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政策解读

《连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来源:连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1-08 10:25:59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连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一、发展愿景与目标定位

  《连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是连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着力将连州构建为粤湘桂交界区域重要节点城市、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清远市综合服务副中心。

  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以“生态文明样板之都、粤北重要门户之城”为发展愿景,积极推进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

  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清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赋予连州市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市域构建形成“一个城市核心区、两个发展翼、一个外围生态发展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一核”即一个城市核心区。集聚现代产业、生活居住与完善的生产生活配套,是连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

  (二)“两翼”即东部循环经济发展翼、西部农旅协同发展翼两个发展翼。东部循环经济发展翼依托“两矿”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打造循环产业发展区;西部农旅协同发展翼利用农业与历史村落基础、核心旅游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及旅游业。

  (三)“一区”即一个外围生态发展区。加强生态保护,构建生态屏障;依托南岭国家公园、特色旅游资源,挖掘生态资源价值,通过良好的生态品质促进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产业发展。

  四、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到2035年,连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1.37平方公里(43.7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69.03平方公里(40.36万亩)。

  (二)生态保护红线

  至2035年,连州市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541.19平方公里。

  (三)城镇开发边界

  至2035年,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0.00平方公里以内。

  五、构建绿色高效综合交通体系

  (一)打造连州支线机场

  连州机场定位为粤湘桂三省交界重要支线机场,以本地为主要服务对象,融入国内航空体系,连接周边省会城市及省内主要城市,加强连州市的对外交通联系。

  (二)强化与连南高铁站联系

  规划形成“一横一纵”铁路布局。依托龙川经韶关至贺州铁路和广州经清远至永州高铁与大湾区、广西、湖南地区联系,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三)内联外畅的城乡路网体系

  构建“三纵”高速公路网。主要包括二广高速公路、许广(清连)高速公路和广连高速公路。

  构建“三横两纵”干线公路网。完善连州市域南、中、北部东西向公路交通网络,同时强化广连高速与中心城区及各镇区的联系。

  六、构建“一带五区多园”农业空间格局

  (一)“一带”即南部农业产业带,以集中连片农田为主,结合区域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景观,发挥耕地景观生态功能。

  (二)“五区”即结合连州独特的生态景观资源,将农业空间划分为五区:农事农业综合服务区、特色文旅农业综合生产区、高山农业体验区、粮食生产集中区、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优化提升产业区内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推进农业规模化、智慧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

  (三)“多园”即串联东陂镇农业公园、西岸现代农业产业园、连州菜心、连州水晶梨、鹰嘴桃种植基地等景观节点。发挥农业景观生态作用,构建耕地与各类生态用地相融合的生态保护格局,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七、构建“一屏一网多节点”生态保护格局

  (一)“一屏”:串联广东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大东山片区、清远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形成外围生态屏障。

  (二)“一网”:以连江、东陂河等重要水系为主要廊道,结合动植物多样性集中路径,交错形成生态网络。

  (三)“多节点”:打造森林公园、生态公园等区域内生态价值深度挖潜的重要节点。

  八、构建“一核两副、两轴多点”城镇发展格局

  (一)强化一核:强化以南部城市发展核心,推进中心城区、民族工业园九陂园区和连南县城一体化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市域协调发展。

  (二)提升两副:持续提升星子镇、东陂镇两个中心镇在市域的地位,分别带动东北片区和西北片区发展。

  (三)打造两轴:依托国道G107,串联大路边镇、星子镇、龙坪镇及重要产业平台,打造东部镇园融合发展走廊;依托国道G537,串联三水瑶族乡、丰阳镇、东陂镇、西岸镇、保安镇等乡镇,打造西部农旅协同发展走廊。

  (四)多点联动:推动其他乡镇向特色化方向发展,结合自身农业、文化及旅游资源,建立若干个特色型乡镇,带动乡村振兴。

  九、提升城镇空间品质

  (一)构建山水交融的自然生态格局

  构建以“一屏多廊为骨架、多核为经脉、田林水草为基底”,斑块、廊道、基质相结合的市域绿地系统总体格局。

  (二)构建水脉穿城蓝色网络

  明确星子河、东陂河、九陂河、三江河及连江等主干性河流的管理范围,形成沟通城镇、农田与山林生态保护区的多条生态廊道。

  (三)构建高品质、可达的活力绿地体系

  规划建立以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广场、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为主的城市绿地系统。

  十、构建“一心三轴多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一)一心:打造城西综合服务中心,以名校、名医、名馆、名店为导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设施,吸引“三连”地区人才进驻。

  (二)三轴:西进轴依托连州大道,推动城市整体西进;南拓主轴依托三江河,推动连州连南县城一体化发展;南拓次轴依托国道G107,推动中心城区与民族工业园九陂园区融合发展。

  (三)多组团:重点发展老城、城西、城北、城南、潢村等组团。

  十一、彰显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

  塑造“群山环峙映旧都,五水汇城串珍珠”的总体风貌格局。划定外围山林保育片、中部田园休闲片、西南城镇魅力片三大风貌分区。

  (一)外围山林保育片:以生态保育、特色文旅功能为主。以簸箕山、大东山与大龙山为屏障,严格保护片区内山体、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安全格局。

  (二)中部田园休闲片:以现代农业、休闲度假功能为主。以林田河湖为基底,充分尊重现状村庄肌理,强化低密度组团发展格局。

  (三)西南城镇魅力片:以城市综合功能为主,以自然山水和城市重要公共空间为基础,预留观山视廊与亲水通道,沿江界面注重滨河景观的渗透性。

  十二、按照“强产业、保民生、提品质”思路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合理调整居住用地布局,加强政策性住房用地保障,中心城区人均城镇居住用地面积控制在23-36平方米/人。

  强化产业用地保障,推动工业用地向高集聚、高层级、高强度发展,在符合规划前提下适当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实现产业用地的集约高效发展。

  合理设置公共绿地空间,建设城乡公园体系,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至不低于8平方米。

  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比约10%。

  十三、构建“一心四组多点”网络状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中心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公服中心体系结构,打造“一主四副多点”网络状公共服务体系

  (一)一个中心

  即城市综合性服务主中心,位于城西组团新城市中心,集中行政办公、贸易办公、金融证券、专业咨询、零售商业、旅游接待、会议展览等中高端服务功能。

  (二)四个组团

  (1)老城组团公服中心:分布在连州大道与东门路一带,是目前连州城区传统服务中心,主要以传统商业零售、酒店办公、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主。

  (2)城西组团公服中心:位于家具工业聚集区中部,依托连家具工业聚集区、批发物流中心的建设,集中布置现代商品批发市场,商务办公、高档酒店等功能,为城西组团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3)城南组团公服中心:位于兴连路与城南大道交汇处,围绕在建的市级体育中心周边展开。集中布置体育休闲、文化创意、商务酒店等功能。

  (4)民族工业园组团公服中心:集中布置商业零售、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主,为民族工业园九陂园区提供生活服务。

  十四、畅通市域内外部交通循环

  (一)强化与连州机场联系

  依托许广高速、国道G107、国道G323和国道G537加强连州支线机场与连州市区、连南县城的联系。

  (二)强化与连南高铁站、连州站联系

  紧抓广州经清远至永州高铁、龙川经韶关至贺州铁路建设机遇,提升对外交通能力。

  (三)构建“五纵、五横”的骨架路网体系

  五纵:由西向东分别为国道G323、清连高速公路(穿城段)、国道G107—兴连路、工业大道、国道G537—番禺路。

  五横:由南向北分别为二广高速公路连接线、迎宾大道、南门大道、连州大道及白水路。

  (四)构建高品质公共交通体系

  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公共交通运输网络和“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公共交通站场体系,结构性优化公交线网,保证连州市中心城区内公交线网功能层次分明,等级结构合理。

  十五、提升中心城区防灾减灾系统安全韧性

  (一)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提升防洪标准、改善排涝能力、加强防洪堤建设。对中心城区堤围进行全面达标加固。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强化地质成果支撑服务城乡规划建设。

  (三)提升抗震减灾能力: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审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四)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空间保障: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消防站、特勤消防站明确选址的消防站落实边界,未明确选址的消防站按“点位”十“虚线”落图。

  (五)提高人防保障水平:利用城市公园、广场、运动场、学校操场及地下空间等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生命线工程的用地空间保障,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

  (六)做好大型危险品存储用地预留:加强对“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治理,建立联合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十六、工业用地控制线划定及管控

  保障工业发展空间:中心城区划示工业用地控制线7.01平方公里,集中分布于民族工业园等多个重点产业平台。工业用地控制线按照清远市相关政策进行管控。

  十七、划定城市四线

  (一)城市蓝线

  中心城区划定城市蓝线总面积270.67公顷

  (二)城市绿线

  中心城区划定城市绿线总面积23.35公顷

  (三)城市黄线

  中心城区划定城市黄线总面积12.83公顷

  (四)城市紫线

  中心城区划定城市紫线总面积23.23公顷


关于印发《连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footer底部