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连州 > 经济发展 > 农业经济

2015年连州农业经济状况


来源:连州市科技和农业局 发布时间:2015-11-20 09:33:22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201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科技和农业局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科技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三品”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进程,积极完成全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经济目标完成情况

  今年全市完成农牧渔总产值 44.88亿元(不含林业,下同,统计局数据),增长 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完成34.41亿元,同比增长9.6%;畜牧业总产值完成8.80亿元,同比增长-10.5%;渔业总产值完成0.76亿元,同比增长6.2%;农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0.91亿元,同比增长6%。

  1、种植业生产。全年完成播种面积108.87万亩,其中谷物播种面积34.10万亩(其中稻谷28.60万亩);豆类1.60万亩;薯类6.02万亩(番薯5.28万亩);经济作物11.91万亩(其中油料作物8.19万亩);其它作物55.24万亩(其中蔬菜43.65万亩)。

  另外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6.8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1.8万亩,总产达到11.18万吨,产值13.26亿元。

  2、畜牧养殖业。全年生猪饲养量为83.14万头,同比减少12%,其中生猪存栏29.87万头,出栏53.27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39万头;全年家禽饲养量为361.83万只,同比增长2.6%,其中期末家禽存栏104.79万只,出栏257.04万只。肉类总产量为3.9万吨,同比减少13%,禽蛋产量648吨,同比增长8%。

  3、渔业生产。今年全市淡水养殖总面积为2134公顷,其中池塘620公顷,山塘200公顷,水库1299公顷,河涌养殖15公顷。另外,稻田养鱼面积50公顷。预测全市水产品养殖产量7290吨,比去年增加180吨,增长2.5%。孵化鱼苗6000万尾,投放鱼种产量560万尾。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一)抓好粮食生产,落实种粮补贴,确保粮食安全。

  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和清远市的工作部署,我市继续实施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市建设6个万亩示范片,早、晚稻各3个,示范面积6.232万亩,在连州镇龙口村、西岸镇河田村、保安镇保安村各创建百亩核心示范区。项目区成立了连州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技术专家组,落实了各乡镇和示范区的工作任务,举办了乡镇农技人员、核心示范户、种粮大户参加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技术培训班,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线路,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预计2015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约27.34万亩,总产量约9.23万吨。全市共落实政策性水稻保险21.48万亩,为农业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控制生猪养殖规模,促进畜牧养殖转型发展。

  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生态与健康养殖,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通过试点建设人工草场、改良草山草坡,推广青贮饲料技术,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动物养殖,东篱种养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高山万头奶牛场已进入厂房建设实施阶段。

  认真做好201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减排工作。到2015年12月30日止,列入7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中有22家规模化猪场和8家非规模化猪场完成了环保设施及减排台账建设并通过验收;关闭猪场29家并已办理相关手续;建议关闭或搬迁的猪场11家,其中9家已基本完成拆除工作,另2家已启动相关法律程序强制关闭或搬迁。

  (三)大力发展主导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大力打造农业“三品”工程,大力发展连州菜心、连州水晶梨、草食动物等主导农产品和腊味、红葱、娃娃鱼等多种特色农产品。继续举办了第五届连州菜心节暨三连一阳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和第二届连州水晶梨推介会,使连州菜心、连州水晶梨等优质农产品声名远扬,据统计,今年连州水晶梨每公斤售价提高到15、16元,果农比去年增收3亿元以上。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经营,推动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的健康发展;加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目前,全市被国家和省认证、认定有机食品产品23个;绿色A级食品18(新增2个)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91个(新增3个);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增加3个达到10家,清远市2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501个(同比增加105家)。

  (四)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2015年组织企业申报2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组织企业申报广东省省级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3项;组织2家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组织申报应用新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项目1项;组织企业申报清远市产业技术与研究开发资金项目6项;组织申报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领域自筹经费项目5项,组织申报清远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组织申报清远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个。今年我市申请专利66件,其中,发明7件,实用新型28件,外观设计31件,同期增长17.86%;专利授权33件,其中,发明3件,实用新型17件,外观设计13件。通过组织各类业务项目申报,进一步引导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今年我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连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工作方案》报市政府审定通过并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目前,我市共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5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促进了我市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化进程。

  (五)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动植物检疫、防疫工作。今年免疫猪瘟97.5 万头次,猪口蹄疫97.51 万头次、牛口蹄疫4.78 万头次、羊口蹄疫4.85 万头次、猪蓝耳病97.5 万头次、鸡新城疫131.9万只次、禽流感300.5万只次,免疫密度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

  全年检疫生猪23.25万头,牛羊10520头,禽193万只次,检疫猪肉6672吨,牛羊肉645吨,禽肉403多吨,冻肉产品92吨,共检出病害猪肉18.62吨,病害禽肉0.21吨,病害牛羊肉0.04吨,均依法作出无害化处理,确保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

  (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先置换整合再确权”精神,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和村民理事会等村级基层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土地整合和确权工作积极性。目前,全市整合农村土地25.61万亩,占二轮承包土地总面积的85%。

  全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已完成了12个镇(乡)“三资”管理服务平台硬件设备设施的购置安装和运行测试工作并投入使用,各镇(乡)已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机构及安排了农村集体“三资”专职管理人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制度办法已公布上墙,我市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七)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

  一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规范农资经营主体。全年出动1050多人次,检查农资单位和个人656家/个,检查水稻品种50多个、农药品种180多个、肥料品种20多个,立案查处12宗,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一人,涉案货值18.3万元,有力打击了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发出病虫害防治测报12期。认真做好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田间调查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发动群众及时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发生。三是对蔬菜基地和大型农贸市场的蔬菜、水果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连州菜心基地进行全面抽样检测,随机取样抽检农产品2400份,完成了省下达任务。四是常抓不懈,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定期召开农业安全生产会议,制定《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和《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拖拉机、渔业船舶的登记、证件核发、安全技术检验以及危化品监管工作,从源头上抓安全;大力做好“春运” 、“五一”、“安全生产月”、“中秋.国庆”、“摄影年展”、“连州菜心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及时部署和组织农机、渔业执法人员深入乡村或河道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全年检查拖拉机422台,检查船只265艘次。全年没发生一起重大农业生产安全事故。

  (八)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落实惠农业政策。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抓好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性水稻保险、农机购置补贴、农村一事一议等政策的落实,严格审核有关数据,杜绝虚假冒领情况出现。各项补贴资金由市财政局下拨各乡镇财政所和农信社,并通过“一折通”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今年落实政策水稻保险早、中、晚造承保面积21.48万亩。全市购置各类农机补贴117台(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51.594万元;新建沼气池300多座。

  继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精心谋划,认真组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有序开展。2015年中央和省下达我市财政奖补资金531万元,清远市下达我市奖财政补资金66.375万元,连州市配套财政奖补资金66.375万元,共计663.75万元。经连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我市真正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7个村(项目)。

  (九)加强科技服务与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科技咨询和送科教下乡宣传活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利用集圩时间,深入到各乡镇、街道进行科技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种资料23100余份,解答咨询人3.2万多人次。二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邀请了省农业厅、华南农业大学以及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到我市分别举办了种养技术、沼气技术劳动力转移和农机推广技术等学习培训班 45期(次),培训人员5360多人次;三是大力加强水果、畜禽、蔬菜、粮食、水产等新品种和实用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工作 ,全年共引进蓝莓、薄壳核桃、冬枣、齐华占、粤油丝苗、黑皮花生等农业新品种21个。四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75.5万亩,实施区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实现效益总增产1万吨以上,总减不合理施肥量(折纯)755吨,总增产节支2612万元。

  (十)落实“两个责任” ,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监督检查。多次召开党组和局务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工作,分析全局党风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的明确任务要求和责任分工,把廉政建设工作与局的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并通过看警示教育片和上党课,以发生在国内的人和事作为反面教材,剖析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反面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增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三是着力抓好风险防控,有效防止源头防腐。强化风险教育,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认真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排查工作,全局干部职工都对照本人的岗位职责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了排查,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防控措施和签订《廉政风险防控承诺书》,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四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完善了《连州市科技和农业局管理制度》等5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四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五是认真履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纠正“四风”问题,坚决整治庸懒散软奢和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控“三公”经费,厉行勤俭节约,严禁利用公款大吃大喝,今年科农局“三公”经费同比2014年下降36.6%,全局没有发生公款送礼、旅游、消费以及“吃、拿、卡、要”和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等违规行为。六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今年以来根据干部人员调整情况和方便管理,将我局3个在职党员党支部和3个退休党员党支部,整合为1个在职党支部和1个退休党支部,同时,圆满完成了我局在职党支部和退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并监督指导下属单位党支部的换届选举。

  (十一)认真开展扶贫“双到”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连州市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人、责任到人”帮扶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对重点贫困村的帮扶工作,并将挂扶干部具体安排到村、到户,同时扶持水稻、花生、蔬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给贫困户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开展扶贫捐款、搞创业、促就业等工作,积极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经过近3年帮扶,我局帮扶的保安镇大冲村委会的26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同时帮助2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

  (十二)当好参谋,协助市委、市政府抓好农业工作。

  大力协助市委、市政府抓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一是积极给市委市政府出谋献策。提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方案,使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二是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召开各类涉农工作会议,安排全市农业生产,接受上级检查验收。三是积极协助市政府答复人大、政协的议案、提案和化解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做好综治维稳和平安连州建设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footer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