与培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开展科技宣传活动9期,发放各种资料2.5万余份,解答咨询人数1.5万多人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培训960人,就业率达95%;分别举办了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9期750人;培训沼气技术员65人;开办水产养殖科技培训班两期220多人次。建立了区域性农机推广中心和农机化示范基地,新增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250台。加大水果、畜禽、蔬菜、特种旱粮、水产等新品种引育推广,以及无公害水果化学防治实用技术推广。实施“沃土工程”,完成水稻、玉米、蔬菜、水果、烤烟等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74.3万亩,冬种绿肥7.5万亩。逐步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全年发布各类农业信息80多条。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支持农业力度不断加大。落实农资综合直补55.67万亩,补贴资金近2728万元;种粮直补55.67万亩,补贴资金达334万元;良种补贴48.95万亩,补贴资金达605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25万元,沼气补贴23万多元;发放上年度能繁母猪补贴162万多元。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深入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动物防疫、“一乡一品”、农田基本建设等议案项目,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增强了农业发展动力。
——加大动植物疫病和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保障了农产品消费安全。全市免疫牲畜口蹄疫90万头,免疫密度为110%,免疫生猪蓝耳病35万头,免疫家禽禽流感720多万只次,免疫密度为106%;对全市规模养殖场、镇乡屠宰场全面布控“瘦肉精”检测,测出二批次58头阳性猪,并及时采取净化处理措施,确保了吃肉安全,避免了各类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另方面,全年开展农资打假85天,出动执法人员809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店铺428家,查处违法案件20宗,查封假劣农药品种16个,查封假冒伪劣农药2300多包(瓶),没收违法经营种子913公斤;有效保障了农产品消费安全。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好全市新农村示范村和熊屋村“明星村”的建设,累计投入资金(实物)达868万元,带动沼气、道路硬底化、文化娱乐场所等项目的建设,村容村貌得到较好的改善。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深入推进,协助配合佛山市高明区对连州市562户贫困户和清远市直单位519名干部挂扶611户贫困户的挂扶结对;落实扶持单位扶贫资金57.52万元,干部捐助贫困户51.35万元,全年有4600人实现脱贫,超额完成清远市下达的任务。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也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紧密联系“三农”工作实际,查找、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和突出问题。积极扎实做好局机关的信访、综治维稳、党风廉政、机关效能和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开展 “民声热线”,提升了农业系统的形象,局机关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 积极协助和配合市委、市政府召开各类涉农工作会议,为市委、市政府编制了《2009年连州市乡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考核办法》、《连州市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若干规定》,拟订了《2009年连州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连州市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08-2020)》、《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办法》等等。顺利完成水产和畜牧科研体制改革,完成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所有镇(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正常动作;动物检验检疫和农机安全执法机构顺利过渡为“参照公务员管理”队伍。
【存在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较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步伐,农业科技普及覆盖面还有较大差距;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应用推广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经费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连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