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人民医院
【基本概况】
连州市人民医院至今已有112年历史,是一所集医疗、科研、保健、康复等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中国5000所大型医院信息库”成员,是国家卫生部指定的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点医院。院内学科设置齐全、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已成为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服务除连州市外还辐射到其他邻近县(市)。
目前拥有固定资产1.435亿元,医疗业务用房4万多平方米,编制病床位390张,实际开放床位427张。建成了高等级层流空气净化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中心供氧系统、负压中心吸引系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拥有核磁共振(MRI)、十六层全身螺旋CT、腔镜、五分类生化分析仪、消化道电子内窥镜、血液净化系统、12人高压氧舱、数字化X光摄影(DR及CR)、C臂、疼痛治疗仪、三维彩超等现代化医疗设施设备。
“让竞争成为核心,让分配留住人才,让管理干部持证上岗,让单位人成为社会人”是医院管理理念。医院实施了完善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和经济分配制度,适当拉开骨干与非骨干、关键与非关键岗位、高风险与低风险岗位、管理干部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真正体现了“多贡献者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分配原则,达到让分配留住人才目的,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医院呈现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医院曾获得“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南粤女职工文明岗”、“广东省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清远市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清远市文明窗口”、“清远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清远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多项荣誉。
【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2009年度的医院工作主题是“危机管理·科学发展”,根据社会形势和医院发展要求,医院提出年度工作思路和要求是:注重科学发展,强化危机管理;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工作目标和任务是:全体员工形成强烈的危机感,危机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危机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全年不出现安全生产特别是医疗安全责任事故;医院经营管理进一步取得成效,全年业务总量继续增长,业务收入略有增加,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有所提高;医院持续、谐和、科学发展。
【主要做法】
强化危机管理,推进规范化建设,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一是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大落实、监督考核力度。根据“医院管理年”标准及本院“危机管理、科学发展”要求,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规章制度,尤其对核心医疗制度进行强化学习和督查;完善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会诊等各种制度,定期召开医疗、护理质量分析会,组织全院性死亡病例和疑难病历讨论;主管领导和职能部门不定期参加临床科室交班会,检查科室及工作人员对制度的落实情况,不断强化危机管理,促进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二是加强质控工作,促进危机管理,确保医护质量。成立质控科,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和质控检查标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医疗缺陷判定标准和处罚规定,使质量管理有规可循、有章可依,质控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定性并制定整改措施;表扬、奖励医疗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及个人,批评、处罚工作差的科室及个人。
三是重视安全生产,排除存在危机和安全隐患,确保医疗安全。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主线,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对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执行力度。健全医疗、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缺陷或错误;实行医护质量三级管理体系,把医护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科室;深入开展医疗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建立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长效机制,注重对医疗行为的动态分析,做好防范措施。通过努力,全年未发生重大的医疗事故,医疗缺陷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诊疗行为,强调诊疗常规,因病施治;规范检查行为,强调合理检查,因病施检;规范用药行为,强调合理用药,因病用药,将临床合理用药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加大对合理用药情况的检查力度,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开展处方点评活动,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全院性点评,严厉查处不合理用药;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禁滥用抗生素。
五是规范经济活动,提高经营效益。以科室管理、工作质量、绩效等综合目标管理为基础,调整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加强环节成本控制,规范物资、设备采购行为,大型设备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药品实行挂网阳光采购。加强医疗价格管理,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按标准收费。完善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核查制度,定期对患者费用进行核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经济管理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督。
积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
一是紧紧抓住“三基”训练不放松。利用查房等形式对年轻医务人员进行指导,有重点的对各级医师进行心肺复苏、呼吸机应用、气管插管、病历书写规范等基础知识培训,进行系统查体、换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骨髓穿刺等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工作人员的资历、职称和岗位需要,组织“三基”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二是大力实施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再提升工程”。让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带着项目再进修、再学习、再深造,促进了业务技术上水平、上档次。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大多数已完成进修或短期培训学习,全年用于短期学习培训费用约46万元。通过实施“再提升工程”,新技术、新工作不断开展,ICU、NICU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腔镜手术等多种医疗项目开展数量不断增加。
三是高度重视职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邀请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等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授课,及院长、副院长、职能科长、科室主任轮流授课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员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转变职工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开拓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年共有13名骨干被选送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其中1人被选送到香港进修学习;共有63人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其中有13人晋升副高及以上职称;招聘了22名本科生、4名大专生、27名中专生,较好地弥补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改善了医院人才队伍的学历和知识结构,提升了人才队伍的素质。共完成科研课题25个,其中获清远市科技进步奖3个、清远科研立项13个;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1篇、待发表37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服务和职工工作与生活条件
一是更新院区背景音乐广播系统,改良病房床头呼叫系统,改造CT、DR机房,有效地改善了院区环境和就医条件,为病人营造出良好、轻松的就医环境,促进病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二是进行医疗器械的升级改造、更新换代,淘汰了旧CT,置换成全新的飞利浦16排螺旋CT;添置了DR、12座高压氧舱、电子内窥镜系统、电子阴道镜、腹腔镜、三维彩超等,合计投入1000多万元。另外,生产企业及公司向医院投入了罗氏血清工作站、血气分析仪、五分类血球仪等,价值550万余元,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科技含量和诊断水平;还有,ICU、NICU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改造。
三是全力改造职工生活区,B栋、B3栋2栋新宿舍楼即将建成,可为职工提供60套优质住房,为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党、团、工会等其他各方面的工作,促进医院中心工作,推动医院科学发展
一是组织举办“三·八”妇女节跳绳比赛、春季健康踏青游、游泳比赛、庆“七·一”红色三日游、“七夕浪漫夜”联欢晚会、“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义诊服务等多种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坚持探视、慰问等制度,使职工真切地感受到了医院集体的温暖。全年共探视住院职工94人,慰问金合计4700元;春节、重阳等重大节日入户慰问离退休老干部18人次,慰问金合计7400元;组织吊丧13次,抚恤金合计1430元。
三是做好扶贫工作。一是继续对口扶持西江镇山塘村委会,安排1人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二是计生扶贫西江镇铁坑村委会,落实了扶贫资金3万元;三是按上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要求,安排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进村入户挂扶西江镇高山、井塘、大田、外塘、山塘5个村委会的25个贫困户,共落实帮扶资金10850元。
四是认真参加市委组织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医院的科学发展。
【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员工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足,工作热情不够,爱岗敬业精神欠缺,感恩之心、乐于奉献意识淡薄,业务学习、技术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二是部分医务人员(包括一些年轻人)“大哥大”、“大姐大”思想作怪,自以为高高在上,致使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有所下降;三是未完全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滥用抗生素行为仍然存在,药品比例仍不能控制在理想范围;四是医院管理效率还不够高,环节控制不够协调,运作成本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